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專題
影視音
人物
我要投稿
註冊
|
登入
中文
|
EN
京客台結合,實驗尚未成功《霸王虞姬》
11月
13
2013
霸王虞姬(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2071
次瀏覽
作者聲明:
因為本人文章有待補述,已自行刪文,敬請各位讀者見諒。
劉富丞 敬上 2013/11/15
《霸王虞姬》
演出|
時間|
地點|
戲曲
劉富丞
國家戲劇院
小咪
投稿評論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江彥瑮
陳霖蒼
霸王虞姬
推薦評論
深入了解
黃新翔
從樊梨花到阿傑——當法術化為心理分析《低・俗・畫本》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戲曲
投稿評論
低・俗・畫本
烏犬劇場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黃新翔
116
深入了解
陳泰松
還需皇上?不,只須X腔粒子《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戲曲
駐站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壁」製作委員會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陳泰松
241
深入了解
蔡佩伶
行動與戀愛不能兩全?《夢在海潮那邊》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夢在海潮那邊
唐美雲歌仔戲團
國家戲劇院
蔡佩伶
1598
深入了解
蘇紹瑜
科技與狠活的實驗劇《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戲曲
投稿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壁」製作委員會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投稿評論
蘇紹瑜
570
深入了解
楊禮榕
體感與表現的美學擂台賽《鬧・NOW》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戲曲
投稿 2025
鬧・NOW
台北木偶劇團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投稿評論
楊禮榕
625
深入了解
蔡佩伶
神與人的遊戲迷途:形式拼貼下的歌仔戲失重感《倚天途龍記:救命!我的媽》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倚天途龍記:救命!我的媽
明華園星字戲劇團
文程廣場
兒童歌仔戲
蔡佩伶
615
深入了解
蔡佩伶
虛實之外,要有自己:外台旦角的自我歷險《比目戲情》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比目戲情
繡花園戲劇團
大稻埕戲苑
蔡佩伶
2518
深入了解
蔡孟凱
仿生劇場會夢見電子戲曲嗎?《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
「壁」製作委員會
臺灣戲曲中心
2025戲曲夢工場
蔡孟凱
1638
深入了解
蔡佩伶
從《媽吉》看語言政治:臺語唱回歌仔戲的身體與文化現場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戲曲
專案 2025
媽吉
狂想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
蔡佩伶
2114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