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兒童喜劇《Bad Eggs 壞蛋》
1月
13
2015
壞蛋(玉米雞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1次瀏覽
陳似鳳(美國新罕布夏州立大學戲劇及舞蹈學系助理教授暨專任舞台及服裝設計)

玉米雞劇團《Bad Eggs壞蛋》改編自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The Twits》,有別於一般童書的開朗風格,達爾的作品以黑色詼諧取勝,不吝於描寫人性的負面特質。面對以唱跳教學為主流的台灣兒童劇場,編導涂也斐創新改編的《Bad Eggs壞蛋》以默劇詮釋黑色喜劇,可謂挑戰台灣觀眾對另類風格兒童劇的接受度。

原著的主角是一對心腸惡毒並彼此憎恨的夫妻,達爾生動描寫兩人互相陷害的把戲。他們圈養從馬戲團偷出的猴子,虐待逼迫牠們表演獲利,最後兩人惡有惡報化為一潭水作結。《Bad Eggs壞蛋》將主角改為兩位蛋中蹦出的兄弟,個性乖戾並以取笑彼此為樂。編導將原作惡作劇的橋段僅以肢體動作呈現,結局則改為兩人變回蛋的原貌。此設定帶入東方輪迴重生的哲學,強調成為好蛋(人)或壞蛋(人)的關鍵掌握在自己手中,並留下寓意深遠的討論空間供父母和孩子繼續發揮想像力。

開場兩段由英國演員艾登.拉菲爾與台灣演員王崇智詮釋的壞蛋兄弟互動,導演意圖以純粹肢體動作來說故事的企圖心顯而易見。可惜的是兩位演員表演經驗落差明顯,默契仍待磨合,使演出節奏不夠明快、略感冗長;直至以艾登主導的攬鏡對照段落,兩者間的互動能量才被激發。下半場動物演員發揮排練成果,以流暢的節奏帶入喜劇動作,與台下的即興互動亦取悅各年齡層的觀眾群。不同於一般藉由風格化童音展現擬人角色的兒童劇表演方式,飾演猴子的三名演員自始至終身段維持動物體態。劇中雙猴奪車的片段成功將京劇《三岔口》的東方默劇演譯巧妙融入動物行為表現,不僅生動描繪猴子們的個性,也增添不少故事趣味。

本劇在視覺方面以服裝設計最為突出,大膽纖細的風格輔助故事呈現功不可沒。不論是高蹺鞋及直紋喇叭褲強調高瘦錯覺、或以胖襖格紋雕塑矮胖大肚,服裝造型將主角兄弟身形的對比誇張化,成功增幅兩人互動之趣味性。而在動物角色中,卡通化紅屁股的設計,讓猴子演員的動作更具喜感;雪紡綢小禮服加上精緻誇大的妝髮,與劇中最美麗的漂漂鳥演出相得益彰。服裝設計賦予觀眾視覺驚艷,無形中也維持小觀眾們對故事的專注力。相較之下舞台及燈光設計則略顯失色。舞台以皮紙材質建構壞蛋的洞穴居所,創意十足卻未能將材質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實為可惜。紙質多變可塑性高,若擇一特質加強發揮,相信視覺上會有更豐富的表現。以活動衣架車製作門、鏡與柵欄,同樣創意佳但表現不足。道具設計若能投入更多心思修飾細節,貫徹設計風格,有效運用錯覺效果,可更加成功塑造視覺整體感,使其巧思達到表現故事的主要目標。

《Bad Eggs壞蛋》的企圖心值得讚許,導演對喜劇呈現的拿捏已具有商演水準,但該劇部分表演及技術表現未能與其並駕齊驅,以致無法完全發揮劇本本身的潛力。玉米雞劇團的成員有如小型聯合國,每齣演出製作都帶有實驗的精神及豐富的熱情,並持續不懈傳達將藝術的種子植入觀眾心中的理念。創作者不應為預算所縛畫地自限,希望未來能見到玉米雞繼續實踐劇團精神,激發更多表演及設計創意,製作更加成熟的演出。

《Bad Eggs 壞蛋》

演出|玉米雞劇團
時間|2014/12/21 14:30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