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活的日常生活《日常之歌》
4月
30
2015
日常之歌(創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0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櫻桃園》……是齣喜劇,某些地方,甚至是鬧劇。

──契訶夫

戲劇反映生活,不過一旦內容攸關社會時事,容易引來評議。時常作品選擇正面迎擊,如同媒體紀實般,重新還原事件情況,卻在建構未竟成熟的條件下,概念明顯先行,觀點缺乏對話,辯證空間不足,使戲因立場過於政治正確而受到意識型態綑綁,開演前即得知結論,最後可能還是落得觀者立場兩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於是,劇場成了一種集體抗議、集體感傷、集體療癒的場域。值得注意的是,與前類常見處理手法不同,第十六屆台北文學獎首獎劇本《日常之歌》觸及核災議題,但並未直搗議題,將敘事主聲置於個人而非事件,聚焦在個人如何看待災難,以及災難如何影響個人。

劇本環繞母親、女兒時芬、女兒男友子青三人,充滿生活片段,核災內容偶爾擦邊,幾乎輕描淡寫,減弱了直面批判災源的力道,也可能因看似事不關己而導向耽溺自我的危險路線。一方面,確實如林乃文評論中所提,議題呈現去政治化的景象[1],進而產生葉根泉文中談到,選擇核災入題的疑慮[2]。不過,另一方面,是否由於政治外框淡化及時事指涉模糊,使戲更具開放性,而有渡越至另一層次的潛質?

基於散文式結構,全劇幾無主線,隨著人物瑣詞碎語,問題焦點繞來繞去,使得衝突感不足,戲劇性平淡,瀰漫著一股輕,但表面上「避重就輕」,實際上應是「以輕抗重」。劇情內容並未指明或深咎哪場核災,而是以之作為借鏡,轉向觀照普災後餘波之下,所生成的社會焦慮,以及面對群體,個人所須面臨的生存困境,藉由生活日常對抗人世無常,將現實提升至災後世界的存在叩問。劇中受災後家庭裏,看似人物若無其事地過活,實則日常的話語、行動、工作,都成了掩飾、逃避過去的反動,同時亦是面對當下無力、人生宿命的救贖──既然一切無可彌補或者極力想彌補,日子都是要過下去。有趣的是,越是去歷史,歷史越存在;越意識到日常,日常越不日常。日常只是手段,而日常之下所呈現出來的輕,亦非表面上的輕,而該是充滿潛台詞,底蘊隱流壓抑與反抗,本身即存有一種如影隨形、蠢蠢欲動的自體拉鋸。

依時間結構來看,設定為災後,劇中九場時間並未明定、特立,時序淡化、跳躍,戲不知從何開始,場與場之間不知過了多久,只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軸無限拉展,存在苦痛也無限延續,無以解決、消逝。然而,並非一面倒地走向悲情,一如以日常面對無常,全劇舞台指示中,人物笑聲不斷,間或音樂,以對抗沉默時刻所引發的存在恐懼。例如,趨近劇末,面對一連串沉默,時芬說到:「你突然變得好安靜。說句話啊──說什麼都好。」因此,本劇當是悲喜交奏,輕重並行。而且,越是自然,越是疏離;越是歡喜,越是沉痛;越是忙碌,越是恐懼。如此來看,不僅整體建構佈局頗有契訶夫劇作色彩,而兩種互斥力量並行所形成的,是距離,也是張力,更是戲劇所在。當契訶夫總認為自己作品是喜劇,我不知道劇作家陳建成怎麼看待《日常之歌》劇種屬性,但,至少就劇構線索來檢視,劇中人物應非認為自己是齣悲劇,相反地,劇中悲感,當是來自於人物亟欲逃脫悲劇而無能為力的苦。甚至,全劇詮釋目標,不該是日常的輕,而是生活。輕,只是努力生活過程中隨之而來的附加作用。

雖然劇本蘊含豐富且深遠的詮釋層次,只可惜,實際舞台體現並未往這個方向走去,重心放在外在呈現,而非內在流動。舞台破除寫實,傢俱擺設簡陋,場上突現一棵大樹,掛了許多小熊娃娃、馬克杯等象徵物,電視投出花開花謝的影像,不僅景觀滿佈超現實意象,處處充斥符碼,而且室內與戶外重疊,場景轉換之間幾無分隔。乍看之下,室內引入了戶外的蒼無荒涼,當場景移至戶外時,家庭負累牽絆依舊,揮之不去。採此形式,雖不失為一法,不同空間扞格並置,整體宛如進入了夢境世界,但,這樣是否真的最適合呈現此劇精神?抑或只是一種的實驗想像?還是各方面綜合權衡之下的美學妥協?事實上,不但一開始在視覺上就減弱了生活日常性,讓觀眾難以入情,符碼也僅止於意義解讀層次,甚至純為裝飾,就算偶有移動,也只是移動,鮮少對戲感流動上有實質幫助。

再者,演員表演幾乎順著表面情緒走下去,全然形於色,不論刻意或冷調,皆未能激起人物內在張力,所呈現出來的態度與生活若即若離,甚至放棄生活,擁抱哀愁,而非努力生活,逃避哀愁。如此下來,詮釋單向,缺乏抗衡,難以調和,可惜了劇本可能的幽微張力和層次。全戲的日常生活,既不生也不活,費力撐起的心靈圖像,反而刻板成了一種僵化姿態。

回過頭來看,這劇本確實不好處理,輕重拿捏,過猶不及。創劇團成立以來,致力耕耘本土新創劇本,令人激賞,團隊製作肯定用心,但有時太過用心,反而做多了,也說多了。

註釋:

1. 林乃文:政治性淺弱的《日常之歌》,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04/24,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901

2. 葉根泉:被隔絕在玻璃魚缸內的情感《日常之歌》,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04/20,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836

《日常之歌》

演出|創劇團
時間|2015/04/11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多位劇評人皆用「散文」和「接近詩化的語言」來描述,甚至質疑這種語言美學淡化政治批判,但他們恐怕並未意識到散落在劇本中的「詩意/失憶」話語其實是從核災倖存者口中採集到的話語標本。(辜炳達)
5月
13
2015
我們都明白編劇刻意地製造生活,卻也漸漸稀釋了作為背景的「核災」。同時,刻意地打造日常,卻絞入一種日常的枯索,難以化解整部作品被凝聚不散的沉悶氣質。(吳岳霖)
5月
05
2015
劇本的輕描淡寫確實透過時間的累積呈現戲劇感,但導演仍需耗力將觀者拉回當下的劇場性,倘若就劇本與導演的施力方法而論,確實在處理上容易陷入兩難。(邱書凱)
4月
29
2015
在這幅日常圖景中,災害一開始就被定位為記憶,閃爍在話語的隙縫間,只能用幽微的感性去捕捉,不許辯證,不被體現。既嗅不出社會大環境因此產生的任何變化,也看不見個人肢體因此留下的傷後印記。(林乃文)
4月
24
2015
種種物件營拼湊「末世後」的荒涼與疏離感。但當戲開演,演員的專注力大多投注在「悲傷」的重現。災難所遺留下來的種子就是悲傷嗎? (張敦智)
4月
21
2015
重大災害創傷症候群,與刻意營造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即景並置,卻相互扞格,撿選出來的生活片斷,也只呈現斷面的結果,觀眾無從建立投射於角色的情感,對於她們承受核災有形/無形的苦痛,也無法感受。( 葉根泉)
4月
20
2015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