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的真實如此浪漫──達康.come 笑現場《三口組》
10月
12
2021
達康.come笑現場 三口組(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53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三口組》的三口意即阿達(陳彥達)、康康(何瑞康),與哈利(曹瑜)三人,將一段漫才、兩齣短劇,與故事說唱,四段短節目串連起一整場的喜劇表演。節目正式開始前,三人在台上閒談的橋段其實是在引導觀眾進入今天觀賞的廊道,一方面收攏觀眾的注意力,一方面點亮空間的氛圍,甚至是提供表演者感受觀眾調性、調整自己當下的狀態。每一個場次觀眾的組成都不一樣,表演者需要透過感受當下觀眾的反應去調整自己表演的力道,力道的拿捏,就像料理食譜中的「適量」,是一種主觀且難以具體言說的判斷。

第一段是關於交通違規取締的漫才,何瑞康化身躲在暗處的警察,欲取締阿達飾演的機車騎士,模擬警察取締違規的可能情況。數次反覆的過程中,重複的主幹上長出不同反應的枝枒,質疑、偏題、諧音、任性,這些操作如預期般在觀眾席裡翻起陣陣笑浪。重複的手法能夠累積情緒的能量,同時也可能令觀眾陷入疲乏,舞蹈裡也很常運用此手法堆疊身體所傳遞的張力。達康二人此處的節奏掌握的非常精準,即使在緊湊的節奏中,也有短短的留白讓觀眾重新加速,以為要再重複一次,在觀眾的預設之中發展出意料之外的回應,推進喜劇表演的節奏感。縝密鋪排的文本,潤飾角色線條,琢磨笑點的時機與力道,看似戲謔自然的背後,也有著嚴謹的結構與表演方法。


達康.come笑現場 三口組(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短劇「營地殺人事件」以喜劇包裝驚悚駭人的靈異事件,曹瑜扮演的角色化身現場觀眾的代言人,搖晃的帳篷就如同觀眾的內心小宇宙正在吶喊:「是。」、「不!可!以!」曹瑜的身體乘載著觀眾的情緒在台上狂奔、穿梭。舞台上,演員何瑞康、陳彥達要假裝看不見曹瑜的角色──鬼魂,曹瑜的角色要努力吸引兩位演員的注意,演員曹瑜也必須在默契極佳的達、康二人之間找到小小的縫隙站住腳吸引觀眾,這讓她在台上的狀態很真實,演員和角色皆是,巧妙暈染幻象與真實之間的曖昧。這份曖昧,大概是觀眾願意再度進入劇場的原因之一,在幻想的世界裡梳理現實,在真實中釋放想像。

演出現場常常會有「意外」,例如本場曹瑜臨時被陳彥達要求即興一個領紅包隊伍之中的角色,以及陳彥達連續吃螺絲吃到自己都想直接下班。這些不在原本設定好的表演裡,非常考驗演員在台上的危機處理,沒有在現場的觀眾,就無法經歷這個從危機到解套的過程,即使之後聽他人轉述、分享,也與親身經歷的感受大不相同,意外成了該場次最珍貴的標記,這也是現場最令人著迷之處。即使將此「意外」加入日後的表演當中,變成設計好的笑點,也不復意外發生的當下所帶來的驚喜。

漫才不僅僅是喜劇表演,將生活景化為藝術一直是達康的強項。逗人發笑的方式有很多種,嘲諷、醜化都只是說話者本身建立在他人痛楚上以獲得短暫優越感的傷害,再以一句:「只是開個玩笑。」試圖掩蓋自己的惡意。如果笑是含有快樂的成分,就不該有傷害的力道,玩笑話不是建立在傷害他人上的理由。達康.come 汲取生活小事作為素材,這些熟悉的日常,讓觀眾「我懂你在說什麼!」,這個「懂」如電流般連接起觀眾與演員之間的頻率,提供了幽默笑看世界的角度,溫柔化解這世界的殘酷悲傷,一場歡聲笑語之後,重新整理情緒,面對生活裡的種種困擾。

經歷了好久一段三級警戒的生活,長時間浸泡在數位中的身體進入劇場,感官在劇場裡重新被喚醒,在虛擬世界中打散成碎片的專注力通通被好好地收回來,身體感知更為鮮明。觀眾不是由0與1組成的數位影像,是物理上的真實存在,空氣藉由肌肉的運動變成笑聲,同時情緒也被表達了出來,回應給台上的表演者,這些真實的感受會累積在身體裡,成為記憶的資料庫,生理上的參與、精神上的共感,在現場,是留在身體裡浪漫的戳章。

《三口組》

演出|笑太夫漫才集團
時間|2021/09/18 19:30
地點|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