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說出來的禁忌《Can We Talk About This?》
4月
28
2012
Can We Talk About This?(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7次瀏覽
黃宛媛

今年高雄市文化局舉辦的「2012高雄春天藝術節」,邀請了多個國際團體前來演出。其中有宣稱台灣首演高雄唯一的,英國DV8肢體劇場2011年全新作品《Can We Talk About This?》,探討在英國民主國家政治下,仍然存在著嚴格遵從傳統伊斯蘭教教義的穆斯林;因英國政府採取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尊重穆斯林對女性的嚴厲要求(頭巾蒙面、強迫結婚、家庭暴力)以及同性戀嚴重歧視。

此況其實不只在英國發生,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現已成為全球信徒人口最多的宗教信仰。穆斯林移民至民主國家的人口越來越多,許多在移民國出生成長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穆斯林,在民主環境下長大的他們(尤其是女性),深深了解到,在伊斯蘭教教義下,男女極度不平等,因而產生許多新一代穆斯林家庭女性對抗穆斯林家長,或是女性只能選擇逃離原生家庭,否則有被親人殺害的可能。

上述事件不是在舞蹈裡直接呈現,而是由舞者以口語敘述之,中文字幕呈現之,一字一句,讓從未近距離接觸伊斯蘭教的筆者,同樣的感同身受。整場演出嚴肅具有壓迫感的字眼,深深的烙印在心底。以一面類似家中的牆壁作為背景,舞台上掛有兩面液晶電視,偶爾播放著真實抗爭的影片,及為爭取自由而犧牲的勇者。在此作中,音樂變成了背景音樂,少數幾段淡淡地若有似無地飄進觀眾耳朵。看不見舞者身上的麥克風,卻清楚的聽見舞者們銳利的話語,夾帶著腳步聲、喘氣聲及衣服摩擦發出的聲音。

為尊重編舞者紐森(Lloyd Newson)的設計,中文字幕被放在下舞台上方,高聳靠近天花板的位子。使得觀眾辛苦地不時看上看下,只為了聽懂舞者的表達,及看見舞台上的畫面。其中一段舞者捧著類似遺照的照片,一張一張的落下,它們代表著爭取平等自由的犧牲者。在多元文化主義政策下,傳統與現代、保守與開放、束縛與自由,極端兩者間,該如何取得平衡?在尊重人權的時代,究竟應該繼續遵循宗教的傳統,抑或是以人權的角度去改良傳統呢?

此次紐森以自由及尊重人權的角度出發,運用了大量的口語及蒐集的人物、資料。作品中習慣含有社會議題的編舞者紐森,有如舞壇的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兩位編導者所創作的作品,一定與現實社會有關。以作品反應社會,不讓表演藝術僅有娛樂功能,更要教育觀眾正視社會問題,進而付出行動,一起改善現況。紐森作品的主題與內容,都是要觀眾不要漠視存在以久的社會問題,讓觀眾在觀看DV8肢體劇場的作品時,不能只帶著欣賞藝術的眼光,更要帶著有如看社會新聞的心態,支持紐森一起以藝術反映時事。

紐森這次在舞台上挑戰伊斯蘭教,大聲的公開談論伊斯蘭教中,不可以討論的禁忌,以疑問句《Can We Talk About This?》為主題,似乎表明了此事成功地公開討論的可能性。看見多元文化政策的國家有如此問題,身處台灣的筆者,祝福伊斯蘭教傳統與現代的堅持,能有找到平衡點的一天。

《Can We Talk About This?》

演出|英國DV8肢體劇場
時間|2012/04/15 14: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