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喜劇經典《三人行不行》
10月
03
2018
三人行不行(亮棠文創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664次瀏覽
馬沁心(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

由亮哲、阿喜和邱逸峰演出的《三人行不行》,為臺灣戲劇大師李國修的創意喜劇小品,此劇由序場以及五篇生活片段組成,以貼近都市生活的劇情引起觀眾的共鳴,舞台上只有三個演員,但每位演員都分飾多角,沒有浮誇的舞台佈景、服裝與道具,因此,本齣戲劇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三個演員只能靠著演技、台詞、聲音,刻劃出每個角色的不同性格與特質。

從一開始的序場,由三位演員表演著馬路上騎機車的場景,藉由模仿按喇叭聲音、等紅燈以及變換車子的順序,平凡的場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小事件,讓觀眾都能會心而笑;事件轉換到一名男子在平日運動的路上,發現疑似裝有爆裂物的包包,這個包包是「什麼東東」呢?情急之下,男子報警求救,卻不知道確切的地點,男子就詢問了一位剛好路過的女子,但因為女子剛拔完牙而無法講話,所以開始了爆笑的「比手畫腳」戲碼,誇張的肢體動作的溝通,符合本片段的主旨,這到底是「什麼東東」啊!讓全場捧腹大笑。接著,場景轉換到了辦公室,一場充滿「慾望與背叛」的辦公室戀情在此展開,演員的頸上都套著一個圈圈,這個圈圈代表著三個人內心的OS,在圈圈中拋開現實的誇張語調與表情,從暗戀矜持、下屬的巴結與對上司的順從,都和現實有著極大反差,緊接著的三人開車兜風,僅利用四張椅子的座位變換,產生很多引人發笑的場面。

戲劇中除了肢體動作以外,聲音的傳達也是考驗演員的功力。一段廣播劇中,三人坐在打著燈光的椅子上,利用聲音、語言與樂器,講述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其中台詞包含北京腔、台語、台灣國語,各種語言加上語氣強弱的轉換,仍然不失「笑果」。經過一幕幕的鋪陳,在最後的「目擊者」中來到了劇中的最高潮,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三位演員各別變換著三種不同角色,總共九種不同樣貌;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演員把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質表現的都非常鮮明,除了不停地變換身上的服裝、配件、聲音語調與場景走位的轉換,對演員來說是個艱難的任務,其中扮演菜鳥警官、死者與酒客王董的演員,隨著轉換角色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停地變換位置,不停地從舞台左邊滑到右邊,也帶著觀眾到達笑果的高潮。最後,演員們的完美呈現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與歡呼,讓人一路捧腹大笑,這就是喜劇的魅力所在。

這部重現李國修老師的《三人行不行》,不需要過多華麗的裝飾,也不需要艱深複雜的劇情,透過演員間的默契與互動,加上語言、聲音、肢體的效果,仍創造出許多爆笑的場景;由生活小片段串成的劇情,也更貼近觀眾的心,讓台下的觀眾度過歡樂的夜晚,所以說《三人行不行》?我覺得真的非常行。

《三人行不行》

演出|亮棠文創
時間|2018/09/15 19:30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捨棄了所有肢體動作,僅由聲音與簡單樂器來呈現廣播劇裡的劇情,運用了聲音變化,卻笑果十足。每位演員的角色沒有模糊不清的地帶,個性相當鮮明,觀眾也不會為之錯亂。(陳諭嬌)
3月
30
2018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