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了當代,舞蹈從身體技藝的展現、身體情感的表達、到反應身體與其所處時空之關係,於是當代舞蹈再也不受制於學院派的技術掌握,許多跨領域的藝術家也紛紛投身於舞蹈創作的行列,他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將舞蹈從單純的美學層次,擴展至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但更重要的是當代編舞家所關注的,現代社會之身體所遭遇的問題。
2013 台灣國際藝術節,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兩個作品《形式暫留》&《觸.覺》,才華洋溢地用簡單的形式與冷靜精準的觀點,反應了今日科技與身體之間,愛恨交織的緊張關係;精通電子影像、聲音藝術,非舞蹈科班出身的梅田宏明,再度為我們帶來了一次,令全場觀眾屏氣凝神、毫無冷場,並兼具深度思考的精彩舞作。
上半場的《形式暫留》是兩廳院與新加坡濱海劇院,特別委託創作的世界首演,這個作品也是梅田編舞計畫「SuperKinesis」(超運動)的第四支最終作品,由來自臺灣、印度和柬埔寨的兩女一男舞者擔任演出。舞蹈一貫地在純白地面與背幕展開,剛開始三位舞者依序進場,用很簡單的一段傳統舞蹈動作,來標示三個身體的文化性,柬埔寨男舞者跳了一小段古典面具舞Lakhaon Kaol的猴子角色動作,印度女舞者用手勢及眼神表現印度舞蹈的基本動作,臺灣女舞者則做了一段京劇中的雲手。
然後梅田親自操刀創作的招牌聲響影像,快速介入舞者從傳統動作開始發展的現代舞蹈變奏,影像是以直條紋及條紋中的微小錯位變形。整段處理的是三位跨文化背景的舞者身體,透過電子聲響與影像,動作由差異整合到相同,同時還以突然的停止(聲音影像),讓淹沒於數位汪洋中看似虛擬的身體,重新無聲並靜止地恢復生物性的肉身。這也是梅田最擅長處理的,科技與身體(虛擬與真實)的場面瞬間置換。
在一次突然白光大亮,舞者回到日常性的走動之後,再次展現的是三位舞者的Solo,在前段文化性身體的「異」到「同」之後,開始又從「同」走回「異」,三位舞者以自身的傳統舞蹈身體訓練,展現梅田風格的舞蹈動作(著重在身體關節,電子化般地機械流動),而影像的線條差異也開始變大。當差異逐漸擴大看似要成為支離破碎,在下一段的三人舞中,三個相異文化身體,在電子訊號的籠罩中,卻奇異地又融合在一起,並且在影像線條中,漸漸由2D平面成為3D立體,並創造了更繁複的空間。而突然,白光又大亮,在一片寧靜中,男舞者以猴子動作,將剛剛構築的科技世界,打回人類內在古老的生物性。
梅田所自創的超運動(SuperKinesis)字彙,強調的是動作的複合性,在演出中,舞者的動作、燈光、音響、影像…都成為動作的構成,在《形式暫留》中,他企圖將文化也成為動作的一部份,於是在這個形式之中,科技與身體、科技與傳統文化的思辨,讓他的作品有更廣闊的表現空間;而順便一提,在此脈絡之下來看臺灣女舞者,相較之下傳統性薄弱的身體表現,正也說明了臺灣舞蹈教育中,對於所謂傳統的輕忽。
下半場《觸.覺》是梅田親自演出的舊作,這個作品拿掉了他所擅長的科技影像,用傳統燈具做出大片的色塊,並且將演出地板用顏色燈光框了出來,彷彿將自己置入那科技螢幕的數位世界,看不見臉孔,只是一個會移動的黑色影子(原生物?)。而他那來自街舞背景的身體關節快速移動,更加強了與電子聲響頻率的貼合,恍惚之間、虛實難定,正捕捉到了當代身體被科技淹沒的不確定性。
而能夠激起生物性反應的,是那大片色塊所激發的人類心理反應,藍色的寧靜、紅色的不安、綠色的焦躁,或者那強烈快速的白光閃射,像壞掉的電子屏幕,也像是死亡的威脅。梅田的身體結合心理反應舞動,到最後不知誰是主體或客體?到底是人控制科技,還是科技控制人?最後編舞者的結論是悲觀的,舞者被越縮越小到一條窄長的紅色空間動彈不得即將消失,而舞作也在此嘎然而止
梅田宏明以觀念性處理舞蹈,於是舞蹈的動作本身,只是整體作品的部份而已,並且在內容上直接反應了當代科技世界的身體(包括跨文化)處境,如此定義的當代舞蹈,也難怪年紀尚輕的他,已經受到世界舞壇的高度矚目。
《形式暫留&觸‧覺》
演出|梅田宏明
時間|2013/03/15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