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專題
影視音
人物
我要投稿
註冊
|
登入
中文
|
EN
京客台結合,實驗尚未成功《霸王虞姬》
11月
13
2013
霸王虞姬(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1932
次瀏覽
作者聲明:
因為本人文章有待補述,已自行刪文,敬請各位讀者見諒。
劉富丞 敬上 2013/11/15
《霸王虞姬》
演出|
時間|
地點|
戲曲
劉富丞
國家戲劇院
小咪
投稿評論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江彥瑮
陳霖蒼
霸王虞姬
推薦評論
深入了解
蔡孟凱
勇者到了魔王城但是魔王城不想開門《英雄製造》
《英雄製造》展現了數條量產革命、複製英雄的生產線,卻沒把任何一個產品端到觀眾面前。如同齊義興身負多重命運,每個版本卻都沒有結局,齊義興卡在魔王城門口,無人識得其心境如何,僅見背影蕭颯。
9月
12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英雄製造
義興閣掌中劇團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蔡孟凱
529
深入了解
林慧真
死亡意象的轉化《牡丹燈籠》
此齣戲偶的份量雖然較輕,但是以整體的表演美學來看,人與偶的位置是和諧且自然的,南管的吟唱、能樂的伴奏適切地烘托了整體聽覺感受,原文中一盞雙頭牡丹燈也被擴大意象,建構了舞台整體美感
9月
10
2025
戲曲
駐站 2025
牡丹燈籠
不貳偶劇
金川量
臺中國家歌劇院
林慧真
481
深入了解
蔡佩伶
如聽一席話《嘉慶君夢遊臺灣》
作品本體打破情感、記憶和認知慣性之後,代以B級片形式變造內容的遊戲。在我眼裡,群眾欲望背後承載的身份認同辯證無處延展,漫長的重複似乎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恍如一場集體失聲的夢。
9月
10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嘉慶君夢遊臺灣
明日和合製造所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蔡佩伶
1503
深入了解
李天群
硬頸不屈的客家回聲:從庶民笑語到英雄哀歌的乙未抗日《1895乙未英烈-徐驤》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戲曲展演歷史,不僅是承繼族群記憶,也結合客語、亂彈聲腔、武戲身段,展現「英雄史詩」與「庶民敘事」的雙重結構,是文化記憶的身體化展演。
9月
08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1895乙未英烈-徐驤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臺南文化中心
李天群
520
深入了解
蔡孟凱
就算是雜種也是蠻可愛的啊《嘉慶君夢遊臺灣》
不符史實、觀點錯亂、定位尷尬,都無法阻止《嘉慶君遊臺灣》成為臺灣大眾娛樂史上的經典一頁,更大膽的說,它根本就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原創IP」。《嘉慶君夢遊臺灣》用擰轉時空的敘事證成了這點,無人識得的君王在偏僻的島嶼留下足跡,最終長成了島嶼自身刻進血脈的故事。
9月
05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嘉慶君夢遊臺灣
明日和合製作所
2025戲曲夢工場
臺灣戲曲中心
蔡孟凱
649
深入了解
王審之
時序的跳接與安頓,談歌仔戲《韓信設窖》
正明龍歌劇團的劇本,一向皆非平鋪直敘式的展演,編劇家慣用倒敘的手法演繹故事,每予人有思考、回味的空間,是其長處,像這齣戲自韓信年少出身,演至殞命宮闈,全劇劇情的鋪陳,不妨從其演出的場次分析,即可見出該戲敘事輾轉、恣意,倒敘中有倒敘,可謂每一段落(場景)皆有可看性。
9月
02
2025
戲曲
投稿 2025
投稿評論
韓信設窖
正明龍歌劇團
大稻埕戲苑
王審之
1128
深入了解
李天群
情感對峙與技藝交鋒的世代演繹與傳承:《忠義再聚之對花槍》
同時也對老、新的「對花槍」演出進行分野,形成了「傳承」與「承接」的戲劇邏輯:年輕演員展現技藝的生命力,老演員則承接劇情的厚度與精神,兩者一前一後,呼應「對花槍」的雙重意涵——情感對峙、技藝交鋒。
9月
01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忠義再聚之對花槍
景勝客家戲劇團
大稻埕戲苑
李天群
565
深入了解
李天群
當「孝」成為唯一解?尋找新編想像的觀眾意識《觀音娘得道》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觀音娘得道
景勝戲劇團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李天群
1251
深入了解
蔡孟凱
一曲詭譎與浪漫的賦格《牡丹燈籠》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牡丹燈籠
不貳偶劇
金川量
臺中國家歌劇院
蔡孟凱
1196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