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藝術的跨界發展中,戲曲也加入其中。由臺灣戲曲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創意競演,此次以《孟麗君》為創作主題,保留戲曲一桌二椅的空間概念,經由各個團隊在劇場中翻轉表演玩法,呈現跨界製作模式中的創新劇種特色。
文和傳奇戲劇團演出的《女人孟》,從傳統劇本《再生緣》進行發想與解構。在導演的呈現手法中,可以看見現代與古代的拉扯。從場景塑造切入,劇情中分為認畫、金殿、遊苑,過場中加入了作者陳瑞生與孟麗君對話內容中可看出其在傳統文本上傳達現代社會不同視角的意圖,探討作者與角色間的關係。
編劇在文本中讓古代和現代之間互相對話、彼此襯托,導演則使用畫面呈現。無論是在戲曲人物演員上與場景塑造,都可看見現代與古代中進行拉扯的痕跡。孟麗君作為酈君玉的內心,穿著當今流行時尚服飾與陳端生對話,為劇中人物與原著作者對話的橋段增添合理性,形成微妙的平衡。在每一幕過場的反覆對話中,雖闡述了端生「有才高能比男人的決心」,甚至表示「唯有衝破死路正有性命」,但結局還是皇帝下令處斬孟麗君,而總結在孟麗君說的「生不逢時女兒生」。身兼編劇與太監的劉富丞,看似補了個回馬槍,讓皇甫少華與孟麗君結婚,卻顯示了一種由古至今男權主體意識高漲於女權主體的無奈。即使過去三年執政有功勞,女性仍要靠著和男性完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角色的刻畫上,飾演酈君玉的吳侑函,無論是在遊苑或者認畫中,都表現出酈君玉的無奈與困難。而飾演孟麗君的施侑岑,試圖闡述出主角內心的掙扎與拉扯,在人物上處理得適宜。整體呈現上以人物代替戲中的場景,充分表現出戲曲演員的特色。而在現代戲的呈現上有些偏弱,以後段吵架的部分為例,演員在肢體呈現上仍可看見戲曲的樣貌與肢體,因此在走路或對話上還是有種戲曲的樣態。
在音樂處理上以二胡結合電子音樂上,雖在有些段落上呈現突兀,但在傳統戲曲本身的基調上,電子音樂的不適感,形成一種有趣的衝突。但整體而言上不致於影響整體上的節奏,反觀鑼鼓演奏,可能因為演員身兼鑼鼓的安排,無法兼顧得當的情況下形成落差,結合電子音樂與二胡時難免影響整體演出形式。
《女人孟》突破客家戲呈現的語言與程式,試圖從現代劇場中吸收養分。從傳統文本重新出發,在結構與意識形態上,開展客家戲的創作思維。《女人孟》雖然不是第一個客家戲曲所呈現的小劇場形式呈現,但也能稱作是客家戲突破框架的過程,期許未來文和傳奇戲劇團,能在小劇場的形式中,尋找臺灣地方劇種更多的可能性。
《女人孟》
演出|文和傳奇劇團
時間|2018/4/15 14:00
地點|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