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圓再出發的折轉《舞輪脈》
9月
29
2014
舞輪脈(光環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3次瀏覽
戴君安(特約評論人)

2014年該是光環舞集歡慶三十週年的時刻,藝術總監劉紹爐卻也在這一年蒙主寵召回返天家,本以為在這樣的氛圍下看劉紹爐的遺作《舞輪脈》,應很難跳脫惆悵的思緒,但是卻意外的從觀賞的過程中,感染了劉紹爐一貫的瀟灑、風趣與喜樂。

在我淺薄的接觸中所了解的輪脈或稱脈輪,意指人體的能量中心,分別為頂輪、眉心輪、喉輪、心輪、太陽輪、臍輪及海底輪,也就是頭頂、眉間、喉頭、胸口、肚臍周圍、下腹部和尾骨的位置。從各個輪穴發聲可讓氣流舒展,當氣流在各個輪穴整體走完一遭即完成一圓。光環舞集向來以尋求氣身心合一為其動作發展的基本概念,而《舞輪脈》則試圖從輪脈的發聲牽引身體的活動,在其慣用的嬰兒油的助力與阻力下,探索氣流、聲流與肢體動流的共同軌道。

上半場的三段作品由劉紹爐發想,並與舞者們共同發展而成,這三段作品分別是〈眺望〉、〈釋放和擠壓〉及〈你來我往〉,由四位舞者,王憲彬、姚凱蕾、陳瀅安和蕭靈鳳,撐起全場的演出。

王憲彬投射式的滑進舞台開啟了整晚的序幕,他和女舞者間的推、拉及聲音的變化,呈顯了光環舞集慣習的造型堆疊與詮釋手法。若干熟悉的畫面與身體形法,如張口好似呼喊的嘴形、雙腳屈曲懸空、拉放手腳形成身體的開合等,切割式的不斷出現在〈眺望〉與〈釋放和擠壓〉的段落。這些畫面偶而輕鬆詼諧,偶而凝氣祥和,彷彿行雲流水,不著痕跡的從眼前滑過。

〈你來我往〉在節目介紹上說明,這是從海底輪出發而自然成形的作品,它除了表達能量中樞與大地鏈結的意涵外,也滑出了不少聯想。當舞者進入場內後不久,在長笛即興的吹引下,三位女舞者像是受到蠱惑的爬蟲,不斷的扭動、抽搐,好像脫離不了被宰制的命運。接下來的發展,猶如開啟了光環版的三美圖畫軸。三位女舞者,姚凱蕾、陳瀅安和蕭靈鳳,宛若化身為希臘神話中的天后希拉、戰神雅典挪和愛神維納斯,她們在巴洛克式圖飾的光影投射中,肢體的蠕動與反射的身影相互輝映,有時彼此牽引有時卻相互推擠,你來我往中展開一場油園裡的爭奇鬥艷。

取代中場休息的是回顧劉紹爐舞蹈生涯的短片剪輯,片中沒有哀戚的氣息,倒是祥和欣喜的祝福他成為在天堂跳舞的快樂天使。從他的作品剪影中,驗證了虔誠信奉天主教的劉紹爐,跨越了宗教藩籬,從印度教衍化的哲理中悟道,踩踏於寬廣無邊的靈氣境界,以油舞的身體音符展現天人物我和諧的宇宙觀。

舞者們在沒有劉紹爐的指導下,將他們的集體創作串起了下半場的節目,從身體與繩索間的關係變化鋪陳了四個段落,但實際上也可視為一個作品。四個段落間,較大的差別在於音樂的變化,而動作、隊形、滑動或發聲的呈現等方面則大同小異。雖然秉承的仍是光環舞集的慣習再製,但在微妙而細小的節點上,仍能從觀感層面的架構上,劃出和上半場的差異。這場由團員們自己拼貼的〈曲・直的油戲〉,減縮了嚴肅的氛圍,增添了玩樂的愉悅。

《舞輪脈》彷彿是劉紹爐帶領光環舞集,將所有的輪穴走完一遭後所完成的圓點。它也成了一個轉折點上的演出,未來的光環舞集如何從這個圓再出發或如何持續運作,將是個需要被關注的點。

《舞輪脈》

演出|光環舞集
時間|2014/09/2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四支舞碼循序呈現了一個探索軌跡:從〈撩痕〉的聲音沙洲、〈錯/弱〉的觀看裂縫、〈仍在〉的日常重量,到〈隨从變〉的共在身體,構築從個體經驗到集體生成、從時間感知到主體消解的探索。
9月
12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