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喜劇經典《三人行不行》
10月
03
2018
三人行不行(亮棠文創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56次瀏覽
馬沁心(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

由亮哲、阿喜和邱逸峰演出的《三人行不行》,為臺灣戲劇大師李國修的創意喜劇小品,此劇由序場以及五篇生活片段組成,以貼近都市生活的劇情引起觀眾的共鳴,舞台上只有三個演員,但每位演員都分飾多角,沒有浮誇的舞台佈景、服裝與道具,因此,本齣戲劇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三個演員只能靠著演技、台詞、聲音,刻劃出每個角色的不同性格與特質。

從一開始的序場,由三位演員表演著馬路上騎機車的場景,藉由模仿按喇叭聲音、等紅燈以及變換車子的順序,平凡的場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小事件,讓觀眾都能會心而笑;事件轉換到一名男子在平日運動的路上,發現疑似裝有爆裂物的包包,這個包包是「什麼東東」呢?情急之下,男子報警求救,卻不知道確切的地點,男子就詢問了一位剛好路過的女子,但因為女子剛拔完牙而無法講話,所以開始了爆笑的「比手畫腳」戲碼,誇張的肢體動作的溝通,符合本片段的主旨,這到底是「什麼東東」啊!讓全場捧腹大笑。接著,場景轉換到了辦公室,一場充滿「慾望與背叛」的辦公室戀情在此展開,演員的頸上都套著一個圈圈,這個圈圈代表著三個人內心的OS,在圈圈中拋開現實的誇張語調與表情,從暗戀矜持、下屬的巴結與對上司的順從,都和現實有著極大反差,緊接著的三人開車兜風,僅利用四張椅子的座位變換,產生很多引人發笑的場面。

戲劇中除了肢體動作以外,聲音的傳達也是考驗演員的功力。一段廣播劇中,三人坐在打著燈光的椅子上,利用聲音、語言與樂器,講述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其中台詞包含北京腔、台語、台灣國語,各種語言加上語氣強弱的轉換,仍然不失「笑果」。經過一幕幕的鋪陳,在最後的「目擊者」中來到了劇中的最高潮,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三位演員各別變換著三種不同角色,總共九種不同樣貌;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演員把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質表現的都非常鮮明,除了不停地變換身上的服裝、配件、聲音語調與場景走位的轉換,對演員來說是個艱難的任務,其中扮演菜鳥警官、死者與酒客王董的演員,隨著轉換角色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停地變換位置,不停地從舞台左邊滑到右邊,也帶著觀眾到達笑果的高潮。最後,演員們的完美呈現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與歡呼,讓人一路捧腹大笑,這就是喜劇的魅力所在。

這部重現李國修老師的《三人行不行》,不需要過多華麗的裝飾,也不需要艱深複雜的劇情,透過演員間的默契與互動,加上語言、聲音、肢體的效果,仍創造出許多爆笑的場景;由生活小片段串成的劇情,也更貼近觀眾的心,讓台下的觀眾度過歡樂的夜晚,所以說《三人行不行》?我覺得真的非常行。

《三人行不行》

演出|亮棠文創
時間|2018/09/15 19:30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捨棄了所有肢體動作,僅由聲音與簡單樂器來呈現廣播劇裡的劇情,運用了聲音變化,卻笑果十足。每位演員的角色沒有模糊不清的地帶,個性相當鮮明,觀眾也不會為之錯亂。(陳諭嬌)
3月
30
2018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