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場域,多重感受《時光裁縫》
11月
30
2018
時光裁縫(漂鳥演劇社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6次瀏覽
楊力宣(自由業)

今年十一月觀賞2018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漂鳥演劇社《時光裁縫》,是一難得、特別的觀戲體驗。其表演場域設在桃園中壢老屋「中平路故事館」,為雙拼結構的日式宿舍。當舞台移轉到老舊木製的老屋中,沈澱的木香、靜謐的空間包圍著觀眾、表演者。劇團也善用屋內雙拼結構的特色,藉由左右兩邊相通的房間(每一房:居間+座敷),讓一對母女的回憶穿梭在觀眾週圍,觀看者猶如身臨其境,藉由空間、陳設、表演者重返老屋過往的時光點滴,而時光也隨著故事的推展活絡起來。

在,與不在?兩者在時間軸上同時進行著

觀賞表演前,劇團會要求觀眾隨機抽小木夾,寫著「時間流轉」或「時光裁縫」,兩者分屬不同空間,而觀眾所抽到的木夾就決定將走進誰的回憶。

表演場域分成左右空間,兩者之間有共通走道,左是「時間流轉」、右是「時光裁縫」。筆者此次抽到「時間流轉」,當表演開始時,筆者坐在左側座敷,看著居間阿眉的故事,走道的另一端傳來阿眉女兒的說話聲,但卻無從看見另一端發生什麼事,會覺得有點惋惜,然而往好處想,或許藉由這個方式,可讓觀眾聚焦在一個「主」回憶,較易凝聚對角色的情感。

表演者,一共有三人。當雨水滴落、運轉的裁縫機作響,引領阿眉女兒出場與阿眉相視著,此時另一角色圍繞在他兩身旁,筆者猜測是流徜在阿眉與女兒週圍的「時光」,偶爾喃喃自語,猶如兩人共同生活時的餘音仍繞著樑,默默回應她兩各自述說的故事。三個角色,三種「回溯記憶」的型式,當故事進行時,三者穿梭在左右房間,時而在觀眾身旁、時而在前方居間,有時又待在左右兩側的玄關處,三者保持獨立不相觸,藉由隻字片語,相互填補記憶的空隙,如同「平行時空」的概念,共存於同一空間,卻因身處不同時間點上,因而無法接觸到彼此。

聲音、光影——零碎回憶中堆疊的溫暖 

這場表演裡,聲音是很重要的輔助角色。從開場的雨滴聲、裁縫機運轉卡噠卡達作響、收音機傳來的音樂、阿眉哼歌的旋律,伴隨不斷被喚起的兒時算數的聲音:五、十、十五、二十……,串起了記憶片段逐漸被拼湊起來。來自日常週遭的聲音,創造了生活的況味與溫度,肯定了回憶具體的存在,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其二是燈光。正因為不是制式化的舞台,又是老屋,燈光的調度不那麼方便,因此要如何適時引導觀眾也是一大難題。在這戲裡,表演者會拿著手電筒或彈性地移動燈具來輔助,逐步地推展觀眾的想像,有時也會透過光影去表達角色的心境。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就是阿眉出嫁梳妝時,透過燈光投射在紙門上的黑色身影展現出來,此刻如同阿眉人生的分野,當她套上頭紗走出來時,她已不再是自由之身,「一如衣櫃的舊衣服,亮豔的自己也結束了!」嫁予人妻,她再也不能像使用裁縫機一樣,喊停就停,凡事都得依夫家、依兒女。

導演游文綺在節目單上寫道,「我們雖已不在那了,卻因為意識到『不在』,而感覺『存在』。」看完表演回頭咀嚼這一句話,心中無限感慨。此劇,雖然僅是短短一小時的表演,卻也滿載感動與驚喜,值得親身感受!

《時光裁縫》

演出|漂鳥演劇社
時間|2018/11/04  19:30
地點|桃園市中平路故事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坐在電腦前回溯此作,引領我回到那些場景的記憶,不是鮮明的表演,而是那些殘缺、阻礙表演發展的「缺點」。(劉祐誠)
11月
16
2018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