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與聲響的實驗進行式《前╱後:之間》
3月
02
2021
前╱後 : 之間(耳邊風工作站提供/攝影林睿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53次瀏覽
楊美英(專案評論人)

過往,一個劇場創作通常是以完成狀態的正式演出,才會以作品的姿態與觀眾相見;然而,觀察近年來台灣現代劇場的製作模式已經有所轉變,逐漸會出現一種work-in-progress(WIP)的方式:其中有些創作團隊是在排練過程即開放專業觀眾或親友觀賞,符合WIP中文翻譯的意思「在製品、施工中」,其目的不外聽取外來各方意見,作為作品發展與修改的參考。值得關注的是,有些演出(不論售票與否)也會自我定位為「發展中的階段性呈現」,例如《虛擬親密 Virtual Intimacy》(狠劇場2018-2020)、《記憶島》(金枝演社2019-2021)均屬為期三年的創作計劃,可視為拉長籌備時間軸線、匯合各方製作資源、納入劇場現地試演機會的聰明策略。然回歸WIP的基本精神,筆者以為,仍應以作品的創發、醞釀為主要目的。日前於台南加力畫廊觀賞了一場演出,確屬WIP類型的呈現。

這是一個選擇替代空間進行的展演,在戲票上所寫的完整節目名稱是「《前╱後:之間》日常二重奏與貝克特@限定場」,在抽象模糊的宣傳文案【1】裡最吸引筆者的莫過於「貝克特與《克拉普的最後錄音帶》」,但後來發覺其實與該劇的關聯性和行文風格一樣的非常形而上的飄渺幽微,反倒是「一場關於K先生的憶語音景」扣上了整場觀演過程最讓筆者感受強烈的部分,留待後文說明。

演出當晚,觀眾行經畫廊一樓展場,抵達二樓,踏入ㄇ字型的三面觀眾區,開始等待《前╱後:之間》的表演文本正式展開。整場的演出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從兩位音樂人的合作開始,也是由音樂人的聲響和肢體行動收尾,然後兩段之間則是劇場演員的動作和語言等為主的戲劇性呈現。在三個段落之間,存在著依稀的相連,實際上明顯感覺到彼此的斷裂,敘事內容的終極指向有待整合或釐清。可是,觀演現場感受到的實驗精神,在意象與聲響的互相撞擊或堆疊,不少讓人期待後續發展的亮點。

譬如,耳邊風工作站近年強調對於城市地誌劇場創作的關注,這次也有相關表現。在「之間」中的一段安排兩名男演員分列表演舞台範圍的左右兩區域,眼前的林禹緒雙手按著舊式小學課桌、以及(從筆者有侷限的視線看到)另一邊的楊舜名與站立式麥克風互動,兩邊的獨白以交叉的方式互相補白,形成迅速流竄的字詞語音,之中足可辨認出若干台南的在地生活氣息:老城區的狹小巷弄、一條長長的防火巷、一棟狹長的老透天厝、一條防火巷的縫隙、到早市買菜、母親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伴隨著以上的語文訊息,演員林禹緒的喃喃細語、褲子口袋裡的彈珠互相的撞擊,同時透過了暗暗裝置桌子某處的迷你收音器傳送出被放大的聲音──而且,此處的彈珠,串聯了獨白內容所描述一個男孩和父親相處記憶中的彈珠台、柏青哥機台的小鋼珠,尤其是當這段轉入性愛相關身體場景的激情表述時,演員大力搖晃著桌子,彈珠被紛紛掏出、滾流滿地,連續鏗鏘響亮的音效,為文字中的意象提供了強烈的現場情境想像。

另外,「水的意象」也是散佈整場演出,相當簡潔而雋永的。例如:本次創作概念共同發想者的音樂人李孟濂,有一段是在現場摺出一艘紙船,然後一手托著,另一手持握小型手電筒,將光線圓弧狀的投射到紙船上,安靜繞行全場,默默離場;另一則是,年輕男演員黃瀚緯以具有運動員俐落明快的游泳動作划行整場;還有,音樂演奏者郭俊昇,在尾段放下吉他,走向演出區域的頂端,雙手伸直的重覆規律畫圈,有如一種引航員的姿態。

從表演任務的分配與合作關係看來,《前╱後:之間》中的音樂人、劇場人一併承擔了旋律、聲響、物件和動作、語言等元素,傳達了某種角色虛擬真實交織的回憶、音韻風景共同構成表演,在跨領域的對話之中,以多重的對位手法進行創作實驗。以開場的首段為例,兩位樂手在舞台區域的斜對角定位,分別演奏低音大提琴、吉他,和諧中漸漸開始出現拉扯拔引,但隱隱又覺兩種樂器的對話或抗衡,有些施展未開,期待後續更加大冒險的步伐。

再者,兩位演員的獨白,分立左右兩區,述說對象分別是父親和母親,也都有著演繹現下此刻與腦海記憶的素材,在自言自語中互相纏繞、自我凝視,可說各自獨立卻也彼此同步合成,其對位的結構值得再重整。而所謂的回憶,不只透過演員的口白內容傳達,包括低音大提琴現場演奏的部分,使用之前現場真實演奏的旋律,加上混音合成器的效果,予以回放、回溯,產生一種對映、迴盪的感受──如此,不只延續著音樂旋律的戲劇情境,更促使音樂在此時成為一個表演文本中的角色,進行自我對話,同時誘引某種敘事情境的自我堆疊、拉長。

簡言之,筆者認為《前╱後:之間》擅用了畫廊既有燈光環境等空間條件完成了一場「憶語音景」繽紛的演出,而且,這個意象與聲響的對位實驗,進行中。

最後補充一點,《前╱後:之間》呈現的所在,現為私人現代畫廊,曾經於1992年到1993年間,由當時台南文化基金會整修該棟二樓成為「劇場之家」,除了進行過菲律賓民眾劇場師資帶領的劇場藝術研習營,更是本次導演角八惠首次編導作品《自畫像之死》的排練場;睽違三十年的地緣巧合,堪稱一筆藝文軼事。

註解

1、文案如下:

後來的你____

你的

______從前空了出來

日常二重奏的偶然

引出了貝克特與《克拉普的最後錄音帶》

在這機緣之間

疊鳴共時一場關於K先生的憶語音景

—————————————————

概念:李孟濂 (音樂) ╳角八惠 (計畫主持人、導演)

集體創作暨演出:李孟濂、郭俊昇、林禹緒、楊舜名、黃瀚緯

+製作:耳邊風工作室

+舞監:李佩蓉

+服裝:李瑀涵

—————————————————贊助|國藝會

《前╱後:之間》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
時間|2021/01/30 19:30
地點|台南Inart space加力畫廊2F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