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是,作為幌(恍)子的《殘酷日誌》
10月
28
2014
殘酷日誌(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1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摸著實驗劇場入口的欄杆,走進一片黑暗的空間,耳邊除了工作人員不斷提醒著「很黑,請注意!」,更充斥著噪音:工地的鑿地聲、救護車疾駛而過、悠遊卡機聲……反覆交雜,將一個室內的封閉空間織成喧騰的馬路。當這些聲響逐漸滿溢了觀眾的等候時間,似乎也預言了即將被挖去的舒適感,而回填入殘酷的危險、不耐,成為極度不舒服的感官刺激,觀眾成為這篇日誌裡的一頁。

於是,在吞噬所有觀眾的黑暗裡,逐漸傳來鄭尹真帶著吶喊或宣洩的獨白,舞台轉為純粹的紅色,而兩位演員──廖瓊枝與鄭尹真──站在凹陷的方框裡頭,眼神有些空洞與木然。時間,似乎是靜止的,或是靜謐流動的;也無明顯的分場與故事結構,只能以強烈的閃光、噪音,以及舞台純色的切換,視為演員的移動或換幕。導演非常醉心製造一種「氛圍」,透過「對比」的手法。兩位演員,一台語一國語、一老一少、一白髮一黑髮、一溫柔平靜一時而激昂高聲,似乎作為兩道不同意識的傾吐;在鮮少的對手戲裡,各自嘔出對戰爭的控訴,以一種囈語的口吻。整個演出的時間多半是謐謐流逝的,在無明顯劇情的推動下,演員走位、唸白、動作的氣定神閒,對照著台下觀眾的焦躁,渴望時間能夠一閃即逝;演員以詩意的台詞,凝成昏昏欲睡的空氣,但卻往往在觀眾眼睛逐漸闔起的瞬間,用突如其來的強烈炫光與噪音將觀眾「拖回」(時間倒是每每算得精準)。《殘酷日誌》給予觀眾的「殘酷」,大抵就是以這種不斷拉扯觀眾在恍神與驚嚇間的精神狀態,予以重擊,似乎把觀眾拉進整個表演的一環。關於戰爭的恐怖與殘忍,切身卻又似乎離得遠,導演的手法不斷刺激著已經麻木的群眾,和著演出開始前的馬路雜音,似乎也暗示了這從來不曾離我們太遠,關於感官的暴力與痛苦,而這也是戰爭會帶給我們的。

而導演更在極簡的舞台空間裡,致力於他對於詩意的表達。只是,其文字雖都直指了戰爭殘酷,用呢喃、傾吐、控訴、怒吼……,卻也因刻意營造的詩意而難以解讀與體會。詩意很美,卻也距離感十足。特別是有意地凸顯兩位演員的語言特質,包含國台語、表達方式,卻造成其詩意的各自表述,主體也散落一地,成為「恍神」的製造者(簡稱為「恍子」)。於是,相較於語言或詩意的展現,或許我更認同導演在製作劇場裡的「裝置藝術」,語言、詩意僅是鑲進裡頭的一個元素,在聲音、燈光、身體雕塑(總讓我想到,演出《歐蘭朵》的魏海敏曾說過自己在劇裡的表演方式被視為一具雕像),乃至於整個空間(包含觀眾席),都在不斷轉譯或創造這種戰爭的破壞而生產的失落,漫延於整個黑暗的場域,毫無邊際,也逃脫不了。(當然,觀眾可以選擇離場)

不過,對我而言更為殘酷的卻不完全是最終呈現所製造的,而是在劇場的製作背景(法國導演加台灣傳統戲曲國寶演員)下,所直擊的「跨文化劇場」思考。

「跨文化劇場」作為一種劇場的理論或製作,雖已有一定歷史,但近十多年來更因國際藝術的交流密切(不管是科技、交通工具的進步,或是異文化間的魅力所造成的頻繁合作),似乎更迷戀一種「跨國合作、在地生產」的劇場製作結構。在台灣,最被矚目的就是外國導演與台灣演員(特別是傳統戲曲)的結合。相對早的可以被追溯到1995年當代傳奇劇場的《奧瑞斯提亞》(美國導演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與京劇演員吳興國、魏海敏等人),更近期的是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兩度與京劇演員魏海敏、歌仔戲演員唐美雲合作《歐蘭朵》(2009)與《鄭和1433》(2010)。只是,當我們回頭觀看後續所造成的討論熱潮:「問題的癥結所在,是謝喜納的理論和態度。」【1】(胡耀恒)、「這場和西方劇場融合的演出看起來是一套中國菜、日本壽司、希臘麵包、上面再淋上凱薩沙拉醬的古怪組合套餐。」【2】(段馨君)「真正貫穿整個製作的是各路人馬鋼鐵般地創作意志與對自身專業的創新與堅持……為什麼感覺到的是撕裂與不協調……?」【3】(蘇子中)、「這樣的演出讓我感覺是『各廢武功、各自表述』,誰也無法解構並融合對方,同樣地,誰也無法在這樣東西方的交會裡面,真正打造出獨特的表演美學。」【4】(葉根泉)、「《鄭和1433》似乎也是羅伯.威爾森閱讀中國以後出現的一片幻影。只是這種閱讀,像是世博會式的瀏覽;傳達給我的,就像在自己家裡當起觀光客般,一股奇異的悵惘。」【5】(林乃文)……當然,我並無意忽略這些演出所煉成的正面意義,對於演員、觀眾;但更有意思的是這些較為負面的評斷,勾勒出了這樣的合作關係並無法突破或有效解決原本「跨文化劇場」所被苛責的誤解與歧視等問題,不管是文化間的藩籬或是強權的導演主導都仍存在。這些傳統戲曲演員的身體總被視為一種展演元素,而忽略每一個身段動作的背後意涵。回到《殘酷日誌》,在演出前的報導裡,導演法布里斯‧度比(Fabrice DUPUY)說,廖瓊枝不會在劇中唱歌仔戲,僅藉口白表達內在情感。(忽然後悔沒先看這篇報導)於是,導演甚至直接捨棄了廖瓊枝的戲曲身體,留在劇裡的不過是個年長女性,嗯,說著台語的年長女性。或許是我對於這樣的合作關係投以過多的期許與想像,但在如此簡單的條件下,又何必選擇廖瓊枝呢?一個會講台語的年長女演員不就行嗎?

走出實驗劇場的當下,我還反覆地看著《殘酷日誌》的節目單,上頭大大的廖瓊枝側臉,以及網路宣傳不斷陳述著「歌仔戲國寶跨界演出」。作為主角的廖瓊枝(但在劇中,鄭尹真的戲份或張力可能還更強),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對我而言,似乎更像是個宣傳的幌子,而失卻了「越界」的真實可能,這才是最為殘酷的。

註釋

1、 胡耀恒:〈評「奧瑞斯提亞」:編導是成功樞紐 爭議焦點也在他〉,《聯合報》1995年11月8日,35版

2、 段馨君:《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頁38。

3、 蘇子中:〈誰的《歐蘭朵》:一道數學習題〉,《劇場事8:戲曲易容術》(台南:台南人劇團,2010年),頁42。

4、 葉根泉:〈各廢武功、各自表述的《歐蘭朵》〉,《藝評台2009專輯》(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頁21。

5、 林乃文:〈世博會之「看」,我看《鄭和143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評台》,2010年3月22日。網址: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article.php?ItemType=browse&no=2178。

《殘酷日誌》

演出|身體氣象館
時間|2014/10/2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橫幅舞台宛如美術館裡的展示窗,內陳著一幅極簡無瑕、單色絕對的現代主義畫作,展示著無始無終,只活於當下的現代人,孤絕無比的內在世界。光滑平面僅有的凹摺內甬道有梯,卻不能通往任何地方。(林乃文)
10月
28
2014
表演者刻意的囈語式表演之下,觀眾時常難以辨識其意,進而走神。毫無預警的強烈炫光與噪音又以近乎暴力的方式強行拉回觀眾。徘徊在走神與驚嚇兩者間接近兩個小時後,所產生者是對於身處環境的原始恐懼與焦慮,而正是這種負面賤斥感,暴露了戲中隱喻的戰爭景況。(鄭芳婷)
10月
27
2014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