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經典重現舞台《三人行不行》
3月
30
2018
三人行不行(亮棠文創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58次瀏覽
陳諭嬌(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李國修紀念作品《三人行不行》是一部都市荒謬爆笑劇,全場只有三個演員,但一人分飾多角,沒有多餘的道具作為舞台裝飾。演員必須要想盡辦法用演技和聲音,加強每個角色區別性,避免觀眾混淆。是一齣非常考驗演員功力的戲劇。

劇情由許多篇小段子組成。看似沒有相關聯的劇情,卻一步步地將觀眾的情緒,帶入了喜劇的最高境界。一開始演員在場景上表演騎車,以按喇叭與變換車位順序,演出了日常中可能出現在馬路上的場景,讓觀眾們彷彿看到似曾相識的自己,捧腹大笑;在平時運動的道路上,一名男子發現了一個可疑的包包,為求安全,遂向警察報案。可是無法交待清楚正確位置,只好請一位路過女子幫忙,因女子剛拔完牙,無法開口說話,只能比手畫腳,以誇張肢體語言的溝通模式,取代語言、產生許多爆笑場景。其次是辦公室戀情,舞台上只有燈光與套在演員頸上的圈圈。導演在此時,以演員頸上圈圈做為一個符碼,暗喻此為角色裡的內心話,演員必須套上圈圈,配合劇情呈現截然不同的情緒。當燈光一下,演員將圈圈放在臉前,所有之前對老闆的順從、暗戀同事的矜持,全部變換成內心的另一種OS,誇大反差的效果,令人莞爾。比起誇張的肢體動作,聲音的轉換更是考驗演員對角色的了解通透性。再其次為廣播劇裡,演員三人坐在椅子上,捨棄了所有肢體動作,僅由聲音與簡單樂器來呈現廣播劇裡的劇情,運用了聲音變化,卻笑果十足。有字正腔圓的北京腔,也有鄉土化的台灣國語,更有純正的台語,配合每位演員因劇情進展速度,而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強度,用以製造了多重人聲在舞台上的展現。精彩的是,每位演員的角色沒有模糊不清的地帶,個性相當鮮明,觀眾也不會為之錯亂。在沒有任何的道具輔助之下,足以表現了演員實實在在的功力。

所有的戲劇鋪陳,都是為了引導觀眾情緒進入最後的高潮。在前面小段子所鋪陳出來的梗,在〈目擊者〉這段子中,集了大成。演員不僅要迅速更換配件,轉換聲音表情與走位,還要加入許多表演元素。一人分飾多角的完成了這齣對演員來說,實在是高難度的演技發揮與完美劇情呈現。

舞台劇之所以有趣以及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演員們之間的配合度與默契,甚至突然靈光乍現、天外飛來一筆台詞,造就了更貼切當下情景的笑料,將觀眾的情緒推波助瀾的更上一層樓。當飾演菜鳥警察的演員(他是當中最忙碌的一位,既演菜鳥警察,又要演死者與酒醉者,一直不停地轉換位置,跑得十分喘),對著資深警察演員說:「學長,您辛苦了!」資深警察演員脫稿回了一句:「沒有啦,您比較辛苦!」全場瞬間笑翻。

本劇並沒有帶著深層的人文情愫,或是警語傳遞故事觀念,而是以平淡無奇的生活小場景,一連串起了不同劇情,編劇的高明編排手法以及劇情的流暢性,層層帶領著觀眾的情緒,除了捧腹大笑更是拍案叫絕。這部加演紀念版,重現了李國修老師當年的代表作。

《三人行不行》

演出|亮棠文創
時間|2018/3/11 16:0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演員把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質表現的都非常鮮明,除了不停地變換身上的服裝、配件、聲音語調與場景走位的轉換,對演員來說是個艱難的任務。(馬沁心)
10月
03
2018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