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社會的感官劇場《懶惰》
5月
08
2012
懶惰(陳冠宇 攝,禾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7次瀏覽
鴻鴻

全球化資本主義造成的階級差距與人性異化,是一個龐大到任何個人(不論是政客或炸彈客)都難以撼動其結構的現象。黃碧雲《七宗罪》卻直以「罪」來定義其間的諸般人性變貌,採取不同角度刺穿這惡性循環的食物鏈。來自馬來西亞的劇場工作者高俊耀幾度簡潔卻詩意的改編,不但以劇場形式準確傳達原著絕望壓抑的氣息,也以強烈的身體動能彰顯底層人生的動物性反抗。

第三號作品《懶惰》,是一個絕望如何傳染的過程。從生病的妻子,到日理萬機的經理,到渴望愛情卻被物化的秘書,到拚命打工希冀翻身的重考生,每個人從希望到絕望的轉變歷歷在目。正由於台上沒有立體的實景,人物間無形的鎖鍊才如此醒目。由沙子在地面展佈出兩座分裂的城市輪廓,隨著踩踏拖曳而逐漸還原成一片沙漠,而人物經常在塵沙飛揚中無助地佇立、不解地凝望,更添荒涼之感。加上始終未曾停歇的電音蔓延著不安,讓觀眾的感官忍受度趨近極限時,在劇終前嘎然而止,留下更難忍受的靜默。

除了視與聽的巧妙設計,全劇最獨到的,還是身體姿態與節奏的處理。經理沈穩的坐姿,秘書吊著公車拉環打手機的站姿,重考生不斷換穿工作服與騎車狂飆、永遠坐不穩也站不定的姿勢。不論內在如何痛苦或虛無,卻必須努力回到正軌上運作,只能把不滿發洩在感官上,如瘂弦〈深淵〉所書寫的:「像走馬燈;官能,官能,官能!」劇中他們只有在做愛的片刻停格,像是一張張閃光燈照片,讓我們看見歡愛中痛苦猙獰的內在圖景。導演的刀法凌厲,在調度節奏時往往打斷現實的流暢,瞬間加快、放慢、或暫停,但在演員的執行下又無絲毫突兀造作之感,成功創造了意在言外的疏離效果,讓觀眾看清尋常動作背後的拉扯關係。

道具的虛實交錯,看來也經過深思熟慮,非因貧窮而便宜行事。經理和秘書約會時他們坐在不存在的椅子上;反而當重考生以暴發戶身份陷入癲狂時,天上掉下眾多真實的酒瓶。注重寓意與內在情感、不被外在寫實拘限的詮釋手法,讓這個稍嫌刻板的社會階級批判故事,得到可感的血肉生命。

三位主要演員相當稱職地展現角色的不同層次,演出秘書的彭子玲尤其出色,她對聲音速度與質感的控制、肢體的精準掌握、以及真摯情感的支撐(此點在眾多「演技派」大將當中實最為難得),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另外三位歌隊演員,負擔了社會機制/芸芸眾生的重責大任,卻流於單調的形式化處理,較為可惜。

「懶惰」,在小說中指的是槁木死灰的人生態度。但是這個感官能量強大的劇場,其實讓人感受不到懶惰的存在,反而顯得藏在黑暗中的觀眾,更符合懶惰的主題。確實,造成這種態度的社會,也就是旁觀的、甚至也是受害者的我們,如果繼續無所作為,豈不才是真正的懶惰?

《懶惰》

演出|禾劇場
時間|2012/05/03 19: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台詞裡堆滿型式重複、節奏相同的句子,演員的身體動作如吃喝拉撒的擬真訓練有素,導演讓演員聲音取代音響,將後場的唱歌、旁白與前場台詞混雜在一起,創造了介於觀看者和表演者之間的特殊視角。(施宇恆)
5月
07
2012
這次演出的演員表現都相當不錯,彭子玲在角色變態羽化前後的角色刻劃都相當細膩,王肇陽外在的懶惰身體,與其內在的瘋狂精神,也都具有極大的反差。唯黃民安需超齡飾演難度相當高的中年經理,角色雖到位,卻還是夾雜了一份年輕的氣味。(張輯米)
5月
07
2012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