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女旦:從京劇《紅娘》到新版《西廂記》的「合」而不同
12月
2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15次瀏覽

文/王秋今(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國光劇團演出的新版《西廂記》,由王安祈劇本修編,揉合張派《西廂記》和荀派《紅娘》。劉海苑飾演大家閨秀崔鶯鶯,以最美的姿態榮退告別觀眾;黃宇琳飾演俏皮可愛的紅娘,展現婉轉有致的身段。一開場,由丑角琴童(陳元鴻飾)與和尚法聰(謝冠生飾)的逗趣對話,笑稱看見紅娘如天仙下凡,「都不想當和尚了」,讓現場氣氛熱絡。隨即穿著綠衣的紅娘帶出鵝黃衣衫的崔鶯鶯,在花園撲蝶亮麗登場,而張珙(張家麟飾)瀟灑走出並自報家門,盡現書生的風流倜儻。崔鶯鶯與張生的巧遇,自此展開了《西廂記》的古典愛情攻防戰,也是新版《西廂記》焦點。

2022年新版《西廂記》的劇情為崔老夫人攜女鶯鶯及婢女紅娘扶柩歸鄉,途中暫住普救寺。鶯鶯與紅娘在花園遊玩,巧遇書生張珙。後有賊寇孫飛虎圍寺搶娶鶯鶯。崔老夫人允諾若有解此危者,願將鶯鶯嫁之。張珙立即修書請好友白馬將軍杜確解圍,而老夫人卻毀婚。張珙相思成疾,紅娘傳送魚雁,成全二人在西廂幽會。崔老夫人大為震怒,責打紅娘。張珙被逼進京赴試,與鶯鶯在長亭分別而落幕。在1958年,田漢的《西廂記》將崔鶯鶯視為第一角色進行改編,劇情在長亭送別之後,還有張珙落第歸來,崔夫人拒婚,崔鶯鶯與張珙夫妻出奔等。1959 年京劇《西廂記》在北京上演,由張君秋飾演崔鶯鶯,杜近芳飾演紅娘,葉盛蘭飾演張珙,李金泉飾演崔夫人,此劇是張(君秋)派的代表劇目之一1。 田漢的張派《西廂記》,劇終在兩人私奔:

(西皮散板)夫妻雙雙把馬上,

崔鶯鶯(西皮散板)碧蹄踏破板橋霜。

張珙(西皮散板)看那殘月猶然依北斗,

崔鶯鶯(白)張郎啊!(西皮散板)可記得雙星當日照西廂2

荀慧生的《紅娘》乃據王本《西廂記》和崑曲《拷紅》編寫,以張生、鶯鶯情事為綱,卻以紅娘為第一角色,歌頌其見義勇為與成人之美。他認為崑曲《拷紅》一折,即是強調紅娘的勇敢、沉著和機智,才能促成崔鶯鶯與張生的結合。京劇早年本無演《西廂記》故事的劇目,1936年荀慧生創編劇本完成,同年於北京首次演出。荀慧生自飾紅娘,何佩華飾崔鶯鶯,高維廉飾張君瑞,何盛清飾崔夫人,張春彥飾白馬將軍。荀(慧生)派的《紅娘》演出後,深得好評,盛演不衰3。 京劇《紅娘》的故事結束在〈拷紅〉,老夫人要張生金榜題名便能完婚,張珙看崔鶯鶯,兩人相視而笑,對於未來充滿美好憧憬:

崔夫人(白)不必如此。得中回來,再與他們完婚不遲。

紅娘(白)小姐,您這回放心了吧!

崔夫人(白)後面備酒。與張相公餞行!

紅娘(白)多謝老夫人。

(張珙看崔鶯鶯,同笑。)4

有趣的是,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只演到〈拷紅〉之後的〈長亭〉送別,也就是比荀派《紅娘》多出一折,少張派《西廂記》好幾折,就在〈長亭〉崔鶯鶯嘆息的唱著:「一鞭殘照人離去,萬種相思訴與誰?」戛然而止。而現場觀眾詫異的是:「為什麼戲沒演完就結束了?」新版《西廂記》刻意揉合兩派之長,不同的是,刪減了張派《西廂記》的落榜私奔情節,增加了荀派《紅娘》的重點唱腔融入。但卻遺漏了傳統戲曲該有的「結局」,尤其觀眾熟知傳統戲曲故事,無論結局是始亂終棄的悲劇抑或兩情相悅的喜劇,都該有始有終。

顯而易見的,張派《西廂記》以崔鶯鶯為當家正旦,荀派《紅娘》以紅娘為當家花旦,而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企圖將兩位當家女旦戲份平分秋色,塑造一靜一動的畫面,將婉約柔美與嬌俏活潑互現,同時代表內斂與直率的兩種不同女性類型。鶯鶯的唱段多而較占優勢,紅娘的身段多而較易發揮,兩位當家女旦都使出渾身解數,將唱作念表演出得淋漓盡致,展現「合」而不同的特色。


註解:

  1. 李想,〈論京劇張(君秋)派《西廂記》崔鶯鶯的聲腔藝術與實踐〉(遼寧:瀋陽師範大學,2020),頁1。
  2. 中國京劇戲考,《西廂記》劇本。
  3. 中國京劇戲考,《紅娘》劇本註釋。
  4. 中國京劇戲考,《紅娘》劇本。

新版《西廂記》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2/12/1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