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Taiwan or Switzerland?—— 談《這不是個大使館》
4月
30
2024
這不是個大使館(國家兩廳院提供 / 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5次瀏覽

文 黃鼎云(專案評論人)

近年常受邀台灣展演的里米尼紀錄劇團早已是台灣現當代劇場愛好者不陌生的名字。有別於過往在地化重製,如:《高雄百分百》、《遙感城市》。《這不是個大使館》(以下稱《大使館》)是首次由國家兩廳院、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共同製作的原創作品。作品自標題起便直指「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福爾摩沙/中華台北」複數指稱在國際政治處境與政治實體/國家/國族主體的問題,開演後能引起相當程度的討論並不意外。

《大使館》除了有常見里米尼以「日常專家」(創作主題相關之專業者、經驗者)作為表演者的創作方法外,也延續如先前作品Davos State of the World (State 4)觀眾為世界經濟領袖於達沃斯召開經濟論壇、Conference of the Absent疫情下缺席的講者由觀眾「代言」演講、World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觀眾是氣候變遷會議中的各國代表等等,將劇場空間轉化為一臨時性政治場域進行操演。上述作品偏好直接對演出空間所處的政經環境、文化脈絡量身定做,進而重構議事規則、體驗形式與進行流程使觀眾相當程度地互動並參與,交互建構出劇場空間作為一臨時且鮮活的政治空間的意圖與特色。

《大使館》雖然基調採取講述性展演(lecture performance),相比之下並非以互動形式與議事規則再形塑而成的臨時政治空間,其演出核心行動目標是為了在演出空間成立一臨時「中華民國(台灣)大使館」【1】。劇場同時是現實社會的鏡像、也因臨時的情境下使真實化(或至少是可能提案)以演出時實地劇場空間為基礎,帶領觀眾將見證為何、如何成立「中華民國(台灣)大使館」的歷程。


這不是個大使館(國家兩廳院提供 / 攝影張震洲)

雖方法上並未採用透過參與與議事規則的重塑,但若將共製基礎加上可預期的巡演情境,【2】這遍地開花的臨時大使館(劇場)是可預見的。這層交互對話的機制也順勢從劇場內的觀眾擴延到各城市(國家)的對話機制上,彷彿恰恰呼應著「大使館」所承擔的政治功能,遂成一另類的外交/文化外交手段。核心創作結構推演若如上述,在國家兩廳院演出的版本反而出現了耐人尋味的內在矛盾。談論中華民國台灣政治實體/國家的主題,卻不見得適合在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內的劇場演出,或説它需要相當的轉化、轉譯,因為一國家在其領土範圍不會有自己的大使館。此外,即使這另類文化外交的創作取徑成立,作品內容呈現出中華民國台灣國族主體的詮釋分歧與對未來共同體的呼籲形式,在非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內演出時不免有種進入特定且單一的政治宣傳的疑義中。這雙層的矛盾或許可以預期作品在任何城市、劇院演出時都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不舒適、不確定感,特別關於詮釋權利、特定政治宣傳的辯證之中。倘若我們拉回台—瑞共製基礎上,試著定位該作品就是一位瑞士創作者在共製框架下被邀請對「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福爾摩沙/中華台北」提出觀點(或主動提出的創作志趣),其創作方法亦清楚地座落外交(活動)、大使館(空間)的象徵與運作上,反而能看到這創作路徑中獨一無二的色彩。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在此想提出「中立國」的角度或許更貼近創作者提問出發點,這樣的論點在台灣並非缺乏,只是被忽略、成為較少在檯面上討論的選項。前副總統呂秀蓮無論在任內外都持續提出「台灣作為亞洲的瑞士」觀點。這裡的「瑞士」當然並不單指瑞士這個國家,更多是指國際政治上的「中立國」:不從事軍事合作、不進行(介入)對外戰爭。創作者雖然沒有直接援引島上一部分人的立場。其觀點在後半段演出中相對明顯,行動模擬台灣駐瑞士於洛桑的大使館開幕,話語間勾勒許多對照批判。作為一個中立國家(瑞士)為什麼無法面對台灣爭議、又為何無法與台灣建交等等諷刺。而台下觀眾臨時扮演(沒有一句台詞)的政商名流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處境?同時又以「國」=「口」+「或」的漢字造字方式提出最終的問題:一個「國」可以是一張口、一塊領地(範圍),或者……它還有更多可能?


這不是個大使館(國家兩廳院提供 / 攝影張震洲)

值得順帶一提的是,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里米尼的官方網站上,將本作品的英文正式名稱命為“This Is Not an Embassy (Made in Taiwan)”,雖然註明了「產地」但也不能否認在國際情境下本島作為全球代工、中間製造商的隱喻,改了標籤、加了產地不見得能辦法改變全球現有的生產結構。另有有趣的對照,在Opentix售票系統與兩廳院官方網站上,都未將“(Made in Taiwan)”放入,無法肯定其考量為何,至少我們可以確認“Made in Taiwan”似乎在台灣表演藝術市場中,稱不上是值得被強化的特色,因為它往往是一種對外外交的宣傳方式,不適合在島上使用。“Made in Taiwan”卻又常見公部門文化政策與海外交流專案所推出的演出中,常以“Taiwan Season”、“Taiwan Week”、“Taiwan Pavilion”作為主題,我們批評之時又有多少時間自我坐實了在國際現實中必須不斷改標、洗標、貼標的方式來彰顯其文化主體?不輕易地忽略歐洲(特別是西歐)在現代之後於藝術文化上積累,這優勢於今日更多傾向在資源的整合與連動、連貫地理的巡演基礎、文化基礎建設等等。於此同時也不能輕忽在邁向解殖的歷史情境下面對「西方」容易產生扁平的敵意與輕易二元化的批判機制。你手上拿的iPhone究竟是Made in China, Taiwan or America,似乎就決定你看待全球資本與生產的角度,那面對仍是趨勢的表演國際共製我們是否也能提出多邊的批判框架?

最後,作為一個多數實踐是創作者的我,觀賞作品時難以避免還是會出現意識形態警察反覆針對其國族與共同體論述的完整與缺失進行糾錯,或對於難以消解與翻轉的創作與共製關係展開粗糙的抱怨。但同時另一個聲音也進到我腦中:「是否有勇氣、能力去談論他者/他方的處境?」、「如果有機會談論,我能/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姿態?」、「是否早已經習慣在談論全球性議題時,無意識地化約了特定西方的觀點作為正確的衡量基準?」這些問題現階段沒有答案,可能正因為我們仍舊懷抱著一種出國比賽式的文化代表責任,更無奈的說那極可能內化成一種生存之道。文末,恭喜也同時感謝變裝表演者妮妃雅在美國Rupaul's Drag Race第十六季中奪冠,同時也是第一位台灣人獲得此殊榮的新聞在本文書寫時所帶來的啟發。


注解

1、本演出中其中一行動為模擬大使館揭牌儀式,門牌上抬頭為「中華民國(台灣)大使館」,故稱之。

2、台北場演出中明確提及即將在首爾與鹿特丹等等城市演出(成立大使館)。

《這不是個大使館》

演出|里米尼紀錄劇團
時間|2024/04/1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