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演義的叢林《奇逢》
12月
29
2023
奇逢(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69次瀏覽

文 蔡佩伶(專案評論人)

由旦行及三花掛帥的明華園日字戲劇團(以下簡稱日字團),有別於生行挑班的歌仔戲界常態,作品強調女戲和丑角戲風格,帶有三小戲的通俗諧趣——生、旦、丑各有發揮。年度新作《奇逢》以質子交換為主線,叩問國際關係、政統的界與承。

劇情描述北宋、大理兩國征戰連年,宋帝趙曙(賴貴珠飾)和大理王段思廉(柯進龍飾)在奇逢河簽訂和議,約定互換太子為質。北宋派出趙熙寧(陳麗巧飾)依約赴任,反觀大理段仁義(陳芸楚飾)則敷衍無心履約。和議美意反觸發兩國的政權繼承問題,形成新的政治伏流。北宋方面,張皇后(鄭紫雲飾)與朝臣呂大防(吳承恩飾)趁勢合謀立二皇子為新儲。熙寧太子未婚妻呂姝蓁(鄭雅升飾)見狀改扮男裝赴大理尋愛,輾轉救了段思廉成為護衛;大理方面,段仁義藉機稱父王議和懦怯,篡位自立新王。趙熙寧入境便受懸賞通緝,與路遇同鄉客商楊萬九(陳勝在飾)展開逃亡之途。

劇碼類型、角色與行當制的協商

從劇情來看,明顯轉向宮廷政治演義,迥異日字團常見的女戲和丑角戲風格,隱隱帶著歸隊明華園系統特色的傾向。故事主線為兩國換質,導致敘事視角自然落在兩位質子身上,尤其趙熙寧。他從上半場中後段到下半場數度險中求生:同行隨扈有伏、赴質遇亂、被祭旗威脅,再到重金懸賞;份量之重已趨近趙熙寧流亡記。雖然段仁義的強勢被設定成趙熙寧落難關鍵,但段仁義的惡意缺乏鋪陳,異族容裝、趟馬大刀武戲排場確實帶出角色身分背景,多次重複的追殺橋段也表現出角色性格狂傲,但其行為動機跟角色事件之間的連結薄弱。這樣的情節安排,讓觀眾容易聚焦在趙熙寧、段仁義兩方的對立,而對立又貌似段仁義單方無端挑起。兩位質子的人物細緻度懸殊,反派細節需要再著墨。故事主線和主角設定已然打破生、旦、丑三方平衡,不復三小戲風采。


奇逢(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情節和角色的疏離

戲的重點是「人」。在戲中被延伸轉化為角色,角色是使觀眾產生共感的焦點之一。因此角色的設定和發展不但左右戲劇張力,也影響劇情合理度。女主角呂姝蓁反串跳脫旦行,易服劍舞自白橋段剛柔並濟,身段表現細膩;但該角色有著大理公主/段思廉之女/段仁義之妹的潛設定,在劇中作用極微,甚至沒有對角色自身造成多少行為矛盾,只用少數口白或親切感略過。其次,段仁義的狂暴被設定成童年遭遇戰事造成創傷症候群影響,此設定的確有趣;不過該角色的特質採取了先果後因的呈現方式,又經過不同類型事件多次重述,故事線與角色設定之間存在的矛盾不易被觀眾察覺,到下半場原由揭露之際,觀眾心中的角色惡感已難翻轉,更遑論召喚同情。情節和角色設定的對應關係有待思考。

從《奇逢》的主題,可看見劇團力求突破的意圖。不過尷尬的是,劇作卻透露出故事、情節、行當和角色的不和諧異聲。難道歌仔戲作為說故事媒介,在戲曲的表演性限制下,只能將其他戲劇元素退居後線,製造出想像的位階差,會不會有其他的協調可能?如果說新編戲是歌仔戲創作者嘗試重新校準自身座標的空間,換個敘事應該還有許多契機,演員和音樂固然是歌仔戲的根本,故事、情節與角色的脈絡也需要投注同等重視。

《奇逢》

演出|明華園日字戲劇團
時間|2023/11/26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