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所有一切都在酒店內發生,但情感早就溢出酒店之外。其中,故事的成立更支撐於演員的個人特質、情緒累積與表演張力。(吳岳霖)
7月
09
2018
兩方的言語交鋒與思想辯論雖是精彩,但亦長達近一個半小時,十足展現德語劇場以語言思辯為本的特性。就此,北藝大的學製試圖以歌隊創造語言聲響與舞台畫面的變化,並利用椅子空間、麥克風來豐富法律語言之外的畫面,讓整體不過於僵固單一。(黃馨儀)
6月
06
2018
演員在讀最後一遍的台詞時,少了「幫助我」三個字,似乎點出現代人們無能為力的無奈心理,也是對於現代社會的全然失望。那麼,我們還需要極力掙扎,或選擇沉默不語? 我們還要放聲呼救,或者就這樣,焦躁至極?(曾浩瑜)
12月
31
2016
相較於鏡框式觀戲經驗,聲勢浩大的「穿梭/遊走」作為一種表演形式著實令人耳目一新;然,劇中人演畢後,大多以技術性的燈暗手法黯然離場,無法作為主題脈絡的貫穿或情境移轉,連帶著觀眾的身體與思維。 (邱書凱)
12月
07
2015
在《大家安靜》裡,衝突被拉到一個極端的程度:演員一團糟、戲演不了,而戲中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已經內化到另一階段的戲劇層次。(賴得芸)
12月
17
2014
在種緩慢進行的暴力中,伴隨著演員們的現場歌聲與各式彈奏的樂器優美旋律,於寧靜優雅中隱藏的殘敗不堪,更讓觀眾隨時保持布雷希特式的疏離警覺與思考──歐陸當代劇場的主要特徵,在此清楚地展現。(謝東寧)
11月
19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