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疲態傷了角色《誰家老婆上錯床》
1月
04
2016
誰家老婆上錯床(果陀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39次瀏覽
廖盈智(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所在職碩士班)

一個劈腿的執政黨政客,一個外遇的反對黨女秘書,一場床上的政治大和解,卻因一具來路不明的無名屍,意外演變成一場懸疑刺激、爆笑連連的荒謬兇殺案!抓姦行動全面展開,見不得光的婚外情如何瞞天過海?人命關天的屍體如何掩護隱藏?在這場偷情戲碼中,誰是小王,誰是小三?政壇的桃色醜聞即將引爆,政客老婆、私人助理、秘書的丈夫、私家偵探,再加上旅館經理、服務生、女僕、通通捲入這場風暴當中,謊言背後,究竟是真相,還是更多的謊言?

《誰家老婆上錯床》這齣戲是英國最知名喜劇作家雷.庫尼的作品,這次果陀劇團的演出,演員陣容有郭子乾、屈中恆、胡婷婷與林利霏等人,由於筆者對於此劇本早已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一開場就可以清楚的看見主要機關窗戶在很明顯的位置,因為正值總統選舉之際,果陀劇團於這個時節推出這齣戲實在相當應景,也可以清楚看出他們在台詞的改編上運用了許多現在政治的動態,以及互動的趨勢,在改編的部分算是相當貼近。

然而在演員的選用上,筆者主觀認為較為不優,跟1999年版本真的有相當大的差異,當時的主要演員為李立群、趙自強、季芹,李、趙兩人在對話上拋接流暢,在國家戲劇院首演時曾寫下台灣當時最高賣座紀錄。2015年版最重要兩個腳色由屈中恆和郭子乾飾演,屈中恆在扮演執政黨政客頗為適切,但是在戲劇演出的節奏上跟郭子乾默契明顯不夠,屈中恆的步調很容易受到郭子乾的加入而變得急躁,較無法凸顯出腳色的特色性格。另一個讓我感覺到影響演出的是胡婷婷,筆者認為賣弄性感或者騷都不等於飆高音,然而胡婷婷在劇中多次以飆高音的方式講述台詞,大部分都讓觀眾無法明白她講的話,選角上也覺得不適切,甚至是敗筆,腳色的塑造上明顯較缺乏其臨場感。

至於場景的配置上,衣櫥的使用及調配都相當妥當,包括將屍體掛在衣櫥的鉤子上讓人在裡面的空間得以換衣等,在開合之間也都排練運用地很巧妙。只是置中的窗戶因為要關之前都有發出相當大聲的噪音,讓觀眾可以知道接下來窗戶就要關了,更何況是演員肯定聽得到,又要叫他們當場演成完全沒有聽到,這太強人所難了點。

說實話這齣戲我一直期待了頗久的,有點小失望,很多原本劇本裡設計應該觀眾會笑的點,我都沒辦法發自內心覺得好笑,基於上述的幾點,筆者認為,恐怕這樣的一齣戲,連演員都已經疲乏了吧。若無法在疲乏中找出腳色各自的特色,更甚至是演員揣摩腳色的獨特性,就無法創造出真正活在場上的腳色。若是與過去的李立群和趙自強相比那肯定是不公平,然而筆者認為這齣戲最大的可惜,是看不到獨立的個人特色,當中刻意模仿柯P的段落我也覺得莫名其妙,模仿的本身很有趣,但跟這齣戲其實牽扯不上關係。

總之,這樣的一齣戲,本想是喜劇,反倒讓我有了許多的反思,或許是刻意更改或許是不經意,但是在觀戲的過程中,看到了幾位演員的生澀,未來仍有成長空間的突破機會。

《誰家老婆上錯床》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15/12/18 19: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直到最終「真」探葛歐現身,死在舞台上的三個劇評家與最終存活的那位劇評家,一齣懸疑推理劇成了現實中劇評界相互廝殺、爭鬥的競技場,透過瘋狂之人的精心鋪陳與操弄,他玩弄人心於股掌,直搗各人的人性弱點,最終完成了他不可思議的謀殺計畫。
3月
31
2023
「難關過後,生命還有何可能?」可謂貫穿《好事清單》與《呼吸》的問題。與《好事清單》以自我終結來啟動問句相反,《呼吸》中是由生小孩與否的問題來向生命發問。
3月
28
2023
一個遠渡重洋而來的劇本,反映了異地共有的現代性問題,顯然沒有造成太多跨文化差異,而是壟罩為全球化現象迫近彼此,在環境每況愈下,群體政治內的個人存有議題夾擊之下,我們尚有喘息的空間嗎?
3月
28
2023
團隊帶著對社會的關懷、「以戲劇服事」的初衷,以口述歷史劇場為創作方向,持續耕耘,《換季》就是其中一個標幟。《換季》的故事源自於五零年代的臺北南港花園社區(南港國宅)⋯⋯
3月
27
2023
《國姓之鬼》打碎了線性敘事,透過多段「戲中戲」營造出不斷膨脹擴大的時空迷霧,敘事手法相當有趣,但也考驗觀眾的想像力與專注度⋯⋯
3月
27
2023
撇開明面上光彩四射的演出,各個角色也都有其陰暗面,不少人物設定都呈現出了一些反英雄的特徵,但也使角色塑造更加鮮明,「有些人犯罪不犯法,我們犯法不犯罪」是老闆用來說服曾誠的說詞之一,聲明公司「不搜刮窮人,只賺黑心上流社會的錢」
3月
22
2023
《鄭成功斬妖除魔》使用傳統戲曲虛擬身段,音樂方面意外的「保守」,老腔老調很見功力,在唱腔營造了陳年過往的聲音;在龍碽打敗鳶妖,空氣拉砲一響,彷彿在告訴觀眾,這會是一場靈活機巧,越玩越嗨的演出⋯⋯
3月
21
2023
一百分鐘無中場,捏在多數劇場觀看的理想時間;但巨量台詞疊進了「情節時間」,作為第二層表現。《呼吸》經歷一對男女的交往、討論生子、懷孕、流產、分手、再次相遇(甚至可以説是外遇)、再次懷孕,然後導向結尾;更因全劇未有明確的段落切割,讓所有情節、對話都直接被銜接,進一步錯亂了時間感⋯⋯
3月
20
2023
換個思考脈絡,這樣的劇情設計若需要更多的篇幅彌補,會否成為影視劇本,比硬壓在120分鐘左右完成的劇場更有可能?
3月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