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空間改造王——短評《天堂客棧》
2月
15
2023
天堂客棧(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7次瀏覽

文 吳岳霖(2023駐站評論人)


布袋戲,一直在適應現代劇場,特別是「空間」——怎麼克服觀眾席與舞台的距離,讓相對小的戲偶被看見?如何讓操偶師在舞台上移動是有意義的?我認為,首演於2017年的《天堂客棧》除用音樂劇揭示義興閣掌中劇團主演王凱生的才華,同時是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空間的範本,用最低成本成為「全能空間改造王」。

《天堂客棧》分作「劇本內容」與「演出形式」兩個改造環節。

劇本內容裡,有「義興客棧/現世」與「天堂客棧/轉世的中間站」兩處,透過盧一寶這位萬年秀才的經歷,呈現「把握現下」的體悟。空間的轉換,亦是時間、生死、命運的流轉,編劇鍾欣怡並未寫出下一齣「黃粱一夢」,反而讓「秀才是否中舉」、「天堂客棧與現世的時間關係」等未知都成為體悟的代價。

至於,演出形式除用人偶轉換與燈籠置換進行「義興客棧」與「天堂客棧」的轉場,更有趣的是藉「戲裡」與「戲外」的關係,處理操偶師在舞台現身的姿態。其開場讓主演王凱生成為角色,在苦惱隔天演出的操偶師確診情況下,如同奇幻故事一樣,出現兩位身著黑衣的操偶師,可隨其動作操作布袋戲偶。此設計解決的是劇情內部的困境,並運用故事的內裡處理操偶師被看見的身份。同時,舞台被搭建成客棧,框住戲外的空間,也聚焦戲裡的「一桌二椅」呈現。


天堂客棧(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


《天堂客棧》的「最低成本」指的並非經費,更有空間運用的節制與乾淨、劇本與形式配合的簡要。

空間設計概念合宜,但實際執行上還可再議,其中比較大的問題是「舞台深度不足」。比如說,「鬍鬚失戀人」與「阿拉仔原始人」兩個角色對話時,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而置於較前、較低位置,反而讓操偶師擠身於長凳與桌子之間;或是,燈光設計也無法有更有效的變化,表現出場域的差異,多用於聚焦,過於乾淨到些許單薄。甚至,其空間佈局是為了「人」與「偶」同時上台,但因為深度造成人與偶放置在同一平面,而顯得比例懸殊。

相較於舞台空間的擁擠,戲的節奏反而是過於鬆散,包含換場、音樂切入、主演現身等橋段,都不夠流暢,而無法更強力的堆疊劇情,營造最後一首歌曲的質感。鬆緊不夠有致,也影響到觀看的呼吸。

《天堂客棧》確實有空間改造的實力,但住到裡頭的人(包含創作團隊、觀眾等)用得舒服嗎?確實值得有下一次的改造。

《天堂客棧》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3/2/11 19: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李寶春並特地編寫班主的一句台詞向第四面牆提問:「這一生,值嗎?」,觀眾回應與掌聲熱烈,對其藝術生涯直接肯定,作為台北新劇團新編戲題材的新嘗試,的確也值了。
5月
29
2023
編劇為了保持高張力的演出效果而減少戲中人物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也因為直接的衝突而讓劇情變得緊張刺激起來,但在傳達英雄本色上,直面去挑戰權威的做法稍嫌單純而理想,只能說人生如戲,但不是只有這樣子的做法才能被稱做是英雄。
5月
25
2023
拋開《唐吉軻德》和《老鼠娶親》的原型,《我們的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主題,它以喜劇的形式、多元的跨界手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訴說臺灣、甚或世界上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現代寓言
5月
23
2023
本次秀琴歌劇團的《鳳凰變》一洗窠臼之風,雖以明鄭王朝為背景,卻以鄭氏家族中的三個女人──董太夫人、昭娘、陳永華之女──為中心,他們並非是隱身於歷史與男人之後的「賢內助」,而是直接浮現於歷史的舞台上⋯⋯
5月
19
2023
《壵》則是傾向在演出偶戲時,將演師「隱藏」,藉以突顯出地母的凝視,進一步令觀看的角度並非只是「觀眾-戲偶」的雙方投射,而是「觀眾-戲偶-女神」三方投射下,英雄在悲壯之後的蒼涼關照。
5月
19
2023
《鯨之嶋》以臺灣的自然地理為基礎,構築各類山神海怪的故事,融入南北管音樂,意圖成為一齣「臺版山海經」,是一項頗有野心的計畫。只是,原應是遠古流傳、眾人共造的神話故事,如今成為憑空起造、主動創造的當代發明,《鯨之嶋》也無可避免地顛反了神話的邏輯⋯⋯
5月
18
2023
創作團隊綜合港台武俠電影風格及科幻影視的時空旅行概念,編寫出高度可看性的原創作品,並藉鏢局的經歷,各擅其長的成員,與陸續加入的夥伴,象徵了豫劇團多年的經營甘苦與多元人才的參與。
5月
18
2023
我們可以看見《壵》的舞台佈景呈現相當複雜,不僅翻轉了觀眾對於布袋戲固定舞台、視角的印象,另一方面,他們也似乎正在「再現」布袋戲的舞台是如何組裝與搭建——包含柯加財的布袋戲口述、樂隊的演奏與歌聲,以及透過地母的白色服飾及佈景的大白布所創造出的雪景。
5月
03
2023
一談到跨界合作,現代劇場與歌仔戲之間微妙的競合關係,還有歌仔戲的戲曲屬性都會自動浮上檯面。彷彿現代劇場跟歌仔戲各執兩極,或者跨界合作帶有抹去戲曲純度的潛台詞。似乎遺忘歌仔戲本具包容性、商業性及通俗性,擁有極開闊的題材空間。
5月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