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與路徑:蔡慧貞回家之路《門 The door》
10月
25
2012
門The door(匯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5次瀏覽
李時雍

「我的根在那裡,所以我必須回去。」這是蔡慧貞決定回到故鄉台灣台南創辦HuiDance匯舞集之後,每每接受訪問時所提及的話。從台北到巴黎,再到瑞士伯恩芭蕾舞團;從雲門身體到《Cindy》的歌舞劇風格,《Momo》的芭蕾舞劇,蔡慧貞終於今年6月伯恩告別演出之後,與特約編舞家Francesco D’Astici(Coco)「回家」,投入匯舞集創團創作。

而對於根(root)的情感動機,遂成為蔡慧貞這次編創主題的路徑(route)。早在伯恩階段的多支舞作中亦已潛藏:《Into Dust》背幕上枝身不斷歧岔生長,而群舞者彷若從土泥裡冒出,與風擺盪,如葉飄落;《Roots》裡在心臟搏動的音響裡,獨舞者植根於原地震顫般的呼吸和延展;尤其另一段舞者在鏡門前無可阻擋地被拉往門後的畫面,更成為《門》接續展開的主體意象。

從根與路,路到《門》,視覺上舞台以簡約的一道簾幕作為台前後的區隔,並以影像和光畫出不同的空間象徵範圍,簾上的門啟開,三個飾「靈」的舞者以曲扭詭祕的姿態穿過門外,並在段落中扮演凝視的角色或構成敘事的框架 。而慧貞等三個主要角色像被棄擲至門外在路上,幾個段落「當黎明中甦醒」、「單行的猶疑」、「等待」、「生命風景」中若即若離,互有關係卻更多時候依然是各自在空間中惶惑找尋的單行者,腳步測探異境般空間,以手為圈隻眼窺探門外。

在九月底曾與蔡慧貞和Coco,及他們的好友,作家尉任之、影像設計張博智在紫藤廬進行一場與談。當時《門》在台南首演過後,台北演前,我則從概念影片中先見到此齣舞作的視覺形象。在東方式主題音樂的鼓點和弦樂的曲式中,飾「靈」的舞者和三個主角在落滿枯葉,兩排木造矮房的狹仄廊道上穿行。記得那時我注意到更多是門與路的關係。

而在台北場後,令我感到有意思的卻是此作中對舞蹈身體和關係形式的關注,充滿對根與路徑的想望和回歸。然而也正是對於主題的根植,使作品本身編排上極為嚴謹精確但少了一點得以「猶疑」的空間;前後台以簾幕的區劃限定了動線,角色設定使得舞者之間的關係若有受限,也因其主旨設計,使得動作發展上限於舞台上的找尋和徘徊情緒。另一方面,卻也正是在此執意猶疑之處,得以感受到蔡慧貞在《門》作中欲貫注的想望和情感,因此它不是例如她的《Lost in the motions》 或《Been Monitored》那樣的融匯了當代城市感受與身體經驗之作,而成為一次純粹為「回家」之作、之路。

啟開門,蔡慧貞走了好長的路回到這裡,根的這裡,帶著身上各種銘記的路徑。她在創團匯舞集時如此說明:「『匯』代表聚集。」從家的歸返再出發,在《門》之後,期待她們接下展開如枝身愈加歧岔多樣的風景

《門 The door》

演出|HuiDance匯舞集
時間|2012/10/21 14: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 舞蹈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