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幸福返還點《御夫鞋》
4月
14
2014
御夫鞋(唐美雲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42次瀏覽

演出單位:唐美雲歌仔戲團

演出時間:2014/3/30

演出地點:大稻埕戲苑

文 王妍方(社會人士)

2014年3月初,唐美雲歌仔戲團應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邀請,創作出迥異於以往風格的新編大戲《狐公子綺譚》後,3月底因配合臺北建城一百三十週年及大稻埕戲苑三週年慶,以在地特色為主題,用小品戲來呈現,因緣際會於大稻埕戲苑演出《御夫鞋》。

馭夫鞋(廟方原名,又稱幸福鞋),一八九三年霞海城隍廟為單身的城隍爺迎奉城隍夫人,由於城隍夫人的金身為軟底設計,可穿換鳳衣弓鞋,民間流傳「查某人卡疼惜查某人」,因此許多女性信眾常向城隍夫人求取信物,特別以小鞋為多,傳聞可藉由城隍夫人的神力幫忙管教丈夫,避免丈夫在外風流,亦有一說女性信眾求取夫人鞋,取其「和鞋」(和諧)之意,希望能讓夫妻之間相處和諧,幸福美滿。

《御夫鞋》的設定跳脫過往尪生某旦的濃情蜜意戀愛模式,以「相看兩相厭」卻又為了「大稻埕模範夫妻檔」這個虛名,不得不維持表面和諧的唐亨通與許阿笑夫妻為敘事主線,另外又設定了大衛與曼蒂及林氏夫妻,加上情侶檔(楊開泰與劉繡球)做為對照組,用劇中人的感情發展來描繪愛情與婚姻裡的幸福及波折。

本劇中,最有趣的設定莫過於小咪飾演的David,編腔活用了David外國人的身份,設計了難得一見的英文曲牌;編劇除了大開David的諧音玩笑,讓不明就裡的角色群稱呼David為茶葉,暗喻David死去的妻子曼蒂最愛喝東方美人茶,帶出David來台的原因,更以西洋星座的個性設定,利用催眠術及心理治療的方式切入剖析唐亨通及許阿笑之間的夫妻問題;David與唐亨通及楊開泰三人深夜談論女性在各自心中的角度,David認為女性善變可愛,唐亨通認為女性是怪物,開泰認為女性是甜蜜活水,藉由不同的視角(David是愛情過去紀念式,唐亨通是婚姻難解方程式,開泰是愛情正在進行式),結果夜半三更,一陣長吁短嘆的大合唱卻換得女主角許阿笑的一聲河東獅吼,令人不禁莞爾,也算是另類的「中西合併」組合方式。

為了因應御夫鞋的「小三遠離」效果,劇中安排了醉仙樓的歌伎小月琴來擾亂唐亨通,成為唐氏夫妻失和的引爆點。可惜許阿笑的媒婆身份並未在故事裡做出更深一層的解譯,加強她「牽成他人姻緣,最終休夫而去」的反差過程,失去了刻意設定小旦為媒婆的角色設定,弱化了劇情的衝擊性,雖有男性反串的五位貴婦群加強效果,卻顯得過度刻意強化輕鬆氛圍,偏離了夫妻衝突的失和點。加上旁枝設定過多,雖可見編劇試圖以大衛與曼蒂,以及開泰與繡球的互動,與唐氏夫妻做出對照,演繹愛情與婚姻的各種樣貌,卻分散了台下觀眾對於唐氏夫妻對於婚姻是否維持存續關係的注意力,是較為可惜之處。

《御夫鞋》劇情溫潤平實,強調婚姻裡的夫妻相處方式並沒有絕對好壞,提倡「愛要即時,珍惜當下」的觀念,學著包容接納對方的短處,欣賞對方的優點並試著放下無謂的堅持,如此才是維持婚姻和諧(合鞋)的不二法則。

《御夫鞋》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