當鬍鬚會說話《紅喙鬚少女》
8月
16
2023
紅喙鬚的少女(挽仙桃劇團提供/攝影Ace艾思流影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4次瀏覽

文 鄭心怡(中正大學中文系)

挽仙桃劇團《紅喙鬚的少女》改編自荀派《辛安驛》,借用角色設定,但更改部分劇情,包括刪減角色趙美蓉、鳳英母親李氏,和真正的趙景龍等角色,讓劇情更加簡潔,注重少女們的成長歷程。

劇情講述周鳳英因白色恐怖痛失父親,因此一心為父親復仇,白天經營辛安大旅社,夜裡戴上父親留下的遺物「紅鬚髯口」,化身「紅喙鬚大俠」,報仇之餘行俠仗義、幫助弱小。鳳英誤會留宿在辛安大旅社的「趙景龍」為仇人,然而景龍其實也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誤會解開後,因彼此相似的遭遇,鳳英與景龍成為好友,鳳英更對景龍動心。然而之後卻揭曉景龍為女扮男裝,其真名為「趙燕容」,而失去了「紅鬚髯口」的鳳英為了保護燕容,成功克服心理障礙,在沒有髯口的情況下出手相救,燕容也漸漸卸下心防,以女子的身分依靠鳳英,從此兩人成為互相照應彼此的知心好姊妹。

本劇一大亮點是將代表戲曲行當的配件「髯口」賦予生命,利用類似弄臣、丑角,以及戲曲行當「丑」的Bouffon表演形式,讓其以「鬚鬚」的身分,代替從小就在鳳英生命中缺席的父親扶持她長大,又像是只屬於鳳英的「隱形朋友」,只有鳳英能看見他的存在,成為鳳英的心理支柱。鬚鬚在整齣劇擔當穿針引線的人物,適時出現解說主角們的過去,也以誇張、搞笑的方式帶入許多時下迷因以拉近與年輕觀眾的距離。

戲中以鬚鬚的離家出走為轉捩點,導致後續鳳英看到燕容陷入危險時,因沒有髯口能「武裝」而躊躇,但也因此見證鳳英成長,成為不需仰賴髯口也能勇敢奮戰的英雄。鬚鬚的離去表面上像是因為鳳英的見色忘友而心生嫉妒選擇離開,但背後的用意卻是希望鳳英能不再依賴自己,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大人。劇末鬚鬚像是被鳳英獨自留在夢幻島的彼得潘,鳳英長大離去,鬚鬚的鬍鬚卻褪色轉白。

有趣的是,於演後座談會,導演吳宗恩提及鬚鬚留手提箱給鳳英後離開一景,原本是希望能留下髯口後,鬚鬚從此離開鳳英,但礙於經費、舞台設計等問題,無法成功實現此場景,只能選擇以裝有充滿鬚鬚陪伴鳳英從小到大回憶的手提箱做為代表物,正式與鳳英告別,也像是留給鳳英最後的鼓勵,讓鳳英像學會飛的小鳥一樣正式離巢展翅高飛。雖然仍舊能展現鳳英成功不靠髯口,以一己之力奮戰保護燕容的模樣,但若能展現鳳英持有髯口,卻仍能下定決心,不倚賴髯口的偽裝,不因鬚鬚消失而消逝的鬥志,呈現其脫胎換骨的模樣,或許可讓此段戲劇張力更加強大,讓演出更上一層樓。

「夏日生活週」系列節目主要目標是讓初步接觸戲曲的人能輕鬆入門,小孩也能無礙觀賞,因此該劇也有許多試圖拉近與觀眾距離的設計,例如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互動,甚至邀請觀眾上台一起完成鳳英小時學走路的橋段,但該橋段或許是節奏拿捏失準,反而打斷敘事步調,使演出不甚流暢,此段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許可再進一步思量。雖然《紅喙鬚的少女》仍有許多成長空間,但想必歷經淬鍊,《紅喙鬚的少女》也能如戲中少女成人般綻放非凡光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