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舞《政治媽媽》
3月
19
2012
政治媽媽(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67次瀏覽
陳品秀

切腹

武士並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透過神色莊重的跪膝、舉刀、切腹,一連串的動作而導致的死亡,來表達他深切的自責,以及失敗後,為取得身為武士最後的尊嚴別無選擇的窘境。

催促他演出這段死亡之舞的,也如同道德和他人的約束和期望,驅策著我們前進,只是我們死得比較緩慢;或者,佝僂顛狂,像個活死人,生不如死。

火車

侯非胥說《政治媽媽》是「一列快速奔馳的火車」。只是這群舞者不坐在車裡,而吊掛在政治的車窗外。求生意志讓兩手的關節凸顯、肌肉青筋暴漲。

車掌是魔鬼的手下,正透過麥克風叫囂:「抓緊了!要不,你會摔個粉身碎骨!」震耳欲聾的音樂暫歇,彷彿還可以聽到他的嘲笑在回盪在空洞的吹管樂聲中…

佝僂與顛狂

他們被無形的力量拖著前進,所以幾乎直不起身子來。他們被無名的焦慮催促著,所以從來沒有辦法停下來。他們的動作抽搐、摔拋、跺踩。渙散。僵硬。

即便有那麼短暫的一會兒,一個擁抱的片刻,也只不過是個靜止不動、毫無溫暖生氣的姿勢。

Pub

人們原本想到Pub跳舞來解放社會、家庭、工作等等、等等、等等的制約和壓力(pressure),沒想到卻又掉入另一個受音樂節奏、受明星操控的集體行為(folk dance)。

不管你是失去自由的囚犯、失去個人的武士,還是自以為擁有自由的普通人;時代沒有差別、身分也沒有差別;跟那場中不斷變形僞裝的音樂一樣,換湯不換藥,跳脫不出輪迴的惡夢。

昏暗與光籠

你說,滿台的乾冰已經夠讓人一團霧水了,燈光怎麼還那麼昏暗?但,你又想看清楚什麼呢?歌詞已經暗示你了,不管你是夠實際、還是愛幻想,還是不可能明瞭這一切有什麼意義。

在霧中,一切都是曚昧的,只有幾柱光罩砌成的籠子是看得清楚的。

政治

政治無所不在,人們永遠隨之起舞。你可以唏噓,也可以憤慨,但它永遠都在。

杜鵑

《政治媽媽》裡頭沒有花,但可能是瘋人院的意象,也可能是文學裡那血一片血紅的的政治象徵,一直讓我想起杜鵑花。

Pina第一次來台演出,從機場到台北,一路看到盛開的杜鵑,說:早知道台灣有這麼多的花,我就不會帶《康乃馨》來演了。

插滿舞台的康乃馨,一路被蹂躪,蹂躪它們的,還包括幾隻被牽上台的警犬。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啊…」多諷刺。

《政治媽媽》

演出|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舞團
時間|2012/03/1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不懂舞蹈,更不是編舞家,但我喜愛本齣舞作透過舞蹈所代表的意涵及表現手法。整場下來,我的血液因為舞蹈及音樂而沸騰,情緒也隨之澎湃激昂,我的確感受到壓力存在,但也因為看了《政治媽媽》,我的壓力,找到了出口。(王思婷)
3月
22
2012
這些外在的視覺聽覺設計,和身體的激烈動能,卻因為不斷強迫性重覆又無法釐清的人際關係,而顯得拖拖拉拉,越到後來,編舞者無話可說、或簡單的話卻越說越說不清楚的窘境,越發明顯。(鴻鴻)
3月
19
2012
透過「旅人」這個共同標籤,黃承瑩與林氏好兩者或許可以類比。疫情世代固然舉步維艱,但相對當年暴風眼不斷轉移的戰火頻仍,其中歷史的重量差卻清晰可見,甚至顯得有些牽強。
9月
17
2025
四支舞碼循序呈現了一個探索軌跡:從〈撩痕〉的聲音沙洲、〈錯/弱〉的觀看裂縫、〈仍在〉的日常重量,到〈隨从變〉的共在身體,構築從個體經驗到集體生成、從時間感知到主體消解的探索。
9月
12
2025
雖然藝術家自己也不曉得舞台上的最終會發生什麼事,但與此同時,形成機遇的邏輯或方法,卻又是藝術家預先所打造出來的。換言之,演出發生的當下,舞台上的一切都交給機遇,但在演出現場之外的,皆是藝術家刻意為之的計算與安排。
9月
05
2025
「他們在幹嘛」似乎根本不重要;若這場辯證之所以顯得「不重要」,是因為其內部的探問從未被完整回應,那麼「他們」的存在價值也會因此被動搖。換言之,這場演出的一切「不重要」,都從「他們」出發,並最終回到「他們」。
9月
05
2025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