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身體的美好III ——《心碎蠻荒之旅》
3月
30
2023
心碎蠻荒之旅(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家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6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我們身處於藝術與時尚相互啟發的時代【1】,這一點不難從此次Sharon Eyal所帶來的《心碎蠻荒之旅》(以下簡稱為《心》),以及Dior女裝設計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為其設計的連身緊身衣中嗅見其味道。同時,這也呼應了Marshall McLuhan「服裝是肌膚的延伸」一詞,舞者將身上如靜脈曲張般的運動肌理,與周身吹彈可破的敏感和纖細,搓揉在作品的質地上並且表露無遺。他們在「愛」與借鑑日裔美籍作家柳原漢雅《渺小的一生》的兩個主軸上,輕裹了傷痛、冷顫、詭譎與痊癒等等難以為名的複雜情緒,更讓大量自由且自我的身體表現,於《心》不可視的黑暗之中獨立出來;這種毫不節制的自溺隱約形塑成一種呼喚,不僅喚醒了觀者「從眾效應」般的狂熱與狂喜,更使這趟蠻荒之旅直至肉體精疲力盡卻還沒有迎來最終的平息。

揪心動容的身體美學

在《心》的觀賞裡頭,我們可以看見舞台上如一片氤氳未明的渾沌黑暗,只有搖晃空氣的電子音樂與身形痀僂的舞者蟄伏其中,而他們踮起腳尖,自深淵走向光明之處,其精巧的步伐如崑山玉碎,又如履薄冰般在平凡無奇的黑膠地面上反覆地敲擊,彷彿除了腳踝以上的人體之外,足弓以下還別有天地一般,並形成強韌而獨特的弧線來支撐脆弱無依的軀體。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身體美學?當舞者同時將身體後仰至一道不思議的彎度,並不時用肩膀、胸口及延伸的手臂進行著短促而帶有痛感的呼吸,其中不和諧的振幅裡又穿插了極其優美的芭蕾身影,讓人看見迴旋與抽搐兩種不同質地一起被塞進舞者的身體裡頭,敲打叩問著美與不美的邊緣與界限。

筆者認為,在一系列的評論中,評論人陳盈帆使用了美(Beauty)與醜怪(Grotesque)兩個觀點來切入《心》的身體美學,是相當地有意思的論點。確實,在Sharon的作品裡,不論是持續堆高的動作張力或鬆而不弛的音樂情緒,在隨著時間的推演下,每當筆者快要麻木或作品業已瀕臨臨界點之時,似乎都有一個細小而快速的轉變,將現有的滯留、窘境進行程度上的昇華,在一股不知名的脫胎換骨之中持續將筆者拉近,這似乎不是好不好看的問題,而是揪不揪心、動不動容。

純身體的美好——身體最大程度的熟成與提味 

過去筆者曾針對「純身體」的作品,進行過幾次爬梳與書寫,在現今的台灣舞蹈環境中,我們始終鮮少能看見編舞者僅僅運用身體,就能將作品提升到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一種程度,相反的比較多是舞台佈景、劇場魔術抑或貼合時事的議題,然而在《心》的過程中,Sharon身體大量的加法乘以幾乎為零的黑暗,某個程度上就像清湯掛麵一般,只針對食材(身體)進行最大程度的熟成與提味,考驗了料理人對於素材的熟捻與細心。 

但如果說《心》是一個多麼傑出的作品,可能還言過其實,許多看過「愛的循環三部曲」的人們,似乎也都將更多的讚譽留給了前一次來台的《強迫症之戀》,不過當我們看見《心》之舞者猙獰的嘶吼面容與嘴裡發出的喘息時,卻也難以否認身體或心理都在不自覺中,止不住地於體內深處怦怦亂跳,即使當晚的國家戲劇院未必是最適合的載體,過遠與過大的空間些許削弱了舞者充沛飽滿的能量,但筆者還是能隱約看見觀眾席上部分的人們在躁動著,一如Sharon對Gaga技巧的描述——「在你的身體內在搜索」以及「以最小的方式找到最大的可能」【2】,《心》無畏他人對於作品的期待與眼光,並如深淵一般在凝視著凝視他的人,如同一面鏡子喚醒心中的妖魔鬼怪,令筆者在演出結束過後,忍不住露出一抹淺淺的微笑,幹得真好! 

題外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藝人陳漢典在談話節目「康熙來了」中,模仿過自家豢養的吉娃娃走路,其怪誕的身體表現與此回L-E-V的身體美學,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註解

1、參考自Loewe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於Artnet News的新聞專訪,2019年。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jonathan-anderson-1697154
2、參考自國家兩廳院官網,2023年。 https://npac-ntch.org/articles/6766

《心碎蠻荒之旅》

演出|以色列L-E-V舞團
時間|2023/3/10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邊觀賞此舞作(搭配耳中聽到的多變音樂),可以感受到事物在爆發地破碎後被修復,以及舞台空間背後隱喻的、被傷害撕裂後的療傷過程,這樣的黑暗感性使人在不安之餘奇怪地為之著迷⋯⋯
3月
22
2023
作為L-E-V舞團「Love Cycle」系列的最後一部,《心碎蠻荒之旅》(L-E-V: Chapter 3: The Brutal Journey of the Heart),或許是Sharon Eyal取名journey的理由,這趟旅程節暫告結束。不過,當舞者們越是能故作冷漠地挑戰肌肉極限跳好跳滿五十分鐘,愛的激情就越是疏遠我。我不覺得眼前的他們去了哪裡,他們顯得被困住了。第三章的《心碎蠻荒之旅》雖相當好看,卻不足為奇。
3月
15
2023
若是未曾讀過小說原作的觀眾,或許會有點看不太懂舞蹈內容。但是那又何妨?專注欣賞舞蹈不失為美事一件,誰說改編作一定要為原作服務呢?
12月
06
2023
雞屎藤製作團隊不再高度依賴外部物件,為觀眾呈現一段詳實的紀實敘事,而是專注於舞者的身體詮釋,藉此表達他們對於人民與政權體制互動的思考。
12月
06
2023
然而,本該是烘襯身體表現的媒介技術,卻有種理論大於文本之感,倘若消除停止這些風格鮮明的音像效果,回歸舞蹈本身,究竟會剩下什麼?
12月
06
2023
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11月
23
2023
透過作品,我們可以在有距離的、安全的狀態下感受真實世界裡正在發生的事,藉由想像,讓人類能夠同理遠方的苦難。
11月
22
2023
在《波》的身體動態上,除保有雲門既有的太極導引骨盆啟動、武術內功的下盤穩固,亦加入了popping、機械舞等街舞的元素,整體動作姿態更為快速、流變,線條更加綿長,沒有收束的動作。
11月
13
2023
莊國鑫住民舞蹈劇場《∞-無限循環》的極簡韻律,其底蘊是由阿美族的精神性概念出發
11月
0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