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生命交會之處《地平面以下》(原版)
10月
30
2018
地平面以下(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黃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8次瀏覽
杜秀娟(專案評論人)

黃翊工作室+《地平面以下》與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荷蘭室內合唱團合作,利用影像、音樂與肢體動作,描繪出一個深刻、寂靜、精細卻無比傷痛的底層世界。演出一開始,我們聽到類似飛機在高空飛翔的高頻音,投影布幕離地幾吋處一條銀色光線,那是一條遠方的地平線。觀眾被乘載到另一個世界,這是一個迷失的世界,一個時間沉緩的世界。一個人尋找著某人某物,等待著,好不容易相遇了,卻又瞬間失落;有著奧菲的影像/隱喻。

接著是戰爭的議題。子彈槍響,雷射紅光穿透舞台上的表演者,螢幕呈現諸多災難影像,如核爆、911紐約雙子星倒塌、諸多廢墟與大樓塌陷的畫面,耳邊並傳來間歇不斷的電訊爆破聲。雖然粗裂的聲音能量造成觀眾不適的感受,卻也把作品帶向政治性的深度。整個作品中黃翊多面向地操控投射螢幕,呈現出豐富的地景面貌,比如吊槓傾斜,兩側布幕高低不一且造成皺褶,形成廢墟的影像。當男和女相遇,兩人在地上翻滾,應著肢體動作的動能,布幕跟著上下漂浮,整個舞台有如生命。尾聲時布幕反轉,我們看到地平線後面的地表,男與女靜止成地表上的兩個點,呼應演出開始的一幕。

筆者所看的是原版,所有歌曲是錄音而不是現場演唱,人聲吟唱的哀傷與純淨/靜,完美搭配舞台上的一切。黃翊利用真人與投射影像的各種擺置,描繪出多變的動線與關係,比如影像離開,表演者依舊站著;或者影像停留而表演者離去;或者表演者與影像相遇;或影像找到表演者與之互動,如此提供觀眾各種不同的想像與詮釋。影像與表演者之間的接觸幾近完美,也就是說,表演者的肉體動作與影像投射的二維空間精準交合,達到高度的內在真實(inner truth)。除了擬真的效果,透過科技的精緻設計與虛實影像的交錯,黃翊描繪出亡靈的造訪與飄逝,突破了舞台上描寫人生/生命的限制。他讓我們看見了亡靈的存在,生者的渴望,與生命最深刻的愛——是即使死亡也切不斷的連結;有著極簡風格,他放大了人的內在經驗與渴望,刻劃出存在最深層的寂寞、集體的創傷與失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開始前,執行團隊花了許多時間為視障觀眾處理「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1】的設備,確定他們都連上線之後才開始。在演後座談他讓我們聽幾段「口述影像」的內容,視障觀眾因此所看到的(透過對白想像出來的影像),應該與一般觀眾所看到的不同。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經驗,但黃翊願意在藝術創作之餘,關注弱勢族群【2】,實踐文化平權,體現人與人之間深刻的連結,與作品一樣的動人。他的創作成熟,細緻有深度,勇於挑戰艱困的議題,是台灣科技藝術的耀眼明星。

註釋

1、關於什麼是口述影像,可參考口述影像服務網,http://ad.org.tw/wp/?page_id=689 (2018/10/25查詢)。

2、在演後座談,黃翊提及他做口述影像的動機的起源,是得知觀看他作品多年的觀眾,因為視力失去而無法看到舞台上的影像,因此為作品製作口述影像,讓視障觀眾也能欣賞。

《地平面以下》

演出|黃翊工作室+、日本 黑川良一
時間|2018/10/21 14:30
地點|臺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影子躁動不安,舞者卻沉靜緩慢,在兩相矛盾對照之下,呈顯了外在的節制,以及遭受節制的內在之中,那被壓抑卻仍浮動的巨大孤寂與痛楚。(吳欣怡)
12月
03
2018
從自我認知、劇場抽象形式、影像與實體的身體性表演,以及關注社會普世價值的高度批判,透過雙重性鏡像的語言折射,浮現一種離身的虛擬美感。(石志如)
11月
05
2018
回到作品本身,蘇品文身體所呈現的,正是此種複雜性,引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或許互有矛盾,互有岔出,卻又能走出另一條路。最重要的是——撇開層層論述不提——蘇品文的演出總讓人感受到某種細膩關照,關照所處環境,關照自身,也關照與之互動的周圍觀眾。
9月
11
2024
霎那間,觀者和舞者的界線被戳破,整個庭園在觀眾的或站或坐、舞者的漫步和靜止中形成一幅畫,我們又再次被融入作品之中,共同成為鬧市轉角的一幕風景。
9月
07
2024
如果我們期待在《惑》中看到更多,那迎面而來只有一股渾沌而無定向的氣團。但如果我們在《惑》中放下期待,遇見的將會是一股沉浸式的流浪與沉澱。從舞者黃立捷與鄭希玲精湛的雙人舞中,我們可以判斷《惑》之中仍舊有具傳統性、屹立不搖的主體所存在著。然而《惑》的本體並非在這些肉眼可見的純肢體身上,而是其身後的投影,以及那些被驅使的當代藝術/科技藝術。
8月
16
2024
什麼能是劉奕伶的parrhesia呢?這是發生在劇場裏的事,入場時刻還替觀眾備酒,迎賓,也是她將要be real之前,舒緩氣氛。她面對的是觀眾,有粉絲、朋友、同好、學生、老師、學者、劇評人或藝術機構各式人等,而她已勇於說出她的事了
8月
09
2024
這裡的故事也有其地域性,《毛利亞》是一個只屬於台灣排灣族來義部落的神祇的故事,生活在此地的人以及家屋,都是它的主角。觀眾只是跟隨其中,跟隨一路發現的石頭與腳印從而踏入遠古的故事,神話故事的真實性,使整個作品充滿生命力。此地的人/觀者以歌謠複誦表演者哼的歌,沒有一首歌是當地人不知道的,小自孩童哼唱的童謠、大自耆老長輩深入骨髓的曲調。每一個參與者要做的只是把自己讓位給演出,並讓時間繼續展開,只需浸潤其中。
8月
05
2024
把現代性代換為「國家」,將塵埃代換為「庶民」,這句判斷也是能夠成立的——這也正是雞屎藤舞蹈劇場向來的創作關懷,同時也隱約表達了對無視於平民百姓生命經驗,只在乎達官顯貴與家國大事的線性進步史觀的一種抗拒。
7月
30
2024
為何整體的框架是如此重要呢?問題不在於人物造型與交通方式是否考證史實,而是在於火車如何變成不同階層、族群的角色得以私奔、做夢或逃亡的技術物。坐火車的記憶,串連不同城鎮空間的殖民地「一體感」形成和象徵社會階級的車廂差別待遇,都可以是對現代性的批判。
7月
2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