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與線上的遊戲中介《她門的秘密》
6月
15
2021
她門的秘密(新加坡實踐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5次瀏覽
黃馨儀(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五月中本土疫情猛然而至,面對尚未知終點的防疫三級警戒,台灣表演藝術界不得不重新面對線上展演的可能。而當台灣劇場界被提醒線上化「落後世界一年」,【1】實也意味著我們對劇場的現場眷戀尚無法被取代,因此世界各國雖已有線上展演發展,在解封之後,各劇院人員與觀眾也無不期待再次迎向現場演出,足可見線上劇場仍無法完整建構觀演關係、形塑現場。只是,當全球疫情或將成為常態,作為表演藝術工作者仍不得不省思劇場的現場性轉譯,而除了從劇場影像的轉譯處理外,還能如何讓劇場依然「現場」?新加坡實踐劇場《她門的秘密》提供了一種線上演出的「參與」可能。

《她門的秘密》依情節推進分四個章節,第一章「衝突」與第四章「揭曉」為線上預錄演出,試圖以影像轉譯劇場。第二章「謊言」則以互動參與形式進行,觀眾可針對事前選擇的角色進行即時偵訊。在第一、二部分的演出與互動後,第三部份「犯罪現場」則在結局揭曉前由參與者自主進行,藉由網站勘查角色房間與相關線索,並提供嫌犯名單與犯案動機。

《她門的秘密》以自設網站為演出平台,【2】演出的四個階段都由系統自動帶入,並統一每場次的開演與結束,讓參與者待在同一個線上時空,甚至還預留「等待遲到觀眾」的時間,召喚著實體劇場觀看經驗。就此,網站頁面如同完整的演出舞台,並提供購票觀眾簡易操作與親切的體驗流程,降低參與者的技術門檻——這也表示了實踐劇場一定的網路後台技術發展,在數位語言的基礎上建構了好入門的觀演平台。

以「跨平台原創互動謀殺懸疑游戲」為題,《她門的秘密》確實藉由多樣的線上操作形式,再帶入遊戲解謎的懸疑性,有效處理了一般線上演出常有的觀看疲乏問題。尤其在偵查與解謎的語境下,亦要求參與者一定的專注力,並緩解了劇場到影像的表演落差——不知是否為創作者有意識的選擇,預錄拍攝的兩場,雖有順暢的鏡頭轉換,表演者卻多以具劇場感的能量演出,且有「傳遞月亮」這般的身體性表達。空間上,即使借用現成的旅館場域,但舞台設計卻非直接融合寫實空間進行處理,而有較跳脫的裝置。這些處理讓觀看感受上夾雜在影像與劇場之間,兼具精緻與粗糙感,似乎也變相提問著劇場線上化後與影像展演的差異為何?

不過這樣的表演落差在第二階段「謊言」:觀眾與演員直播互動的部分卻又強烈起來。尤其當表演者一直以高能量表達情緒、為自己辯解,在螢幕外觀看的我便不免感覺疲乏。影像的情緒和劇場表演的情緒落差在此形成理解的困境。此外,雖然明白應是為了方便操作,所以觀眾經由打字留言提問而非能直接發言,提出的問題又經過第三方的「選擇」傳達給角色。參與過程中我無法全然參透選擇機制,然而選擇方的速度實跟不上觀眾發問,也照成「對話」不斷打轉,甚至只是由表演者單向反覆輸出。如果角色剛好又是給予高度情緒的表演,那麼互動的雙方實難有訊問進展。此外,雖然每位表演者都具有兩種以上的語言能力,但在打字提問的機制之下,卻只會以單一語言進行,難免讓部分參與者面臨語言困境而被排除。

而無論訊問互動過程或是犯罪現場勘查,作為觀眾雖然「體驗」了,但不一定真的「參與」了,兩階段的發展實能讓我們更理解角色、並具體看見她們的生活面向,但實未提供太多新的案件情報,增加了推理的無力感。這兩階段實可以對應到教習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 TiE)的互動策略:角色坐針氈與物件百寶箱,兩者都是作為引起觀眾參與動機、更深入理解角色的方式,只是在TiE中通常互動設定多會再進一步、有意識提供線索、給予引導,以促進參與者思考深化。此次《她門的秘密》可惜之處或許即在此:雖能實際互動、但應該能讓參與者主動發現秘密的階段卻沒有更多揭露,秘密的揭曉實得全倚賴結局觀看。

而她們,到底有什麼秘密?劇情中提及的不同歷史時間、多元文化與多語展演,的確給我這不熟悉新加坡的觀眾嶄新的認識視角。尤其跟著劇情推理辦案時,也定會跟隨推敲著她們與她們代表的歷史處境。評論人謝鎮逸認為《她門的秘密》如同一「陰性史博物館」,七位女性角色的道盡了新加坡數百年來不被記載的陰性歷史,卻也同時背負著各種秘密與罪名。【3】然而我卻覺得劇情中除了解謎所需,透露的線索與故事相對直接且單薄,即使跟著走完四階段的歷程,作為外國觀眾實難具體感知七個女性角色的生命歷程,也因此我作為參與者困難的實不是「兇手是誰」,反而是「動機為何」。「Herstory」應該是敘事與思考的主體,但在此似乎成為服務形式的客體。如同這個空間看似提供了她們藏匿安居的可能,卻又充滿了監視與未知,最終我們或許直接知道了她們的個人秘密,卻無法揭開「她門的秘密」,她們仍被囚禁在一個無法抵抗的結構之中。

即使如此,實踐劇場《她門的秘密》實提供了幾個線上劇場參與操作可行的方向:親民且穩定的技術介面、多元的形式切換提供刺激,以及遊戲式的參與動機。由此再思考,或許當劇場失去現場,團隊的線上發展便不得不更需考慮與經營消費者體驗,並讓流程客製化。畢竟相對已經有一定實驗與娛樂美學的影像與技術和沈浸感都充滿的線上遊戲,線上劇場實宛如嬰孩,落差的並不只是國外的一年,而是整個語境。

註釋

1、參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臉書官方粉絲頁,於2021年5月28日發布臺北藝穗節演出取消公告「致2021年參演團隊」,網址:https://reurl.cc/MANa04。

2、演出平台網址:https://brideknockstwice.com

3、參考謝鎮逸:〈島國密室與世界之窗《她門的秘密》〉,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7458。

《她門的秘密》

演出|新加坡實踐劇場
時間|2021/06/02 20:00、2021/06/06 20:00
地點|線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述三種「窗戶」,正是因為訴諸歷史認識與語言認識的「國門對外之窗」、藉由「媒介轉換之窗」達致「內外結盟的『外交』之窗」,如此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別忘了新加坡雖然作為一個「島國密室」,但從歷史上而言,其實早就成為多國的經濟貿易樞紐以及殖民帝國爭先搶奪的「世界之窗」。(謝鎮逸)
6月
08
2021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