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層疊的衝突張力《大家安靜》
12月
17
2014
大家安靜(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57次瀏覽
賴得芸(輔大英語系)

北藝大戲劇學院在關渡演著《大家安靜》,也有已畢業同學在公館鹿鳴堂演著《再現.櫻桃園》,兩齣戲同檔期演出,都唱著相似的時間的歌。

都是劇中劇:《大家安靜》(Noises Off)戲裡的故事上演三遍,一次劇中角色綵排、一次正式演出、一次巡迴場,《再現.櫻桃園》則是切割成四段,穿插劇中戲班演出的《櫻桃園》與劇中戲班現實生活中面臨宛如契訶夫《櫻桃園》故事的現實挑戰。劇中戲,端上觀眾眼前的不是佳構劇起承轉合的故事曲線,是更鮮明的衝擊,現實如戲 /戲如現實的界線,也許看完戲的當下還若隱若現,但把戲的結構重新整合,衝擊與刻劃更深。

同一戲碼演三遍的文本,不免連想到默劇,默劇的遊戲潛規則簡單點說,丑角一而再,再而三的動作、動作、動作,演員的能量在這樣的重複文本中拉出戲劇層次,觀眾的眼光與專注力就隨著戲劇層次攀升。在戲裡,第一次上演,綵排每一次中斷都是劇中角色的亮相:有人眾所敬重、有錢有點手腕,但在愛情裡卻可憐卑微;有人油腔滑調、吃裡扒外,但在工作愛情都吃開屬於他的一片天……。英國的鬧劇 (或黑色喜劇)文本對角色設計都有這樣的偏好,不是什麼獸或魔的,他們就是”Everyman”,平凡人的弱穴,小人物的悲情,把劇中角色拉到現實世界中,觀眾不難做連連看連到生活中出現的某人身上。劇本角色對觀眾來說有親近性,當劇中戲來到第二次的正式演出,劇本聚焦在後台發生的一切混亂,前台演出則是用演員們的聲音表情表現,當後台的一片混亂進行的同時,前台的聲音倒是後台鬧劇的配樂,觀眾知道前台的戲演到哪裡,前台發生的事和後台發生的事平行發展,這是劇作家為劇本營造的時空,這一刻,成立。

衝突就是戲,以佳構劇來說,衝突是角色的渴望、是事件的發生,在《大家安靜》裡,衝突被拉到一個極端的程度:演員一團糟、戲演不了,而戲中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已經內化到另一階段的戲劇層次,觀眾在看,角色的衝突怎麼落幕,當劇中戲來到第三次的巡迴演出,角色的衝突也來到高點:隱瞞的被發現、不受控的衝破控制邊緣、偷吃的吃相被徹底露揭,第三次的劇中戲演出想當然是混亂,角色各個擊破衝突——所有的不堪揭開的同時,劇中戲的場上混亂悲劇也在發生,角色越糾結,台下的觀眾此刻笑得越大聲,因為觀眾得以從故事時空的另一端看見,這一刻,張力出現。

劇場技巧,遊走在真真假假之間,有的段落要實哭,有的架要虛打。剛好在同一個檔期,看了北藝大戲劇系演員的兩個作品,不期而遇以劇中戲拉出劇本時空的「同時性」,視覺、感覺上同時得到飽足。對觀眾而言,這兩齣戲可能只是衝擊對於現實和戲劇界線的想像;對演員而言,這樣一趟拉出界線的演出,直接震撼的莫過於他們本身:對劇場工作的理解,對劇場的仰望與信念。

《大家安靜》

演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時間|2014/11/16 14: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