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海島上拂來微風《南方小島的故事》
10月
14
2015
南方小島的故事(偶偶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4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偶偶偶劇團的「文學劇場系列」,之前曾演出過《我是貓》、《湯姆歷險記》等外國名著,直到2014年首次相中改編演出台灣本土兒童文學作家林鍾隆的作品《蠻牛傳奇》,《南方小島的故事》是偶偶偶劇團再次慧眼獨具,選擇林鍾隆很珍貴的一本日文繪本《みなみのしまのできごと》改編而成。《みなみのしまのできごと》這本繪本是1976年9月由日本學習研究社出版,從未在台灣翻譯出版過,首次在劇場呈現意義非凡。

《南方小島的故事》應用說書的結構,讓新增的說書人角色融入劇情中,一邊說書同時,一邊引領其他演員佈置出充滿南洋風情的舞台布景,同時介紹現場演奏的樂手出場,接著故事中的角色也一一出場。所有的角色都是非人的偶,馬、牛、老虎、火雞、鸚鵡、孔雀登場的一剎那,明麗鮮豔的色彩,大眼睛逗趣討喜的造型,加上各自被賦予一個聲音或動作表現特色,例如鸚鵡會不斷重複唸著:「可愛!可愛!」,火雞總以搖屁股先示人,使人看了便心花朵朵開的喜愛。

而故事中的主人翁男孩小童,這個偶的外型一眼便可傳遞小童有點調皮好玩,又不失天真可愛的內在特質。在說書人還在介紹其他動物時,小童已耐不住性子先跑出來亮相,不時嘻嘻地笑著,擺明是在和說書人玩遊戲。遊戲是兒童文學、兒童戲劇重要的美學特徵,但遊戲必須內建於創造力、想像力兼備的基礎上去完成。小童自我創造的遊戲,很符合兒童審美情趣,同時勾引兒童觀眾對接下來劇情的期待。從中我們亦可看出小童與島上動物和諧愉快的相處,親密融合,這部分的鋪陳,補足了原作中沒描寫到的日常互動,也為之後小童能向動物順利借東西的原因埋下伏筆。

小童這個偶的形象被創造成沒穿鞋,赤腳一方面符合小島原始簡單的生活風貌,另一方面突出他的自然野性。亨利•吉勃遜(Henery William Gibson)《男童學或男童分析》一書一再指出男童天生具有陽剛、野放的特質,因此申述男童的教養應當重視戶外生活的體驗和磨練。但這本書引發的批評,來自於野孩子這種對男童形象的刻板定型,忽略了性別氣質流動的可能,也忽略了性別氣質在社會環境、家庭教養的方法不同下會產生的異質,當然還有先天的心理因素也會使男孩不必然都像野孩子。

不過原作或這齣戲中,小童並未被偏狹的塑造成野孩子的單一樣貌;相反的,小童還有他甚溫柔、體貼、細心的一面,例如他觀察到相依為命的媽媽每天都很辛苦工作,為了逗媽媽開心給她一個驚喜,向動物朋友各自借了一個身上的東西打扮自己,於是馬的耳朵、牛的角、老虎的毛皮、火雞的下巴肉垂、鸚鵡的嘴、孔雀的羽毛,從原來身上拆卸下來(由此可見偶的設計也頗費巧思),再裝扮在小童身上。小童全身一下子背負那麼多東西,頻頻重心不穩快跌倒,看起來又滑稽又可愛。

故事的精采轉折,就在媽媽被小童的怪模樣嚇暈了,連醫生也被嚇昏過去,小童又趕緊去還動物朋友身上的東西,遇到沒有嘴不能說話的鸚鵡,咿咿呀呀的又衍生出許多笑點。編導孫成傑完全掌握住這個故事種種吸引人的可愛元素,在舞台上戮力展現出一股清新不造作的氛圍,宛如海島上拂來微風,吹送著怡悅。

現場演奏的音樂豐富有層次,不管是襯托配樂、模擬動物聲音,周建勳操演各項樂器不疾不徐,也讓看這齣戲猶如聆聽一場音樂會,多添幾分迷人色彩。可是說書人身上背的烏克麗麗,除了出場時彈奏吟唱過一次,其他時候只是一個背在身上的道具,沒能繼續彈奏穿插在各場適當段落,不免可惜!而我認為這齣戲的演出,若能採用環境劇場形式,或者設計成環形劇場,舞台區被觀眾包圍著,或許更有海中小島的情境況味,觀眾與偶的距離更近,也更能感受偶的生命在演員嫻熟的操作下如何活起來吧!

《南方小島的故事》

演出|偶偶偶劇團
時間|2015/09/26 19: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馬修.伯恩的創作不僅是對古典作品的尊重,更是對現代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他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度,讓這個經典故事在新的語境下煥發出不同以往的魅力。通過舞蹈編排、角色塑造與情節改編,他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的家庭、社會壓力與年輕人的困惑,並讓觀眾在觀賞中反思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9月
10
2024
如果我們問:「一齣戲能說明什麼,改變什麼,創造什麼」,答案或許不是「什麼都沒有」,但也確實有不少讓人不解之處。
9月
07
2024
《最後一個星期天》宛如一部公路電影,隨著車子行經雪地、颶風、海嘯,經歷死亡、分離,就連歌曲的音量也會因著車窗的開關變大變小
9月
04
2024
然而整體來說《西來庵》仍是一齣好看的戲,主要由於演員們的身體氣質,結合太極、武術、民俗藝陣的身體訓練基底,原本就溯源自民間傳統,使得劇中欲重現的百年前臺灣農民社會,顯得真實可信。
9月
04
2024
⋯⋯就演出本身而論,卻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其實就是作品標題:主角念念腦內的那些iTunes旋律,究竟對她的生命境遇有什麼影響。
9月
03
2024
《從這裡到那裡》藉由肢體表演與科技動畫的媒介,以肢體為語彙,以遊戲為方法、共享為核心,用「ok」、「no」和「why」等三種自我意識之性格為角色,以「點點、線線、面面星球」為路徑,展開一場關於幼兒的自我探索與人際關係探討的宇宙冒險旅程。
9月
02
2024
《西來庵》做為一個歷史創作,以成果來檢視,可謂完成度極高的作品,既能完整傳遞編導的概念、製作各方面均細緻精良,演員表現稱職出色。
8月
30
2024
然而,本應使「土匪」複雜化,讓歷史透過劇場展現出各種閱讀可能性的意圖,在《西來庵》中卻失速般地墜入「自由」的迷障之中。春來、余清芳和江燐三個角色最終都因為被納入「廣泛的自由」框架而顯得平板。
8月
30
2024
現代也好、進步也好,都是迂迴地在離開過去的旅途中抵達。克里奧社會並不會被諾克斯社會所根絕,諾克斯社會也仰賴克里奧社會才得以運作。於是,描繪未來也是在描繪現在:為社會性質漫長的轉型進行切片,這是一部關於過渡(transition)的作品。
8月
2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