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激賞的青少年劇作《飯桌》
8月
18
2016
飯桌(員林高中黌樓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14次瀏覽
張威文(中正大學哲學系學生)

十分難以想像這樣一齣好戲是由一群高中生一手打造,第十六屆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評審團大獎,員林高中黌樓劇坊《飯桌》,8/14號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出,囊括在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的花樣年華的巡迴演出,開放觀眾免費入場。

有別於大多數青少年常見的青春喜劇、戀愛故事等較為一般的題材,《飯桌》談論的卻是藝術創作者與原生家庭的糾葛,從而從矛盾與掙扎中領悟,揮別過去傷痛而走向自我與創作作品的新生,同年齡甚至到了大學選擇如此題材的團隊少之又少,更令人驚豔的是黌樓劇坊詮釋的相當精彩,令人訝異怎麼會是一群高中生所完成的演出

《飯桌》劇本編排極為巧妙,由一開始的劇中劇帶出主角劇本的內容,在觀眾對劇中劇的角色感到不解以後,再帶入女主角身為編劇,所在的劇團與女主角寫劇本遇到的瓶頸,漸漸地由女主角姊姊的來訪以及劇團欲言又止中的潛在問題,從而堆疊出中末段劇團的所有成員衝突爆發,每個持著善良本意的人們的話語卻成了他人的利劍,最終使得女主角情緒潰堤,令所有人停下腳步,女主角也因而頓悟從情緒傷痛中走出來的意義。原先老套苦悶、角色極為刻板的劇中劇轉變成角色有血有肉有溫度的家庭劇,在日常語言的堆疊乃至衝突爆發,劇中劇的二元結構,以居酒屋老闆來做為觀眾情緒的轉換,讓這齣戲有輕鬆愉快的橋段不都是苦悶的,這樣的安排如同莎士比亞在《馬克白》中的守夜人安排。總結來說,《飯桌》實為一個極為出色的劇本

演員的詮釋對同齡的學生來說相當出色,演出超齡角色的艱難在演後座談導演組的回應可以從中略知一二,然而看《飯桌》並不會有場上的演員都只是學生的違和感,反而真正能感受到他們是在角色裡面的。台詞與情緒流動自然與日常,彷彿身處在一般的居酒屋裡確確實實有一個劇團因為劇本重複性太高而苦惱著。角色的個性十分明確也詮釋的很到位,只可惜還是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像是演員站著與走動時雙手仍如表演的初學者一般自然垂放,沒有對上當下的情緒相當可惜,感覺肢體可以再有更多的詮釋可能;少部分場景過於強調角色個性而較為忽略當下的情境,但整體來說演員表現好極了

後台技術方面舞台道具擺放自然,呈現寫實的居酒屋一景,多餘的一桌桌椅巧妙地成為劇中劇發生的場景,又與實際上的居酒屋場景疊合,在女主角對劇中劇人物吶喊那段極為動人。燈光主要使用橙黃色調呈現溫暖的居酒屋氛圍,在較為沉重感傷的場景用上藍白色調的頂光打在人物身上,末尾的劇中劇飯桌的溫暖燈光過了一會兒才消逝,也暗示了新編劇本的整體方向。不過燈光在這齣戲可能有些保守,有些可以嘗試做更大變換的橋段並沒有做變化,是稍嫌可惜的一面

以日常語言推進情緒堆疊的巧妙劇本編排,劇中角色到位的詮釋以及後台技術的精彩設計,工作人員卻都是高中生,讓《飯桌》整齣戲令人驚豔與激賞,《飯桌》讓我們期待之後員林高中戲劇社能有更好的演出,也讓我們看見了台灣高中生戲劇的可能。

《飯桌》

演出|員林高中黌樓劇坊
時間|2016/08/14 14: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