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與劇場內外關係的踏查之路《回到里山》
9月
09
2015
回到里山(差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0次瀏覽
林育世(特約評論人)

差事劇團的《回到里山》,是受邀到2015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演出的作品,此番回到台灣後選擇美濃與衛武營作為巡演的場地,即是呼應兩地「里山精神」的生成背景。這裡所謂的「里山」一詞指的並非某特定地名,「里」這個日文漢字訓用的是中文古文中「鄰里」的原意,「里山」就是「鄰山而居」的生活型態;通常指混合有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地形的環境,最適合人類永續發展。而所謂的「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s)」,就是希望保存整理全球各地現存的里山案例,例如日本越後妻有的穴山,台灣的美濃、苑裡等地,在當地提倡里山環境管理的精神。

單就敘事的情節來理解《回到里山》,當然非常簡單;鍾喬引用了來自墨西哥傳說中的「水鄉」仙子的形象,來敘說水、土地與人不可切割的密切關係。「水鄉」誕生於樹下,在人們善待土地與水的年頭,她長長的烏黑的秀髮成了村莊中最主要的一條河流;然而,當興建水庫的計畫有如惡靈壓境時,這美麗的河流將會虛弱死去。居民於是透過鼓花陣的抗爭,拒絕惡靈,重新邁向尋找「里山」的道途。

但《回到里山》當然不是一個敘事的劇場,它的意圖在完成穴山與美濃的巨大空間座標的連結,並透過劇中的儀式,撫慰在土地正義崩壞過程中受傷的民心,並將「里山倡議」引為新的精神信仰。《回到里山》作為一個儀式劇場,既有如上的內在形上需求,也有作為構成一個儀式的所有外在的骨架肌理,如人、靈結構的演示,人、靈間媒介的導入,以及實時儀式的踐履等等。然而詳細審視鍾喬試圖透過《回到里山》所實踐的儀式劇場,實仍有不同面向的問題可加延伸。

若從劇場概念深受鍾喬啟迪的原住民資深劇場作者阿道‧巴辣夫的部落劇場十幾年來的發展軌跡來對照鍾喬的《回到里山》,則阿道與鍾喬恰巧為「儀式劇場」的兩種為用完成了不同面向與需求的例證,也讓儀式劇場的魅惑性得到不同層次的展開。1998年離開原舞者的阿道‧巴辣夫,隨即在同年隨著鍾喬的差事劇團到了菲律賓民答那峨,一起與當地劇團Kaliwat合作了劇碼《土地之歌》。自承在此之前一直受原舞者人類學田野調查式養成訓練的阿道,從原本對劇場的理解是仰賴文本的,在這段經驗之後轉向成為直接印心儀式的。阿道在1999年接受筆者訪談時提到:「我以前創作的泉源是從祭儀歌舞的詞而來,那就好像是我們的詩經跟離騷一樣。」但到了民答那峨的創作與演出經驗,則面臨與當地演出者的語言甚至舞蹈均各自殊異的情況;但少了原本以為不可或缺的文詞表達的脈絡之後,阿道卻也發覺「很妙,可以共同演出」,因為這些都一樣源自儀式。

阿道眾多的部落劇場的作品裡,與鍾喬的《回到里山》一樣,可以找到很多同為儀式劇場的相通特徵,例如人、靈之間的媒介,可能是人,例如祭師/巫師,或者是物,例如阿道劇場裡常出現的陶壺(容器,人靈之間的緩衝空間),鏡子(人靈之間的窺視的可能)、面具,以及《回到里山》中祭師所持的鈴、杖法器,劇中的水鄉布偶與四季稻草人偶等;再者如儀式在劇中佔據真實時間的實踐,如阿道時常援引的真實部落祭儀,以及《回到里山》中吳文翠的祭師施為,劇中演員對土地的踩踏,以及劇末演員發送觀眾米粒且邀觀眾一起牽繫紅繩的過程等。

但仔細觀察,十幾年來阿道的「部落/劇場/儀式」三位一體的部落儀式劇場,是個向移置劇場的原生部落(大部分來自阿道的部落太巴塱,但有時也來自同劇團其他成員的所屬部落,如撒奇萊雅)之真實儀式乞求靈力,並感染、淨化演員與觀眾的過程。但深深啟迪阿道劇場創作生命的鍾喬在《回到里山》中,卻是嫁接了不同國境、不同文化的神靈文本(墨西哥水鄉,台灣祭師,客家伯公)而建構出「新儀式」,試圖「再植」(reimplant)入現有生活脈絡的後設劇場。鍾喬先指認了《回》劇儀式中各部件的來源與生成實貌,再讓演員與觀眾(社區民眾)完成這個儀式。這兩種儀式劇場在乞靈降靈的路徑有可能是反向的,或者我們說阿道在儀式裡找到劇場,而《回到里山》則在劇場裡架構了儀式。

劇場是一面鏡,透過劇場,反射出的鏡像在不同的文化群體有不同的生成。原生式的儀式劇場,與再植式的建構儀式劇場,適足反映對文化內在尋根反思與接戰外來衝擊的兩種內、外向的不同心理需求,鍾喬在2015年的《回到里山》也提醒了我們在台灣當代劇場史中記下這個饒富意義的註腳。

《回到里山》

演出|差事劇團
時間|2015/08/29 17:00
地點|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285號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具有豐沛社會/社區運動能量的美濃,何以在《回到里山》社區劇場的演出過程中,面臨拋出過多環境議題而未顧慮不同脈絡,致使環境議題的政治性意義趨於為了「美學」而存在,劇烈地影響《回到里山》社區劇場作為社會行動的力道上,逐漸地弱化……。(徐國明)
9月
04
2015
流行音樂與劇場不會也不該只是市場、產業的匯聚與結盟,反而能在兩者互文之間,既在此時此刻延展時空,也讓跨越時代的記憶與感受在此交織。
12月
02
2024
不過也因此有個小疑惑,為何作品訪談錄像卻選擇了北投的山峸二手書店作為紀實主角,而非以台南在地的獨立書店進行影像呈現?
12月
02
2024
以重演作為方法,《安蒂岡妮在亞馬遜》不單是一齣希臘悲劇的當代改編,也是一場跨國界的文化行動。
12月
02
2024
這次淼淼製作對於新劇運動的「回訪」,不僅無法僅依賴對既有資料的重新詮釋,還必須想像當時未翻譯完整、未演出的劇本,在內容主旨及呈現形式方面如何與當代對話
12月
02
2024
編導以接近魔幻寫實的手法,模糊了不同的時間軸線,將兩對母女的生命故事穿梭交織,呈現難解的人生課題,讓我們在遺憾中瞥見真正的美好。
11月
29
2024
《沙拉殺人事件》的戲劇動作雖然簡單,卻充滿辯證思考的可能,特別是標題指涉的社會事件,與劇中夫妻女兒的意外死亡,就像那些從收音機裡傳來的新聞報導一樣,既有不可思議的怪異感,卻又有難以駁斥的真實感,不能不讓人重新檢視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和思考習慣,甚至對社會大眾的道德共識,心生疑慮。
11月
28
2024
《衣》對移動/移工/黑工的命題甚至桃園脈絡的改編策略,依然選擇了消極的表現方式——以陌生的澳門女工經驗作為回答,以熟悉的台灣素人演員進行演繹——以此作為《衣》的「台灣新製版本」。然而,跨國脈絡的失聯,使得女工的主體經驗,在兩地敘事的切換之間變得模糊不清,也落入了兩地相互嫁接的窘境。
11月
27
2024
若像本劇的潛台詞那樣認為開放部落、引進「體驗部落」文創商機就有活路,無疑是忽略了地方治理的複雜性,也忽略觀眾對複雜現實的理解力。
11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