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口、演、樂的布袋戲分工模式《黑皮娘娘武聖爺》
11月
25
2024
黑皮娘娘武聖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繆宇華)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2次瀏覽

文 邱一峰(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連續三年打造「諸羅傳奇」系列作品,繼《虎爺插金花》(2022)、《不存在的王爺囝》(2023)之後,今年(2024)則發表了第三部作品《黑皮娘娘武聖爺》,持續深化嘉義在地的故事挖掘,也逐漸樹立劇團的標竿特色。團長曾嘉民身兼當家主演,擅長口白表現,在過往多次合作支援友團的搭配下,不斷吸收、汲取創新的演出經驗,並內化為自身的表演創作系統,讓五洲勝義閣在這幾年明顯大幅成長,也獲得同行之間多方的關注。

過往的布袋戲長久以來多以主演為中心地位,不僅身兼編劇、導演、場控(指揮調度演出分配),還需要負責口白、操偶,除了音樂交給專人(演奏或播放)以外,幾乎主宰了整個表演團隊的所有事務,也成為傳統偶戲的一種特色模式。然而,隨著布袋戲走入劇場化的型態,表演模式也逐漸走上了分工方向,五洲勝義閣今年的作品,允為當前成熟的代表案例。

布袋戲劇團核心地位的轉移

曾經主宰布袋戲劇團核心地位的主演(通常也是團長本人),一般也帶有某種強勢的領導地位。直到內臺戲及電視布袋戲時期,因應連續劇般劇情延續的大量需求,主演兼團長的負擔日漸加重,口白及操偶的基本表現必不可免,則開始找尋專業編劇加入陣容,因為劇情要能夠吸引觀眾,增加持續看戲的黏著度,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編劇的地位日益凸顯【1】,也讓主演可以專心於表演的投入。


黑皮娘娘武聖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繆宇華)

進入劇場之後,整個舞台配搭的調度或整合益形重要,需要考量劇場環境的整體思維也更加注重。布袋戲開始有導演的觀念加入,從以主演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分離出來,也能從更客觀的角度觀察和思考演出畫面及舞台效果的呈現方式,從表演者(台上)過渡到觀眾視角(台下)的直觀感受,也更能貼近觀賞的真正情境。

編劇及導演的工作交給專業處理,主演則做好戲齣表演的關鍵工作,更是份內的專長:口白、操偶、幕後助演調度,不過通常身兼團長者也更像是製作人的身分,還必須統整所有資源的籌措與分配,其實整部作品從構想到執行,壓力還是很大的。這中間該有怎樣的定位及取捨,往往也考驗領導者的智慧,甚至為人處世的個性。

編導演分工與合作模式

本團近幾年轉向挖掘嘉義在地故事,以布袋戲展演地方傳奇,朝親子劇方向設定內容,獲得很好的成效,也建立了劇團的表演特色。


黑皮娘娘武聖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繆宇華)

既是新創,又要挖掘在地故事,今年繼續邀請合作諸羅系列的編劇家洪瓊芳協助,這次牽涉到鄉野傳奇的流傳,《黑皮娘娘》有其大致的輪廓版本,不僅需要顧慮在地鄉親的感受,也不能為了杜撰情節大量魔改內容,此外,旁邊另一個背景不詳的武聖爺廟,比肩並立,則是延伸擴大故事架構的新篇章。如何將兩者合理化連結帶入重新詮釋的情節,並透過故事傳達寬容的教化內涵,也符合展現傳統民間人情純厚互助和諧的社會價值觀。

諸羅三部曲除了第一年的《虎爺插金花》邀請李京曄擔任導演外,第二部與第三部都是延請宋厚寬執導。不過包括先前另一部《絕色女妖》在內,這是五洲勝義閣與宋導演合作的第三部作品。宋厚寬執導布袋戲的作品向來追求節奏明快,這也塑造出演出畫面呈現出一種動畫風格,像是一幕幕立體的動態卡通,搭配色彩鮮明的佈景、道具,閃爍的燈光變化,現代Q版人物造型,加上輕快的音樂旋律,往往帶給觀眾目不暇給的豐富內容。

另外,這次作品的音樂設計頗能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編創能力。陳文龍帶領陳家班組成後場樂手,因應劇情變化的需求,多方擷取不同的樂風冶於一爐,既有熟悉的北管樂曲,也有臺灣民間常聽的童謠或演歌旋律,以及配合情節所需的師公調,甚至運用傳統樂器演奏出好萊塢電影片頭配樂,在音樂製造氛圍上,為演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效果!難能可貴的是,這齣戲主演也是豁出去似的演唱多首歌曲,其渾厚嗓音對本劇帶來獨特的聲調韻律。

在細膩編劇與強勢導演的夾縫之間,主演要能撐起這場演出的水準要求勢必面臨高度挑戰,不僅劇情要熟稔、對白要流暢,還要能變化角色聲音連說帶唱,如果沒有一定的默契跟實力,恐怕很容易被編導吐槽、被觀眾看破手腳!所幸團長過往多次支援義興閣時早已摸清楚宋導演吹毛求疵的個性,與編劇洪瓊芳的幾齣戲合作也互動愉快,再加上自身對表演細節認真投入的學習態度,可視為三足鼎立的鐵三角陣容。當然,幾位操偶師的全力配合,操偶動作、轉場速度、換景效率都要跟得上劇情敘事的順暢度,還必須符合樂團音樂旋律和敲擊的節奏感,技巧與手腳幾乎是功夫盡展,場面的活潑和豐富性令觀眾驚嘆連連!

鄉野傳奇結合魔幻元素的表現手法

黑皮娘娘的故事在嘉義東石流傳已久,另又稱為黑皮夫人,在「民俗亂彈」網站中被列為嘉義神怪奇案【2】,其一屍十三命的遭遇與得黑令旗復仇作祟、及引發番薯園與養豬戶兩家紛爭的鄉野奇談,曾被陸續改編成相關題材作品,包括電視劇《戲說台灣》的單元劇《黑皮夫人》、嘉義正明龍歌劇團的歌仔戲作品《黑皮夫人》,甚至同根生樂團的客家歌曲《黑皮夫人》,都以豬娘娘廟的母豬故事情節為主軸,地方上可說是家喻戶曉,卻極少提及旁邊的另一座武聖爺廟的關聯性,而這也是本劇有別於其他相類作品展現不同內涵之處。


黑皮娘娘武聖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繆宇華)

團長與編劇洪瓊芳除了延續黑皮夫人的既有故事路線之外,對於武聖爺的來由也不免產生好奇。在田調過程中,訪談當地居民與耆老竟無所獲,乃決定用擲筊的方式詢問,慢慢拼湊出整個故事的脈絡。番薯園與養豬戶間「謝、黃兩家」的過節,加上母豬復仇作祟的影響,也給了創造武聖爺合理化情節的發揮空間。基本上,本劇前五場是原來主線情節的敷演,第六場的〈謝無名〉登場,則是故事轉折的關鍵所在。從謝家無名先祖所產生的家族誤解,到無意間解開心結、化解仇怨的起死回生,也讓黃、謝兩家的劇烈衝突得到緩和,最後化敵為友,轉化為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也讓本劇藉故事流露出教化意義,傳達「寬容」的內涵,兼顧親子娛樂與教育之雙向功能,令觀眾看後產生深刻的內在迴響。

有趣的是,因應本劇以親子觀眾為對象,除了戲偶配合時代背景呈近代風格,尤其母豬和小豬布偶則更大膽採用Q版造型,形象活潑可愛討喜,對孩子頗有吸引力。另外,立體化的道具場景增加了舞台美術的畫面感,戲台分合的轉化中又帶入人偶共演的場面,以戲中戲交代武聖爺的前因後果,突破框架增添岸邊戲水、海中游泳的生動性,更讓偶師發揮除了操偶之外的舞蹈肢體專長,由於劇情緊湊快進,整場戲活脫像是動態卡通的視覺感,尤其特別的是,演出字幕播放還採用「華、台」雙語呈現,結合劇中大量的俗諺,能增加語言的對應性及生活化詞彙,也達到另一種語言教育的成效。 

布袋戲劇場化的多元色彩

過往觀眾對布袋戲的印象,似乎脫離不了武林爭霸、快意恩仇的情節,所謂「先覺拚先覺」,奇功鬥魔法,場面光怪陸離,人物千變萬化,形成了一個時代鮮明的表演特色,也塑造了臺灣三代人的成長記憶!這種以內台金光戲為基底的演出形式至今仍然延續,也是多數劇團賴以維生與傳承流派的重要憑藉。

近幾年的布袋戲題材逐漸朝向多元化發展,除了保有上述的傳承脈絡者外,有的探討歷史事件,有的關注社會議題,有的挖掘地方故事,有的嘲諷人生百態,加上藝術跨界合作交流相互汲取的時代趨勢,促使布袋戲朝更多元化的面向發展,不再侷限於過往的刻板印象。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不過,文末筆者仍有幾點建議及提醒,首先,主演口白表現雖出色,然部份文字語音在咬字發音上有失誤,可再修正調整;而大量唱曲雖宏亮高亢,惟音準仍稍有落差,或須再加強歌唱訓練。其次,戲偶動作迅捷儘管符合快速轉換之情節,然操偶稍顯輕浮草率,建議仍應留意動作細節,尤其需做出戲偶的身段特色,以維持布袋戲演出的動作美學。最後,尤其令人關注的,本次特別安排下一代三個小孩加入演出陣容,傳承用心值得肯定,亦建議可適度強化學習內容、設計課程,按部就班以提升孩子的演出技巧,期許日後得以發揮更好的成效。

 

注解

1、早期內台布袋戲時期的著名編劇有吳天來、陳明華,電視布袋戲時期較熟知的則為黃強華、三弦等,皆可顯見主演與編劇分工後帶來的著名作品。

2、見「民俗亂彈」網站所載:〈嘉義神怪奇案:豬娘娘廟的黑皮夫人〉

《黑皮娘娘武聖爺》

演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4/11/03 14: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
欲問劇種前程,困頓卡關何嘗不是重究習藝初心的良機;實驗發想多方尋求當代新出路,卻也可能自蹈窠臼,反遭溺陷。莫急莫慌,務本抑末,不忘本也不只吃老本。
12月
18
2024
還是必須回應江之翠劇場難分難捨的根本?——若從現代劇場運用傳統戲曲的角度來看,江之翠劇場值得肯定;但若是純粹討論傳統技藝,則略帶無奈。
12月
16
2024
當《森林七矮人》持續作為兒童教育的表演劇目,則須回過頭來檢視,脫胎自經典的、傳統的價值觀,要如何調整與呈現,才能與時俱進?
12月
16
2024
對我來講,作品其中一ê重要ê價值是來phah破「唐人共同體」ê單一想像,挑戰文化kap血緣共同體所謂ê穩固假設,koh再ùi周茂生「釘根他鄉變故鄉」ê過程,kā「唐山/番平」、「Lán人/番」、「in(他族)/gún(我族)」ê界線phah破。
12月
16
2024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
而當歌仔戲走入新世紀,腹內戲傳承不易,新一代演員也多依靠劇本演出,但外台戲仍是歌仔戲源源不絕的原動力。本次演出可見星二代早已不僅只是以製作「大型外台戲」的模式,而是想運用一些劇場元素進入外台場域。
12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