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空間改造王——短評《天堂客棧》
2月
15
2023
天堂客棧(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7次瀏覽

文 吳岳霖(2023駐站評論人)


布袋戲,一直在適應現代劇場,特別是「空間」——怎麼克服觀眾席與舞台的距離,讓相對小的戲偶被看見?如何讓操偶師在舞台上移動是有意義的?我認為,首演於2017年的《天堂客棧》除用音樂劇揭示義興閣掌中劇團主演王凱生的才華,同時是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空間的範本,用最低成本成為「全能空間改造王」。

《天堂客棧》分作「劇本內容」與「演出形式」兩個改造環節。

劇本內容裡,有「義興客棧/現世」與「天堂客棧/轉世的中間站」兩處,透過盧一寶這位萬年秀才的經歷,呈現「把握現下」的體悟。空間的轉換,亦是時間、生死、命運的流轉,編劇鍾欣怡並未寫出下一齣「黃粱一夢」,反而讓「秀才是否中舉」、「天堂客棧與現世的時間關係」等未知都成為體悟的代價。

至於,演出形式除用人偶轉換與燈籠置換進行「義興客棧」與「天堂客棧」的轉場,更有趣的是藉「戲裡」與「戲外」的關係,處理操偶師在舞台現身的姿態。其開場讓主演王凱生成為角色,在苦惱隔天演出的操偶師確診情況下,如同奇幻故事一樣,出現兩位身著黑衣的操偶師,可隨其動作操作布袋戲偶。此設計解決的是劇情內部的困境,並運用故事的內裡處理操偶師被看見的身份。同時,舞台被搭建成客棧,框住戲外的空間,也聚焦戲裡的「一桌二椅」呈現。


天堂客棧(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


《天堂客棧》的「最低成本」指的並非經費,更有空間運用的節制與乾淨、劇本與形式配合的簡要。

空間設計概念合宜,但實際執行上還可再議,其中比較大的問題是「舞台深度不足」。比如說,「鬍鬚失戀人」與「阿拉仔原始人」兩個角色對話時,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而置於較前、較低位置,反而讓操偶師擠身於長凳與桌子之間;或是,燈光設計也無法有更有效的變化,表現出場域的差異,多用於聚焦,過於乾淨到些許單薄。甚至,其空間佈局是為了「人」與「偶」同時上台,但因為深度造成人與偶放置在同一平面,而顯得比例懸殊。

相較於舞台空間的擁擠,戲的節奏反而是過於鬆散,包含換場、音樂切入、主演現身等橋段,都不夠流暢,而無法更強力的堆疊劇情,營造最後一首歌曲的質感。鬆緊不夠有致,也影響到觀看的呼吸。

《天堂客棧》確實有空間改造的實力,但住到裡頭的人(包含創作團隊、觀眾等)用得舒服嗎?確實值得有下一次的改造。

《天堂客棧》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3/2/11 19: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