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老樹歲月》故事不見特定主角,或許是嘗試讓觀眾將自身投射其中,比起人與自然之間的連接,應該更多的是我們作為生命體必需經歷的軌跡,然而這是一齣緣起「老樹媽媽」故事的創作,但劇中不見真實故事的樣貌,而將焦點移至樹與人的關聯性,詩化地闡述老樹媽媽的精神。(陳芋秀)
12月
07
2020
《定光》只是常義的自然論,把緣起於「錠光佛」的「定」字之施行義,連結到不時響起的罄音、山上的光景與書法心學的光境,跟舞作結合成一套編舞的語義學,意圖於文化養成,倒退為一種德行化的美學規訓。(陳泰松)
11月
16
2020
相對於《十三聲》的嘈雜多聲,鄭宗龍於接棒後首部全新作品《定光》在宣傳上便以「安靜」為主軸,⋯⋯鄭宗龍創作上的迥變,反應出「雲門舞集」舞蹈美學的傳承,來自舞者長期訓練的身體。因此,《定光》一作實則凸顯了舞者作為《雲門舞集》創作的主體,舞者的身體延續了雲門的品牌與美學。(李宗興)
10月
22
2020
觀演經驗最後導向了對室內劇場的溫柔擁抱,關於城市汙臭並無法再三回味咀嚼,遑論靠近、認識、理解及認同,所關照的自我因而更為巨大。當身處在這個地方的「我」受到比我以外的「環境」更多關注時,那麼創作本身的自然元素該何從發聲?或者說,既然植物聲響訊號已灌滿場域,甚至本尊也在現場,能有多少人聽見,甚至沉澱與共感?(楊智翔)
8月
07
2020
當我們說:「我看了一齣戲。」「看」意謂主體接受事物之後的客觀表述,但觀看的同時,身體其他感官也有認知感覺,為何它們卻被語言表意時忽略了?欣賞《滾地球》這齣戲冒出這想法絕對是有原因的,因為這齣戲也適合用聽的,用聽覺去感知。(謝鴻文)
7月
15
2020
《鏈反應-臨場展演單元》選定的演出場地川端橋除了空間性的連結還有今昔的時間性連結,酸屋的策劃命題圍繞改建的橋體,橋樑「連結」的意象輔助,在表演者、觀者、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之間產生拉扯,進而產生對話,在我看來這也是酸屋與其他團體之間異質所展現的特殊。(徐念廷)
7月
06
2020
城市公園時常被冠以「都市之肺」,有其調節意涵以及銜接城市與自然的作用,但陳俊宇的 《Asthma》和李敏如的《解鈴還須繫鈴人》顯然不同意這個說法,兩表演「偶然」引起的民眾檢舉,也再消解了「都市之肺」的語法,或反證了將綠光河岸公園做為過渡空間的展演性。(吳思鋒)
6月
29
2020
透過肢體來展現大自然的生態,舞者散發的能量與凝聚力是可貴,因為須得在痛苦中求生存,所以就算痛,也得痛得很忘我,而奇妙之處就是,眼見舞者在台上的掙扎痛苦,我身為台下的觀者,心靈卻是被療癒著,這便是自然景象能給予人們的安定能量。(吳舒鈺)
12月
27
2019
在岩壁上跳舞畢竟不是真正的攀岩,攀岩有抵達的終點,以縮短完成時間為目的,但岩牆上的舞蹈其意義指向自己⋯⋯與其說這是在攀岩,不如說舞者只是借了攀岩的態勢,對身體進行實驗,去改變舞者「馴順的身體」。(洪姿宇)
12月
1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