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女旦:從京劇《紅娘》到新版《西廂記》的「合」而不同
12月
2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9次瀏覽

文/王秋今(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國光劇團演出的新版《西廂記》,由王安祈劇本修編,揉合張派《西廂記》和荀派《紅娘》。劉海苑飾演大家閨秀崔鶯鶯,以最美的姿態榮退告別觀眾;黃宇琳飾演俏皮可愛的紅娘,展現婉轉有致的身段。一開場,由丑角琴童(陳元鴻飾)與和尚法聰(謝冠生飾)的逗趣對話,笑稱看見紅娘如天仙下凡,「都不想當和尚了」,讓現場氣氛熱絡。隨即穿著綠衣的紅娘帶出鵝黃衣衫的崔鶯鶯,在花園撲蝶亮麗登場,而張珙(張家麟飾)瀟灑走出並自報家門,盡現書生的風流倜儻。崔鶯鶯與張生的巧遇,自此展開了《西廂記》的古典愛情攻防戰,也是新版《西廂記》焦點。

2022年新版《西廂記》的劇情為崔老夫人攜女鶯鶯及婢女紅娘扶柩歸鄉,途中暫住普救寺。鶯鶯與紅娘在花園遊玩,巧遇書生張珙。後有賊寇孫飛虎圍寺搶娶鶯鶯。崔老夫人允諾若有解此危者,願將鶯鶯嫁之。張珙立即修書請好友白馬將軍杜確解圍,而老夫人卻毀婚。張珙相思成疾,紅娘傳送魚雁,成全二人在西廂幽會。崔老夫人大為震怒,責打紅娘。張珙被逼進京赴試,與鶯鶯在長亭分別而落幕。在1958年,田漢的《西廂記》將崔鶯鶯視為第一角色進行改編,劇情在長亭送別之後,還有張珙落第歸來,崔夫人拒婚,崔鶯鶯與張珙夫妻出奔等。1959 年京劇《西廂記》在北京上演,由張君秋飾演崔鶯鶯,杜近芳飾演紅娘,葉盛蘭飾演張珙,李金泉飾演崔夫人,此劇是張(君秋)派的代表劇目之一1。 田漢的張派《西廂記》,劇終在兩人私奔:

(西皮散板)夫妻雙雙把馬上,

崔鶯鶯(西皮散板)碧蹄踏破板橋霜。

張珙(西皮散板)看那殘月猶然依北斗,

崔鶯鶯(白)張郎啊!(西皮散板)可記得雙星當日照西廂2

荀慧生的《紅娘》乃據王本《西廂記》和崑曲《拷紅》編寫,以張生、鶯鶯情事為綱,卻以紅娘為第一角色,歌頌其見義勇為與成人之美。他認為崑曲《拷紅》一折,即是強調紅娘的勇敢、沉著和機智,才能促成崔鶯鶯與張生的結合。京劇早年本無演《西廂記》故事的劇目,1936年荀慧生創編劇本完成,同年於北京首次演出。荀慧生自飾紅娘,何佩華飾崔鶯鶯,高維廉飾張君瑞,何盛清飾崔夫人,張春彥飾白馬將軍。荀(慧生)派的《紅娘》演出後,深得好評,盛演不衰3。 京劇《紅娘》的故事結束在〈拷紅〉,老夫人要張生金榜題名便能完婚,張珙看崔鶯鶯,兩人相視而笑,對於未來充滿美好憧憬:

崔夫人(白)不必如此。得中回來,再與他們完婚不遲。

紅娘(白)小姐,您這回放心了吧!

崔夫人(白)後面備酒。與張相公餞行!

紅娘(白)多謝老夫人。

(張珙看崔鶯鶯,同笑。)4

有趣的是,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只演到〈拷紅〉之後的〈長亭〉送別,也就是比荀派《紅娘》多出一折,少張派《西廂記》好幾折,就在〈長亭〉崔鶯鶯嘆息的唱著:「一鞭殘照人離去,萬種相思訴與誰?」戛然而止。而現場觀眾詫異的是:「為什麼戲沒演完就結束了?」新版《西廂記》刻意揉合兩派之長,不同的是,刪減了張派《西廂記》的落榜私奔情節,增加了荀派《紅娘》的重點唱腔融入。但卻遺漏了傳統戲曲該有的「結局」,尤其觀眾熟知傳統戲曲故事,無論結局是始亂終棄的悲劇抑或兩情相悅的喜劇,都該有始有終。

顯而易見的,張派《西廂記》以崔鶯鶯為當家正旦,荀派《紅娘》以紅娘為當家花旦,而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企圖將兩位當家女旦戲份平分秋色,塑造一靜一動的畫面,將婉約柔美與嬌俏活潑互現,同時代表內斂與直率的兩種不同女性類型。鶯鶯的唱段多而較占優勢,紅娘的身段多而較易發揮,兩位當家女旦都使出渾身解數,將唱作念表演出得淋漓盡致,展現「合」而不同的特色。


註解:

  1. 李想,〈論京劇張(君秋)派《西廂記》崔鶯鶯的聲腔藝術與實踐〉(遼寧:瀋陽師範大學,2020),頁1。
  2. 中國京劇戲考,《西廂記》劇本。
  3. 中國京劇戲考,《紅娘》劇本註釋。
  4. 中國京劇戲考,《紅娘》劇本。

新版《西廂記》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2/12/1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