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現離身的虛擬美感《地平面以下》(合唱團版)
11月
05
2018
地平面以下(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黃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7次瀏覽
石志如(專案評論人)

根據過去黃翊自述及結合當代科技與舞蹈的新表現,自《黃翊與庫卡》的雙人舞出現,遂開拓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對話的創舉,《黃》不僅突破了表演的對話可能,也同時保留舞蹈的展演地位。然而《地平面以下》(以下簡稱《地》)黃翊又顛覆了過去所累積的表演形式,首次結合數位影像科技與現場人聲的表演,在精準的影像表演與舞者動作搭配,其演出形態如同看一場高規格的「光影」秀,再加上其作品探討嚴肅的「戰爭」、「死亡」、「愛」等議題,使得這場演出遊走在「去實體」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框架中。

《地》舞作的舞台主視覺落在偌大斜置的大屏幕,大量的虛擬影像是這首作品最主要的詮釋者,原屬舞蹈展演最獨特的身體演繹美學,被大量影像信息取代或是覆蓋,若刻意將舞蹈與影像兩者分開討論,會發現《地》舞者以精準定位、緩慢移動,甚至靜止等少量緩慢動作,其舞者的動作意義無法獨自窺見完整作品的意義建構。反之,大量由黑點所構成的「離散影像」是影像主體的主視覺,黑點層層疊疊構成《地》的敘事主角,加上舞者身影被投射為剪影與之互動,所有創作意識建築在多層次的「虛構」之中,「擬真」的身體性符號也全面取代「實體」的成為真正的展演場域。在數位與物質的劇場中,身體性又該如何討論?

海爾斯(Hayles)在《後人類時代》一書中,借助科幻電影、文學作品、電子科技、機械化人等實證與概念,提出今日的世界已實質走向人類創建的科技時代。而這樣的時代,影響我們解讀世界以及詮釋世界的想像以及生存。故而當劇場隨著科技進步,不斷提升與轉變它的地位,虛擬的身體/表演性必然是當代劇場美學討論的焦點。

讓我們回到《地》的討論。在《地》作品中那些虛擬死亡的人,那些憑空出現、消失的人影,如逝去的親人或是累積幾千萬年的幽靈,正用意志侵入人的腦中,時時啃噬著活著的肉體與精神。在影像敘事中,最初從一條由黑點構成的橫線浮動開始,之後逐漸竄升發展出無數隻向上攀抓象徵渴望的手。接著出現一坯如黑土的軀體,從地面上隆出而起,「他」不僅與舞者產生情感依附,在劇中後續發展更分裂成無數的「他者」,成為芸芸眾生的孤身殘影。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虛擬的他者身體姿態,多呈現低頭、屈伸、沈重而緩慢的行走之人,他們集體營造出失落、無依、孤單的體態,而舞者的姿態,則多以伸出手,尋求庇護或擁抱的渴望,上述虛/實的身體,存在於一種寫意與非寫實的對話意象。然而影像的「擬真」敘事手法,雖然缺乏一般實體舞者的溫度,卻多了更多想像空間,且「去實體」的虛擬人物,其存有的樣子在經電腦程式設計後,能創造出如科幻電影的「超現實」視覺刺激。

如不合常理的全身或局部的身體浮現、消融、挖空或是膨脹、變異身體形象、甚至是重疊人像如幻化千隻手向外抓取、攀爬等怪異變體,上述創作者黃翊所建構《地》對亡靈存在的探討,能觀察出他是從自我認知、劇場抽象形式、影像與實體的身體性表演,以及關注社會普世價值的高度批判,透過雙重性鏡像(虛擬/真實的身體,如精神分裂的分身、對話、鏡中自我等)敘事(事件)的語言折射(幻術或不切實際的肢體語言),浮現一種離身的虛擬美感。

除了影像大量以「離身」作為身體美學的意象,在合唱團的部分,歌隊出現的位置部署,多站立或坐在舞台邊緣,其身體不僅少與影像互動,肢體間亦保有一種個人空間的安全距離,即使影像出現如逝去的記憶或親人的憂傷,他們也如一群漠不關己的陌生人。最後歌隊拉著屏幕,將僅剩的亞當夏娃覆蓋入土,安靜地離開,那種死寂般的靜默,自始至終的身體性趨近某種莊嚴的儀式,讓我無意識地快速倒轉播放著剛才所有曾經出現與存在的景象:男人、女人、情人、小女孩、狗、鳥、城市、地景、戰爭、爆炸、烈火、手等,所有宇宙物質性皆消耗殆盡。

文末。筆者對於這場關於虛實的演出形態尚存困惑,如黃翊在演後座談所說,他想要對光影所形成的虛體進行創作的實驗。就今日的演出來說,構成擬真人物的「離散影像」,透過黑點光粒子的折射構成如宇宙萬物的物質分子,其原理與人體構成相同。倘若由此反思這首作品的表現手法,便沒有所謂的虛體、實體之分,當然這只是筆者心中的假設,或許就因實體受到生理結構與時間的限制,而由虛體構成的畫面,才是真正能投射出我們腦中所欲傳達的意識,而意識也將取代表象的實體。若此,舞蹈展演是否會進入全面性的改革?

最後,在此也記錄這次展演尚有提供給視障者「聽舞」的「口述影像」,由於筆者並未實際聽過,僅在演後座談時向黃翊提問所得到的答案,在今日科技能服務的廣度,創造更友善的文化平權也是必要的,至於「口述影像」是以主觀描述劇中人物的所想所見,對於視障的朋友更是一大福音。同時筆者也好奇在場持有「口述影像」的一般觀眾,在觀賞演出的同時,既要聆聽合唱團的唱曲,又要兼聽來自耳機傳來的語音,對於接收如此龐大訊息的歷程,是如何處理的?在此筆者試想,或許這又會是另一種觀舞的模式吧!

《地平面以下》

演出|黃翊工作室+、日本黑川良一、荷蘭室內合唱團
時間|2018/10/19  19:30
地點|臺北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影子躁動不安,舞者卻沉靜緩慢,在兩相矛盾對照之下,呈顯了外在的節制,以及遭受節制的內在之中,那被壓抑卻仍浮動的巨大孤寂與痛楚。(吳欣怡)
12月
03
2018
透過科技的精緻設計與虛實影像的交錯,黃翊描繪出亡靈的造訪與飄逝,突破了舞台上描寫人生/生命的限制。他讓我們看見了亡靈的存在,生者的渴望,與生命最深刻的愛。(杜秀娟)
10月
30
2018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