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問題的家庭關係?一律「進廠維修」《家事修理會社》
10月
12
2023
家事修理會社(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6次瀏覽

文 鄭心怡(中正大學中文系在學生)

講到「修理」大概會聯想到拿著電鑽、螺絲、榔頭等等敲敲打打、叮叮咚咚的木工、水電工之類的職業。但竟然有一群人秉持著不收錢,只要網路填單,「家事修理會社」隨call隨到,讓人不禁好奇究竟能有什麼讓這群人不求回報,而這「家事」又要如何修理。

故事講述吳好天因悔婚念頭向「家事修理會社」求助,在婚禮當天成為落跑新郎,並成為家事修理會社的一份子。會社成員以Boss謝為首,以「家是神聖的」為中心思想,幫忙各戶人家解決有關家庭的疑難雜症,意圖打造「完美家庭」。看似立意良善的公司理念,卻在某次任務後對會社運作理念出現質疑,在現今有百百款家庭的社會裡,有「完美家庭」的存在嗎?而「完美」的定義又是什麼?

劇情以「家庭」為核心,直指當代社會常見議題如長照、家暴、虐待、家庭關係冷漠等等,不管是向家事修理會社請求協助的人們或是會社社員本身,均是因「家庭問題」希望透過外界協助,斬除禍端、修復傷痛。而家事修理會社也主打「私刑正義」,以違法方式解決案件,雖然效率無比,但處理手法難免產生疑慮,也讓人懷疑問題是否真的就此解決。與此同時,社員們的人生課題也逐漸浮上檯面,透過反思家事修理會社的任務經驗,社員們內心也浮現答案,透過各自的方式,「修理」自家家務事。有點可惜的是結尾有些倉促,只見被心魔吞噬前各個社員仍舊內心不夠堅定,不知自己究竟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問題」,但後續重新上場時,卻似乎已有內心答案,觀眾彷若站在洗車機外般,唯一見到的就是洗車前的骯髒車身和清洗後乾淨的車體,卻無從得知洗車機內的過程,或許呈現悟得答案前的內心掙扎或思考,能讓故事結尾的步調稍稍放緩,不致倏然結束。

義興閣掌中劇團以擅長的金光布袋戲手法,利用各式道具和佈景切換給予觀眾目不暇給的體驗,更結合人戲,利用黑布罩住操偶師,演出呈張牙舞爪貌的心魔,畫面張力如有後製特效,像貞子爬出電視機畫面一般,操偶師所扮演的心魔也彷彿穿出鏡框式舞台,伸向了台下觀眾。 配合義興閣獨有搖滾布袋戲風格,猶如觀看刺激動作片般,令人大呼過癮。

壞掉的車子能進修車廠維修、故障的冷氣能請師傅來修理,但「人」卻不如機器具有一定的修理程序,修復家庭的方法只能多方嘗試,沒有一定解方。雖然不保證能如吳好天、劉麵ㄚ等角色一樣「進廠維修」後就能得知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但若是陷入難解的家庭紛爭時,或許進劇場來看齣《家事修理會社》能調劑疲乏的身心也說不定。

《家事修理會社》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3/09/08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些議題,在布袋戲中相當罕見,但義興閣掌中劇團的《家事修理會社》從一間專營解決家庭問題的「家事修理會社」為主題,直面各類型的家庭關係,開展出每個人因原生家庭中的恐懼與創傷而逃離
10月
12
2023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