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鬍鬚會說話《紅喙鬚少女》
8月
16
2023
紅喙鬚的少女(挽仙桃劇團提供/攝影Ace艾思流影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6次瀏覽

文 鄭心怡(中正大學中文系)

挽仙桃劇團《紅喙鬚的少女》改編自荀派《辛安驛》,借用角色設定,但更改部分劇情,包括刪減角色趙美蓉、鳳英母親李氏,和真正的趙景龍等角色,讓劇情更加簡潔,注重少女們的成長歷程。

劇情講述周鳳英因白色恐怖痛失父親,因此一心為父親復仇,白天經營辛安大旅社,夜裡戴上父親留下的遺物「紅鬚髯口」,化身「紅喙鬚大俠」,報仇之餘行俠仗義、幫助弱小。鳳英誤會留宿在辛安大旅社的「趙景龍」為仇人,然而景龍其實也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誤會解開後,因彼此相似的遭遇,鳳英與景龍成為好友,鳳英更對景龍動心。然而之後卻揭曉景龍為女扮男裝,其真名為「趙燕容」,而失去了「紅鬚髯口」的鳳英為了保護燕容,成功克服心理障礙,在沒有髯口的情況下出手相救,燕容也漸漸卸下心防,以女子的身分依靠鳳英,從此兩人成為互相照應彼此的知心好姊妹。

本劇一大亮點是將代表戲曲行當的配件「髯口」賦予生命,利用類似弄臣、丑角,以及戲曲行當「丑」的Bouffon表演形式,讓其以「鬚鬚」的身分,代替從小就在鳳英生命中缺席的父親扶持她長大,又像是只屬於鳳英的「隱形朋友」,只有鳳英能看見他的存在,成為鳳英的心理支柱。鬚鬚在整齣劇擔當穿針引線的人物,適時出現解說主角們的過去,也以誇張、搞笑的方式帶入許多時下迷因以拉近與年輕觀眾的距離。

戲中以鬚鬚的離家出走為轉捩點,導致後續鳳英看到燕容陷入危險時,因沒有髯口能「武裝」而躊躇,但也因此見證鳳英成長,成為不需仰賴髯口也能勇敢奮戰的英雄。鬚鬚的離去表面上像是因為鳳英的見色忘友而心生嫉妒選擇離開,但背後的用意卻是希望鳳英能不再依賴自己,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大人。劇末鬚鬚像是被鳳英獨自留在夢幻島的彼得潘,鳳英長大離去,鬚鬚的鬍鬚卻褪色轉白。

有趣的是,於演後座談會,導演吳宗恩提及鬚鬚留手提箱給鳳英後離開一景,原本是希望能留下髯口後,鬚鬚從此離開鳳英,但礙於經費、舞台設計等問題,無法成功實現此場景,只能選擇以裝有充滿鬚鬚陪伴鳳英從小到大回憶的手提箱做為代表物,正式與鳳英告別,也像是留給鳳英最後的鼓勵,讓鳳英像學會飛的小鳥一樣正式離巢展翅高飛。雖然仍舊能展現鳳英成功不靠髯口,以一己之力奮戰保護燕容的模樣,但若能展現鳳英持有髯口,卻仍能下定決心,不倚賴髯口的偽裝,不因鬚鬚消失而消逝的鬥志,呈現其脫胎換骨的模樣,或許可讓此段戲劇張力更加強大,讓演出更上一層樓。

「夏日生活週」系列節目主要目標是讓初步接觸戲曲的人能輕鬆入門,小孩也能無礙觀賞,因此該劇也有許多試圖拉近與觀眾距離的設計,例如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互動,甚至邀請觀眾上台一起完成鳳英小時學走路的橋段,但該橋段或許是節奏拿捏失準,反而打斷敘事步調,使演出不甚流暢,此段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許可再進一步思量。雖然《紅喙鬚的少女》仍有許多成長空間,但想必歷經淬鍊,《紅喙鬚的少女》也能如戲中少女成人般綻放非凡光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