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的故事《老樹歲月》
12月
07
2020
老樹歲月(靈龍舞蹈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0次瀏覽

陳芋秀(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研究生)


舞者就在眼前的舞台上遊走、暖身。不像是以往觀看的表驗,只有在燈亮後舞者才能現身,可見舞者身著便服,像是在進行日常的練習。當表演開始時,舞者也未立即離開舞台換裝,而是自然起舞,將觀眾從剛就定位的浮動與分神中,一併帶入劇場。也從各自肢體伸展的暖身中,慢慢聚合彼此的動作成為齊舞,把舞者們的能量集合到一起,在這裡故事才開始。

《老樹歲月》透過四幕〈客庄・情牽〉、〈回眸〉、〈燃燒的天空〉,與〈守護〉串起這次的演出,更以一棵老樹的生命經歷作為貫穿全齣戲的主軸。此次的演出是始於苗栗「老樹媽媽」的生命經歷,也是一個來是自客家庄的故事,可見與靈龍舞蹈團過去的創作基調是相符的。從客家村早年生活開始,兩位女舞者在分別於舞台兩側縫針線與曬撿茶葉,透過柔化與弧線的肢體展開,頃身將重心至前,讓焦點移至手中的動作,搭配舞台中間垂掛的布可以建構成家或是村落的意象,也透過傘的道具運用,女舞者將其不斷拿起放下,而隨著男舞者的加入,共撐一把傘的齊舞且望向其遠方,可以視為兩人共結連理,但也隨著傘下的人離去,表現離別的意寓,靈龍舞蹈團常以傳統元素詮釋現代情感與現象,不論是客家服飾或是傘作為結合和分離的象徵,都是舞團向來風格的特色展現。

老樹歲月(靈龍舞蹈團提供)

當舞者成為森林中的精靈或是靈鳥,這段編劇讓此劇更貼近關於老樹的靈性,像是參與著一棵樹的生活歷程,而舞者所扮演的彩虹仙子、百靈鳥、森林小童等,其舞動的氛圍也一揮上幕分離的沈重,以精靈、動物的動作爲舞蹈的基底,多見到以跳躍、旋轉,相互追逐也因大幅度肢體的舞動營造了活力與動感,舞者的爆發力與肌肉力道的控制清楚可見。另外,整齣劇中都可以見到自然與現實的交錯,原是遭遇自然破壞的老樹,觀眾見到的卻是舞者正焦慮的拍手,以左右手心皆朝上的方式快速拍打,步伐也不停來回移動,以形成焦慮的感受,既是自然災害的意象,也回應了現代人在快速步調社會中的煩躁與慌亂,除了帶出自然迫害的省思,也連結人們與自然共體的思緒。

《老樹歲月》故事不見特定主角,或許是嘗試讓觀眾將自身投射其中,比起人與自然之間的連接,應該更多的是我們作為生命體必需經歷的軌跡,然而這是一齣緣起「老樹媽媽」故事的創作,但劇中不見真實故事的樣貌,而將焦點移至樹與人的關聯性,詩化地闡述老樹媽媽的精神。靈龍舞蹈團多年來和年輕新進的編舞家與舞者合作,傳統舞蹈能保有一股新意的涵蘊,觸及更多觀眾的視線,然而這樣的合作方式也帶來了人力的高流動率,編舞家與舞者來去會導致舞團的風格與基調穩定不下來,也可能間接造成培訓資本的消耗,都會使一個舞團運作艱困,對於在地舞團面臨轉型過程中遭遇的困境,都可反映台灣表演藝術生態的現狀,不論是劇團或是舞團又該何去何從?致力於在地深耕的表演團體該如何生存?而我們又能給予什麼?諸多持續而未解決的問題都有待處理,都是我們該致力思考的方向。

《老樹歲月》

演出|靈龍舞蹈團
時間|2020/10/24 19:30
地點|台南 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