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交融的《TRANS 恍惚》
12月
08
2017
TRANS 恍惚(亞戲亞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62次瀏覽
楊欣芳(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博士)

「我愛的人不太正常,所以我現在很幸福」

《恍惚》節目單援引了原著劇本最後的短詩,也加了「慶幸生在這『狂世代』,我顯得很正常」的文案。此劇以三個高中同學畢業後精神分裂的症狀來推進,由於「狂」(與日常)與「幸福」(與不幸)來展現演出的諸多可能。

此劇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狂與不狂兩種表演的轉換。接受過流山兒祥排練的兩位男演員(飾演三三與阿仁),自然地使用流山兒劇中高力道、表現性強的表演形式。尤其劇中角色三三是,一些台詞反應上運用日本漫畫式放大情緒,這種定格畫面的節奏處理,很輕巧地熔接日本風味的節奏感,而這種表演方式也已經融入台灣綜藝節目,並不突兀。此外,女演員(飾演小紅)因為肢體上接受過賈克樂寇及義大利即興喜劇的訓練,同樣能表現強度高和豐沛張力的身體,所以三人的舞蹈場或非對白場景的肢體流動都能表現出從容、流暢的氛圍。狂放的能量可以顯出三人關係的張力和劇情的推進。

同時,表演日常的細膩也可從三名演員深厚的寫實訓練中看出。把台詞講得如實如是,首先考驗翻譯及改編者轉換日文成台灣語法的能力,再來考驗演員詮釋台詞:傳情達意且身歷其境。翻譯文本的語音表現常是台灣舞台劇粗略之處,而此劇的語言與演員均能在對話當下的空間脈絡,仍保有記述回憶時的畫面感,可顯示兩者功力。可喜的是《恍惚》的對話演來沒有扞格與生澀之處。

「幸福」以愛和回憶映射劇中角色狀況。愛或被愛,或者擁有這樣的能力或感覺,成為畢業後三人對於自身狀態的表述。第一層的故事裡,分裂成國父的阿仁不懂的怎麼去愛,卻以救人之名想娶精神科醫生,因現實中阿仁想跟小紅在一起,而不管是分裂時期扮演太監或真實的三三對阿仁的付出都不被接受。但是三三能去愛不正常的阿仁,在劇作家的筆中竟是唯一感到幸福之人,對應未婚懷孕的小紅,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阿仁,具有愛人能力是一種幸福。同樣的,回憶中勇敢對抗學校的三人,立誓去海邊、有人跳樓就趕去救他,甚至立下未來志願,都比現實中的中年三人來得有行動力。本劇拉出社會現實中無力、無愛的不幸,不論在日本原著或台灣社會都能產生呼應效果。

本劇在行銷上標示的「物件劇場」也打開設計的可能。不用物件擬人或擬聲等效果,大量的白色衣服用於扮演,也是景觀。除了「白」連結精神病院或蒼白的視覺印象,成堆的衣服也造成動作的困難,演員動輒踩到就可能滑倒。這種在表演上創造「不安全」的空間多在舞蹈呈現中看到,而戲劇較少。這樣大膽的嘗試要演員隨時保持警覺,在身體上尋求表演與當下的平衡。此外,燈光與牆的投影,也使得這兩個「物件」化為重要的演員,場上人物是一齣戲,而剪影又形成另一種。

最後我想提出的是,異國改編的難題的不只是劇場選擇,也是文化選擇。台灣版本將精神分裂為國父取代天皇,國父與太監的關係,就不同於日本天皇與中國太監的有趣映照。另外,原劇主旨的「我即他人」也比「我,不是我」更可看出劇作家對於日本戰後不幸大眾的關懷。但是,此劇精要地抓住原劇所揭示的狂與幸福兩大脈絡,觀眾可以進入劇情而且驚艷於台日融合的表演呈現,不失為近期結合異國文本的精彩演出。

《TRANS 恍惚》

演出|亞戲亞
時間|201/11/23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恍惚》的文化翻譯試圖處理原劇本想建立的主體形構的混亂與日本人天皇認同衰退間的關連,但是以國父入戲,召喚的反而是去歷史性的國族尷尬。(王威智)
11月
30
2017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