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2/05/2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文 楊純華
李香君血濺扇底、點染桃花,本是孔尚任撰寫《桃花扇》傳奇的一次美學加歷史的雙重思考,正所謂「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舞臺在空間安排上恰到好處地折射出這份雙重內涵:右舞臺巨幅水墨紗窗始終籠絡著以侯方域為主軸的歷史人物所可能「溢出」的各式心理圖景,左舞臺則適時起到了 「收」的功效,迷亂的歷史情緒得以歸入書房——一個內斂的自省空間,家國興亡得以沉澱。觀眾借由視點轉換,便能自然而然追隨侯方域經驗一種個人始終無法自外于歷史的矛盾心境。不妨說,舞臺的極簡風格正好可以視作桃花扇的那層底色,以供故事的「亂紅」基調作第一層點染。
再來是形制上諸多戲曲元素的加盟。把握到了「桃花亂落紅如雨」的基調,是保證崑曲以外二分之一的其他元素不致大亂的前提。「清侯」對話「明侯」,將兩個侯方域二元並置,是穩紮穩打的崑曲與歌仔戲進行「跨劇種」合作的大膽嘗試,彷彿也是在呼應桃花扇的點染美學,觸發的是以崑曲為底色,於舞臺上由其他劇種插花點染的另一重景觀。劇種差異不小,而板式變化體、曲牌體與雜綴體在音樂上的相遇,卻能夠做到不著痕跡,樂師值得一表,亦足見歌仔戲編劇(施如芳)爲了與崑曲融合而在文辭「雅」化方面所下的工夫。
《亂紅》因為歌仔戲的加入打開了「潘朵拉魔盒」。敘事上零散安插一些戲謔「梗」,如將桃花內涵竟自溯源到夸父追日時的杖化桃林、阮大鋮則毫無徵兆變成了侯方域的「背後靈」;表演上,吳雙飾演的優人橫跨生、旦等多行當、「跨劇種」的詮釋,更為此劇「添亂」不少;角色上,更有遊離於故事之外帶有濃重山東口音的說書人穿梭其間,形成滑稽的古今對照……這一切零亂,均始自某種融合的初衷。
融合,換個角度來說,也是雙方各退一步的妥協。崑曲唱詞分量明顯減少,不得不以大量韻白來與歌仔戲小生(李佩穎飾)同台「飆戲」。整場戲下來,可以感覺「崑侯」(楊汗如飾)始終憋著一股氣,不能大段抒情,身段的靜謐優雅亦反成劣勢,輕易便被鑼鼓喧天的板式變化節奏頻頻蓋過;相應的,歌仔戲部份,本身濃烈活潑的民間氣息也面臨著文辭「雅」化後生動性減弱的事實,只是觀眾一時還迷醉在歌仔戲小生漂亮的身段和勾魂攝魄的風度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另一個問題是,爲什麽偏偏是歌仔戲?其中是否暗含了一種有意強調文化本土性、以之「抗衡」某種自外於台灣本土文化脈絡的強勢傳統藝術的意識形態訴求?(這可能又是另一個話題了。)當然,一次偶然的「跨劇種」碰撞似乎也沒必要「上綱上線」到怎樣的程度。崑曲與歌仔戲的合作,於此處不妨看成是一種良性的劇種融合:崑曲在鬧場中的乏力(唱詞明顯減少、韻白較河洛話不夠俚俗生動、身段較京劇不夠粗放),毋寧視為一次大度的「下放」;歌仔戲則以迅速精緻化的努力,發揮了一個年輕的民間劇種所可能蘊含的最大潛能(由歌仔戲小生魅力可見一斑)。二者動靜相宜,以至於中間加入了一段精彩的編腔融合,都不能不算是一次值得書寫的因緣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