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兒童喜劇《Bad Eggs 壞蛋》
1月
13
2015
壞蛋(玉米雞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0次瀏覽
陳似鳳(美國新罕布夏州立大學戲劇及舞蹈學系助理教授暨專任舞台及服裝設計)

玉米雞劇團《Bad Eggs壞蛋》改編自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The Twits》,有別於一般童書的開朗風格,達爾的作品以黑色詼諧取勝,不吝於描寫人性的負面特質。面對以唱跳教學為主流的台灣兒童劇場,編導涂也斐創新改編的《Bad Eggs壞蛋》以默劇詮釋黑色喜劇,可謂挑戰台灣觀眾對另類風格兒童劇的接受度。

原著的主角是一對心腸惡毒並彼此憎恨的夫妻,達爾生動描寫兩人互相陷害的把戲。他們圈養從馬戲團偷出的猴子,虐待逼迫牠們表演獲利,最後兩人惡有惡報化為一潭水作結。《Bad Eggs壞蛋》將主角改為兩位蛋中蹦出的兄弟,個性乖戾並以取笑彼此為樂。編導將原作惡作劇的橋段僅以肢體動作呈現,結局則改為兩人變回蛋的原貌。此設定帶入東方輪迴重生的哲學,強調成為好蛋(人)或壞蛋(人)的關鍵掌握在自己手中,並留下寓意深遠的討論空間供父母和孩子繼續發揮想像力。

開場兩段由英國演員艾登.拉菲爾與台灣演員王崇智詮釋的壞蛋兄弟互動,導演意圖以純粹肢體動作來說故事的企圖心顯而易見。可惜的是兩位演員表演經驗落差明顯,默契仍待磨合,使演出節奏不夠明快、略感冗長;直至以艾登主導的攬鏡對照段落,兩者間的互動能量才被激發。下半場動物演員發揮排練成果,以流暢的節奏帶入喜劇動作,與台下的即興互動亦取悅各年齡層的觀眾群。不同於一般藉由風格化童音展現擬人角色的兒童劇表演方式,飾演猴子的三名演員自始至終身段維持動物體態。劇中雙猴奪車的片段成功將京劇《三岔口》的東方默劇演譯巧妙融入動物行為表現,不僅生動描繪猴子們的個性,也增添不少故事趣味。

本劇在視覺方面以服裝設計最為突出,大膽纖細的風格輔助故事呈現功不可沒。不論是高蹺鞋及直紋喇叭褲強調高瘦錯覺、或以胖襖格紋雕塑矮胖大肚,服裝造型將主角兄弟身形的對比誇張化,成功增幅兩人互動之趣味性。而在動物角色中,卡通化紅屁股的設計,讓猴子演員的動作更具喜感;雪紡綢小禮服加上精緻誇大的妝髮,與劇中最美麗的漂漂鳥演出相得益彰。服裝設計賦予觀眾視覺驚艷,無形中也維持小觀眾們對故事的專注力。相較之下舞台及燈光設計則略顯失色。舞台以皮紙材質建構壞蛋的洞穴居所,創意十足卻未能將材質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實為可惜。紙質多變可塑性高,若擇一特質加強發揮,相信視覺上會有更豐富的表現。以活動衣架車製作門、鏡與柵欄,同樣創意佳但表現不足。道具設計若能投入更多心思修飾細節,貫徹設計風格,有效運用錯覺效果,可更加成功塑造視覺整體感,使其巧思達到表現故事的主要目標。

《Bad Eggs壞蛋》的企圖心值得讚許,導演對喜劇呈現的拿捏已具有商演水準,但該劇部分表演及技術表現未能與其並駕齊驅,以致無法完全發揮劇本本身的潛力。玉米雞劇團的成員有如小型聯合國,每齣演出製作都帶有實驗的精神及豐富的熱情,並持續不懈傳達將藝術的種子植入觀眾心中的理念。創作者不應為預算所縛畫地自限,希望未來能見到玉米雞繼續實踐劇團精神,激發更多表演及設計創意,製作更加成熟的演出。

《Bad Eggs 壞蛋》

演出|玉米雞劇團
時間|2014/12/21 14:30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