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卡夫卡《流刑地》
7月
15
2013
流刑地(劉人豪攝,索拉舞蹈空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7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是卡夫卡寫作於1914年的短篇小說。小說中藉由一名軍官在執行人犯的刑罰時,向參訪旅行家展示並解說一具懲罰機器的操作和來歷。如《審判》般現代律法和權力機制的自主性,傅柯(Foucault)所論及身體性的規馴與懲罰,都具現在這篇寓言中那座又像是日常床具,帶有針尖在身上鑿刺行刑的「一架奇特的機器」上。索拉舞蹈空間這齣以卡夫卡同名小說為起點的作品,製作人暨編導、視覺藝術創作者潘大謙在創作概念中提到了〈流刑地〉不僅在於其命題所具有的當代性,更在於這具「世界機器」如何在更綿密的資本和資訊網絡中覆蓋著我們。

那一架裝置,那一座無孔不入而又隱蔽的「世界機器」,當代資本和資訊,設想中,便是《流刑地》幾個關鍵的概念。開場時,舞者溫璟靜佇立在場中,展開連串個人動作中反覆的上下吸吐擺動;而後觀眾焦點移至上舞台橫置的一具翹翹板上,兩名舞者分據兩端,在空間中上下起降、滑落。段落中充滿重複性的語彙:身體不規則的竄動、群舞時上下擺動間移步、指尖彈過地面;直到舞台上方一巨大梯形不鏽鋼床架降下,進一步地呈現了卡夫卡意象。

一段雙人,在帶有現代感的框架上下展開,當上方一人擊撞至床板時,另一人在底下空間中回應著相同的身體反應;或是緣著床具邊緣傾斜平衡,幾個upside down的動作,或將手自側邊框格,像從牢房欄柵間欲望延伸而出。《流刑地》舞台上,除了翹翹板和梯形床架外,舞台兩側亦置放有如同陪審團的座席,當中間主要事件發生時,其他舞者圍觀又漠視般,逕自做著日常性例如鍵字的手勢動作。

潘大謙嘗試透過舞蹈身體回應柔順的身體(docile body),「用更有溫度的舞蹈肢體演繹劇本中的主要人物」(節目冊),也透過例如舞者們持傘前後走到台前,複述日常新聞話語的編排,回應當代資訊超載等;然而索拉《流刑地》比較大的問題或許是,在面對卡夫卡「奇特的機器」所指向的象徵性空間和人類身體之間的關係時,並未有更豐富的層次在舞台上、舞作裡完成。幾件裝置在台上與舞者關係若即若離。同樣也包括影像,一段投在背景的雜訊,一段投在地面上的城市影像,最後的藍天草地,都無法營造出作品的意義空間。而舞者動作也並未在〈流刑地〉或卡夫卡的文本或文體中,找到新的對應關係,呈現出來的「焦慮」或「荒謬」都仍是印象式的造型。在此令人想起去年才來台的英國楊維克劇團《卡夫卡的猴子》,演員凱瑟琳.杭特(Kathryn Hunter)如何呈現卡夫卡〈小說報告〉中所諷喻的進化觀和批判的人類文明中,變異了身體的內外狀態。

卡夫卡持續提供著創作者對話的空間,譬如〈流刑地〉亦曾為葛拉斯(Philip Glass)創作音樂劇;舞蹈上或有2006年「新舞風」黎海寧的《K的喜劇》。引人感興趣的是,2005年創團於高雄的索拉舞蹈空間,今年首度在實驗劇場演出的便是卡夫卡;而立基在台南的稻草人現代舞團,也曾在之前創作發展自《變形記》、《審判》的《鑰匙人》(2010),尤其同樣以存在哲學,反思當代資訊化空間的問題。似乎某種對話於卡夫卡和存在主義的思考方式,在這幾個具有地緣的城市之間接續嘗試和發生,因為「一架奇特的機器」在我們面前仍如此巨大,如此隱蔽,促發著反思的種種可能。

《流刑地》

演出|索拉舞蹈空間
時間|2013/07/07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