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做」的過程《做掉她》
6月
05
2015
做掉她(林政億 攝,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5次瀏覽
劉宗鑫(社會人士)

在全球恐怖主義的威脅下,我們試著和外星人溝通,所有留言已刪除,而口供有點好笑。奇怪捏!爸媽最愛的冷凍鮭魚斷貨了,這部色情電影裡的粒子物理學教授說要「相信自己」,但新的ANNY卻留下一張紙條上頭寫著:無題(100字)和貴住戶收,那位鄰家女孩則朗誦著愛情與意識形態的悲劇,重複說著:「鏡頭熱愛你!」

……

這部作品的十七個片段是可以隨意拼湊組合,恰如所探討的議題:何謂真實?,每個人接收的都只是一部份的隻字片語,每個人擁有的版本都不一樣。

一開始只是隱隱約約粗略知道呈現方式。後來看到粉絲頁的演出地圖說明才明白原來整座南海藝廊都是這次表演的舞台場地,很快聯想到紐約的”Sleep No More”,但沒到過紐約沒親自看過,不確定類似的形式到底差異處為何,況且還沒親自「做」之前,一切都不算數,不知道。

一開始的等待入場,工作人員指揮排隊動線,發放地圖和指示說明其實就已經是演出的一部份了。相較於傳統的戲劇演出為觀眾乖乖坐在位置上看著台上演員,《做掉她》是一種「主題樂園」式的參與體驗。觀眾自己選擇想要的動線,看著地圖裡各個「意味不明」或「日常標語」般的片段名稱,自行決定「做」的方式。

因為這樣的設定是所有人都可以走進來參與,在演出過程中導演其實會四處來巡場確認各處的狀況。演員是否會因為這樣的「巡堂」而受到影響呢,觀眾或者導演的「在」與「不在」成為一個變因。而另一種情況是假如觀眾也跳下去和演員直接互動,這樣還會在預期預設的發展範圍內嗎,總會有無法料想到的發展吧?可惜當時所參與的場次這樣的情況沒有發生,在「口供」那一橋段,觀眾還是一般路人旁人的姿態,靜靜看著審問發生,等著被演員cue上來互動。如果有「意外」的話,會怎麼收場?

還有串場。分散各處的橋段之間的細節安排花了不少心思,很想得知演員們的「輪班」機制,在參與的過程中,一直採取四處游擊的方式,希望能夠找到空隙,各處事件發生的當下,其他角落是在安排蟄伏什麼嗎?舞台和後台的分界在哪裡?一個時空一個肉身肖想當全知的上帝終究還是只能以管窺天,看到你所侷限視野所看到的東西,無法參透。

導演劉容君在文宣上提及這次採用的馬丁‧昆普文本,當年遊英的她對英國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從英國當代的文本挪移到台灣時空背景下的轉化這部份也是我所好奇的,最後的「色情電影」記者會算是蠻台灣在地的景觀吧,大眾媒體上所熟悉的搬演。而身處在英國跟台灣的女性,是否會有相同的處境遭遇?

Anny是誰根本不重要,也不會有標準答案。每個觀眾所參與的路線、順序、少看或重複看所決定的版本都不會相同,這十七個片段構成「她」,但也不可能會是完整的「她」。她是被建構出來的,永遠都只會是一部份的「真實」而已。怎麼做掉,全都取決於你。

《做掉她》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劉容君)
時間|2015/05/07 16:30
地點|台北市南海藝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彈性流動的細節不乏出現於此次演出中。導演基本掌握了《做掉她》此文本與觀眾互動的核心,而細節處理亦毫不馬虎。(何應權)
5月
23
2015
滲入式的戲劇敘事中,觀眾開始拼湊被演出的「故事」,一探神秘的主角ANNE。空間就是敘事,觀眾透過行走,選擇所存在的空間,參與了自己的非線性敘事。(馬慧妍)
5月
18
2015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