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像和表演的邊上《虛舟紀》、《紅茶時光─通照光》
5月
04
2021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現場電影《虛舟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8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吳梓安的《虛舟紀》素材豐富、色彩斑斕,影像行進過程零散,卻折射出一條穩固的主軸。從台灣獨特的濕熱氣候所導致的身體不適出發,導演依序呈現健身(包含復健)、身體治療(尤其是拔罐)和懷孕(以及孕婦的身形)三類現象,並以宇宙、生命和神祕學說作貫穿。這些身體因而不只是任意的存在,還是特定幾何形狀的具體化:健身的舉重器材、拔罐的器具和肉身隨後留下的圖案、乃至孕肚本身,都跟圓形或球體脫不了關係。在雜多的現象背後,原來藏著一套本質密碼。

值得一提的是,觀眾欣賞作品時,還能感受到導演在身後的「表演」正為影像內容添加更豐富的元素。如果習慣面朝前方,凝視單一投影或螢幕,我們可能會受到這些光影、動作和聲響的干擾。但當它們達到一定程度,我們也會懷疑起眼前影像中的若干層次,是否為導演即席製造的結果──轉頭一看,吳梓安果然正在使用紙張(書頁?)為光束製造閃爍的暗影。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現場電影《虛舟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由於文宣直接列出音樂家姓名,因此相對於「現場電影」,觀眾第一時間得知的,反而是這些作品的「現場配音/樂」性質。在下午的場次中,吳梓安於播放的頭十秒鐘內即因技術問題而重新來過,雖然略顯尷尬,但因為影音皆已播出,我們反而能在正式(也就是第二次)播放時,明確感受到小幅差異,「現場」難以重複的特質於焉浮現。

聲音部分,由丁啟祐的(軟體)合成器首先發出。儘管循著事前編好的樣式前進,仍需緊抓影像的發展加以對話,個別聲線屬於「小聲→大聲→小聲」的型態,佐以類似倒放的效果,影像後半部則漸漸傾向音牆式的噪音。相對於此,劉芳一的彈簧聲響(經過部分調變)在影像中後段才稍微明顯。聲響方面類比與數位器材的互動,應該能進一步跟影像方面膠卷和更多當代技術的交融來對話才是。

如果吳梓安的作品看似零散、實則一貫,那麼黃邦銓的《紅茶時光─通照光》正好相反。雖然全片整齊地泛著昏黃的古色和緩慢的節奏,內容卻是一派悠閒和不太連貫的現代寫意手法,我們可以見到畫家洪通的作品及其故鄉南鯤鯓的風情,包括鹽田與工作中的蚵農。最後,則有頗幽默的黃邦銓和林強泡茶沖片的反身片段。當兩人給那壺茶撒下一包白粉時,不知有多少觀眾戲劇性地聯想到砒霜?幸好鏡頭拉近,我們看到瓶罐上「Soda」的字樣。

正是在此,大家從影像的內容來到製程。不待映後座談的介紹,缺乏背景知識的觀眾或許已經能猜到,這是一種相對老派的沖片技術,或至少在化學原理上,是一種簡約而有趣的沖片替代方案。當林強看著膠卷上的片段,這些片段又顯出看著膠卷的創作者,層層疊疊、世世代代,影像就在這次的放映主題「濕熱」、「記憶」和「膠卷」三者之間流轉更迭,返舊卻也復新。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現場電影《紅茶時光──通照光》(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大概是巧合吧,不只黃邦銓作品和吳梓安的氣質相反,林強和丁啟祐、劉芳一的聲音設計也有同樣狀況。當《紅茶時光──通照光》以茶壺和茶水點滴揭開序幕時,林強的聲響便直接指涉水滴;稍後取樣洪通本人的話語和民俗祭儀的聲響亦然,概念都是讓聲音返回其載體或發聲體──水聲對應茶水,話語對應洪通及其畫作,祭儀聲響對應鑼鈸等器樂──聽者便於聯想物件或聲音發出時的具體環境。丁、劉的造音思路與此相反,他們的聲音和聲音載體無涉影像內容,意不在領人進入特定時空,而是為了跟影像的氣韻匹配。上述特色讓林強的「現場配音/樂」具有可預期性,對於一般聽眾而言也更友善;至於丁啟祐和劉芳一的操作,則更講求偶然性和聲響編排及音色上的特殊性。

總的來說,上下兩部作品,無論就取樣素材、創作風格,還是影音即時互動的邏輯來說,可謂既對比又互補,不同風貌盡收單場放映。更有意思的是,它們擴張了觀眾對「現場」和「表演」的想像:「現場」不只是觀眾參與、接收的當下,還包括母帶的在場──黃邦銓使用的膠卷不是拷貝(事實上也很難拷貝)──儘管這不是最狹義的錄影當下,但跟複製品相比,已是「第二現場」;「表演」也不專指創作者將作品端至觀眾眼前的行為,發生在空間的一切,凡與影像的生成與改造有關者──吳梓安在觀眾背後大動手腳──皆是表演的一環,只待觀眾被誘發,進而尋找之。

再一次,我們處於錄像藝術和表演藝術之間的模糊地帶。在當代進步技術和思維的不斷刺激下,既有的分類體系並非無效,但或許在將來,最單純的錄像和表演反而才會成為概念光譜上的極端,甚或常態之外的異例。我們等著看。

《虛舟紀、紅茶時光─通照光》

演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時間|2021/05/02 15: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