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易,相認難《紅梨記》
1月
02
2019
紅梨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57次瀏覽
楊閩威(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梨」者,離也。因此,《紅梨花》是以「離」字為劇情之主軸。多數的才子佳人戲均採用「邂逅-離散-重聚」的模式演出,《紅梨記》一戲卻反其道而行。「邂逅」一段原是男女主角互相認識,是全劇中最迷人、夢幻的情節,但《紅梨記》趙汝州與謝元萩相「識」僅限於三載酬詩-屬於「神交」,兩人原相約在寺廟中會面,卻因種種風波錯過對方,而不得相見、相認。一直要到尾場了,男女主角才真正的首次碰面,劇情的別出心裁可見一番。

全劇開頭點題,奸相王圖欲在元宵佳節納十二金釵於華堂中玩賞,唯獨紫玉樓行首謝芫萩、醉月樓行首馮飛燕二人不慕權勢,堅持賣藝不賣身。但序場中只有馮飛燕一人登場慘遭王圖鞭撻,她同時偷偷向相府食客劉公道表達自己服毒自盡的意願。這段劇情是為了往後謝芫萩詐死遁逃的情節來鋪排,馮、謝二人就像一面鏡子,相互輝映自己的存在。馮飛燕雖在序場便已死亡,但她的身軀作為謝芫萩的替身,終究促成了男、女主角的良緣。藉由馮飛燕之死,劉公道無形中也被賦予了「救助者」的角色。

至於趙汝州與謝芫萩的「會面」在第二幕才正式登場,趙由表兄錢濟之陪同前往。因故「錯開」了與謝芫萩的首度「邂逅」,而謝芫萩依約前來時,同樣也因舊日姊妹沈永新之故「錯開」了與趙汝洲首度相認的機會。如果說巧合引出的人物會帶來別開生面的出場,強化角色形象,那麼巧合製造的事件,則更能夠切中劇情要害,昇華故事主旨。錢濟之一角在本場的定位十分有趣,他是唯一一個同時見過趙汝州、謝芫萩兩位主角的人,在關鍵時刻卻常是不加點破,反而變成了趙、謝二人之間的那一堵牆,認為男子仍須以功名為念,不能因兒女私情荒誕學業。與王圖的強拆鴛鴦不同,錢濟之採取的是「軟釘子」,他將前來投奔的劉公道與謝芫萩隔絕在紅梨苑寄住,沒想到這紅梨苑終究成就了兩人姻緣。

在戲曲故事中,酬詩而互相傾慕、權貴逼婚、強拆鴛鴦……這些橋段屢見不鮮,《紅梨記》最精妙之處在於「第三場」,此段劇情移植自粵劇《蝶影紅梨記》中的「隔門」一折,趙汝州明知謝素秋遭囚於相府,仍要「闖」,蘇國慶的演出在這裡除了「狂」之外,還有一點稚氣。而這種狂氣謝芫萩同樣也具備,她雖已和錢濟之約法三章,不與趙汝州相見,卻難耐真情,闖出紅梨苑,就算化身成另一名叫王紅蓮的女鬼,不能以真身相認,仍要與愛人相見。

表演程式上,第三場的「隔門」表現的是「生旦拍門大呼,接著隔門對泣,為對方空中抹淚,最後慘被拆散」。現場觀眾看到的情景是:龍套持棍棒橫阻中央,男女主角面對面哭泣-請注意,這裡運用了戲曲中的「虛擬美學」,因為沒有擺放道具門,所以需要依靠演員的演技才能表現出被隔絕的樣子。同時也點出了《紅梨記》「相識易、相認難」的另一母題。

「隔門」之後,謝芫萩就被王圖送往金邦和番。劉公道從此開始有了作用,他巧用馮飛燕的屍體,成功讓謝芫萩詐死遁逃,為了保護她便欺騙趙汝州說她是過世多年的太守千金王紅蓮。在「尾場」中,劉公道再度向王圖獻計,將謝芫萩扮成花魁獻給趙汝州,促成美滿姻緣。角色屬性從「救助者」變成了「媒人」。

楊智深在《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中對「紅梨花」的象徵是這樣解釋的:「梨花梨花,乃是分離之花,人固不忍離別,花亦不忍分枝,梨花泣血,久染成紅」。謝芫萩採折紅梨花贈送趙汝州,並借「詠梨」的機會,寬慰汝州相思之苦,並勉其上進。趙汝州看似移情別戀,愛上了王紅蓮,實際上卻是借紅蓮之身思念元萩。

《紅梨記》最後雖不脫「才子佳人白頭偕老」的結局,但在情節設計上仍有一定巧思:王圖為免罪責,劉公道向其獻計,將謝芫萩扮成花魁獻給趙汝州。汝州見相府大堂插滿紅梨花,又見元萩邊唱邊舞,以為紅蓮鬼魂現身,驚駭不已。此時劇情一轉,由劉公道與錢濟之點破真相,謝芫萩即為王紅蓮。而這也是兩人第一次以真實身分相會。

榮興本次的客家大戲《紅梨記》多數劇情移植自唐滌生編撰、任劍輝、白雪仙演出的粵劇《蝶影紅梨記》,「隔門」、「假死」、「投奔」、「窺醉、「詠梨」等知名戲碼都可在其中看到影子。在音樂設計上依舊包含了客家、亂彈等經典曲腔,但演出的形制擺脫了客家三腳採茶戲的模式,分別以「才子佳人」男、女主角為發展主線。舞臺設計回歸戲曲的「一桌二椅」美學,捨棄了精緻布景與燈光,希望觀眾能把眼光放在演員的「功」。

本劇的亮點在於江彥瑮與蘇國慶優秀的唱念與演技,飾演劉公道的陳思朋,飾演錢濟之的胡宸宇在全劇推展上則扮演重要推手,至於反派角色:奸相王圖(杜柏諭飾)、賣友求榮的沈永新(陳芝后飾)、嘍囉王興(陳怡如飾),他們的表現反而流於平面,這是美中不足的一點。

《紅梨記》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18/11/24 19:30
地點|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中正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