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下集待續《紐約台客 NEW YORK…er》
1月
20
2017
紐約台客(唱歌集音樂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8次瀏覽
朱殷秀(自由藝術工作者)

不斷聯想到紅極一時的美國情境喜劇《六人行》,不同以往劇場形式,《紐約台客 NEW YORK…er》創造新的劇場模式,影集式的概念,分集演出台灣人到紐約追尋夢想的故事,此手法著實讓觀眾看完心癢癢,迫不及待想要觀看下一集。非常喜歡這種創新式的劇場,但感覺有點像陷阱,看了第一、二集就令人渴望繼續往下看,偏偏劇場不像一般影集下周就會更新,偏偏這次結局又像是看到最精彩的部分忽然停電而且必須維修一段時間才能復電,走出劇場後開始計算的等待時間,令人想大喊無法度「按耐」啊~難熬!但也因為現在訊息更新快速讓人好奇到時候導演會用怎樣的手法去重新勾起觀眾們的回憶。

每個影集都有一首主題曲,影集式劇場當然也要主題曲,影集式片頭為開場伴隨著主題曲介紹演員,讓我們認識劇中角色也像帶領者般帶領觀眾的心做好準備,結合《sing in the rain》、《冰雪奇緣》、《RENT》等音樂劇的音樂,讓喜愛音樂劇的觀眾一聽就有共鳴且非常洗腦,可惜整齣戲歌曲重複性太高,洗腦之餘也會產生一點膩感,那種膩感來自於走出劇場後不由自主的唱出「New York~New York~」無限循環。雖為影集式但仍保有音樂劇的樣貌,看起來輕輕鬆鬆又不失水準。唱歌集音樂劇場之前的作品幾乎是使用現有的音樂,這是他們第一次的原創音樂劇,音樂創作盧鈞右一手包辦戲中所有音樂並結合了爵士、流行等元素,豐富的音樂性非常令人驚訝並喜愛,難想像是出自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對於未來指日可待。

紐約是個大熔爐,怎麼樣的人都有,怎樣的人都不奇怪,是一個充滿色彩的烏托邦,身在其中你能找到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用那些色彩保護自己,而烏托邦其實不如你想像的完美,也只有身在其中才有辦法看到外面看不透的黑暗面。看似平凡但少了她就像房子少了中柱的女主角Julia,以自己在畢業後前往紐約追夢的經驗為主軸,連結了少根筋無厘頭喜歡幻想卻一樣充滿理想的Ariel和一心呵護男朋友努力考取研究所的歐爸級男神Peter,而最吸引觀眾目光且印象深刻的應該就屬早上是正經的律師晚上會化為可愛的變裝皇后Brian/Ann,華麗的服裝加上浮誇幽默樂觀的話語,非常搶戲。追夢台客相遇在紐約的公寓,各自放膽打拼,彼此相互依靠,四位房客四種不同屬性共同點是:我們要在這裡發光,不是希望,是要!但套一句戲中詭異房東說的:誰能保證呢?這裡可是紐約!

紐約的多元文化同時也反映在演員服裝上,鮮豔卻帶有溫暖的色彩,像今年的暖冬,日常般的劇情,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感覺到愛,不管是租屋時與房東的諜對諜,或是室友之間的相處,如果有過出國生活的經驗,這時會開始懷念起以前在國外生活的那段時光,無論那段時光是好的或是壞的,是彩色的或是參雜一點黑暗的,那都是生活。

影集療癒日常人心,影集式的劇場挑逗人心,《紐約台客 NEW YORK…er》下集待續,因為未知所以期待。

《紐約台客 NEW YORK…er》

演出|唱歌集音樂劇場
時間|2017/01/14  19: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