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出發——青藝十年《乘鳳快婿》
4月
18
2024
乘鳳快婿(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提供/攝影張瑞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12次瀏覽

文 許美惠(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乘鳳快婿》是2024年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簡稱青藝節)9樓劇場的表演節目之一。大稻埕戲苑主辦的青藝節今年已來到第十屆,初期是針對在當代進行戲曲創作的年輕團隊所創設,提供「青年戲曲工作者」一個突破自我、大展身手的平台,為了避免同一藝術節中的各節目走向發散失焦,每年度亦有設立藝術節主題,例如「舊典新銓」或是「文學創作」,許多年輕團隊在百年戲窟大稻埕同台競技創意奔放。今年是第十屆,以「十年拾藝念青春集大埕」為主題,似已不再為創作方向定錨,劇目雖有全新創作,也開放了舊戲重演,形式上有時代新劇也有復古傳統,當然,或也可說是不為風格設限吧!而綜觀9樓劇場演出的團隊,是「明華園戲劇總團」(兩檔)、「唐美雲歌仔戲團」等品牌劇團的青年軍,再加上「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以下簡稱「王金櫻協會」)這個有資深藝師坐鎮的子弟兵,看來倒似有幾分傳藝中心「承功」或者「看家戲」的影子;而藝術節既無主動提出策展論述,那麼在演員中心的戲曲中,「青年演員」的表演自然成為主要的看點。


乘鳳快婿(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提供/攝影張瑞宗)

資深藝師編導,為青年打造表演舞台

《乘鳳快婿》正是「王金櫻協會」兩位資深藝師王金櫻及小咪為青年演員們精心打造的演出劇目。《乘鳳快婿》是傳統的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除了主演及協演的青年演員俱為一時之選外,王金櫻特別邀請了羅文君、林久登這等前輩級演員擔綱兩位相爺,戲裡的長輩由戲外的前輩來傍戲,雖是戲分不多,但卻發揮了相當程度的穩定性,讓青年演員更能安心揮灑,顯見在製作上的用心。

《乘鳳快婿》的劇情簡介大致如此:「描述一連串錯配姻緣,卻皆大歡喜的才子佳人故事!⋯⋯最後,在皇帝大人的主持下,當朝替他證婚,許生乘鳳扶搖,迎娶三位俏佳人!」以現代的觀點視之,「三女配一夫」的劇情當然是不合時宜、與現代價值觀衝突的;不過若以培訓青年演員的角度來看,傳統戲卻是一個好選項。《乘鳳快婿》雖然劇情傳統,但因王金櫻與小咪本身都是資深歌仔戲演員,相當能掌握歌仔戲舞台表演的重點,因此長戲濃縮精選的14場中幾乎沒有廢戲,場次緊湊且環環相扣,將各種錯中錯的誤會情節處理得巧妙又清楚,小人物的串場戲適時地穿插出現,不僅與主戲合力推展劇情,也讓整體節奏顯得鬆弛有度。在劇本編排與剪裁上,編導無懸念退位,留予演員完整的表演空間,而角色的言行與性格表現卻也相當貼合情境設定,因此即使劇情傳統,仍然可看性極高,凸顯了藝師們的「編導功力」,讓觀眾順利隨之進入傳統戲的邏輯與情境,也為整齣戲奠下很好的基石。

青年演員挑樑,傳統劇目更見演出實力

當然,演員表現才是編導功力的實體展現。「小生」一向是歌仔戲的核心行當,劇本既然是長戲濃縮精選,主要小生戲份自然極為吃重。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她的台風也甚是穩健,與全劇演員幾乎都有對手戲,但在進退之間不慍不火也不亂,幾無失分。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全場一直維持在角色的狀態之內,讓人觀之不覺她在「演戲」,而覺得她「就是許生」,透過她演繹許生的憤怒、真摯、急切以及情急權宜等情感,讓許生這個「守信重義俊書生」的形象「活」起來,表現亮眼、讓人印象深刻。


乘鳳快婿(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提供/攝影張瑞宗)

另一個重要人物是三小戲的「小丑」──由郭員瑜飾演的三花「露螺」。露螺是許生的隨從,起了歹心奴害主,偷取信物想取代其相府姑爺的地位。但因不學無術,這個詐騙犯總是會引起相爺的懷疑,因此露螺開始虛張聲勢、情緒勒索⋯⋯;表現的層次相當多元。郭員瑜的露螺,無論是歌舞或是鑼鼓身段,節奏表現準確,而相較以往,唱腔念白更形準確有力道,在許多外放的行為表演上相當放得開,且不至過度而導致譁眾取寵,表現得可圈可點。想來,導演小咪的三花表演,在圈內是可說是數一數二且深具藝術內涵,郭員瑜這回演出必是受益匪淺。

三位小旦分別是:汪府千金汪燕娘(林芸丞飾),從閨房思春到與許生見面、暗喜到失望,最後勇敢開口向許生要求訂婚約;總兵姪女洪月英(王寓仟飾)從許生習讀,暗戀許生藉詩告白;王府千金王秀鑾(鄭紫雲飾演)雖是元配,卻與許生相遇最晚,先經歷假夫婿的衝擊,才與許生重逢,因此沒有什麼掙扎就答應了三女配一夫。或許因為相較之下戲份較少,也或許大家閨秀的情感較為隱晦,因此三人的角色形象稍顯模糊,唱腔的表現也都顯得較為壓抑,應是可再拿捏之處。林芸丞扮相清秀唱念稱職,情緒轉折的表現上則略顯細碎,可再注意調整;王寓仟扮相甜美表現穩當,可再進一步思考如何創造個人特色。鄭紫雲的王府千金沉穩大度,情緒表現清楚,其中設香案咒罵許生(事實上是露螺)以及神明們的橋段,特別饒富趣味。千金小姐的形象總是必須端莊、斟酌、隱晦,不能出格未免無趣,因此這個橋段也呈現了作為庶民娛樂的歌仔戲對於千金小姐的想像與揣摩,充滿了悖離與真實之間來回拉扯的辯證性。

把握口傳心授契機,提升韻文表現能力

歌仔戲唱詞中除了四句全押,也有三句一(第三句不押)、兩句兩(一三押、二四押,或者一二押、三四押)的用法;本劇唱詞的韻腳押韻偏向寬鬆,i與in和ing及im、it等通屬一韻,an與ang也算押韻。編劇是歌仔戲資深藝師,台語使用上自是沒有問題,但仍有部分唱詞唱起來幾乎四句都沒押韻,究其原因,可能因台語書寫在閱讀上有多種可能,例如寫了「穿」,可念tshng也可念tshuan,演員應與藝師仔細確認,以避免產生此類疏漏。

《乘鳳快婿》作為第十屆青藝節的演出節目,以傳統歌仔戲的型態出線,撇除劇本創作上現代性的不足之外,整體而言編導掌舵穩健踏實,演員唱念精彩表現到位,舞美典雅音樂親切,讓人跳脫思考型劇場、親炙「傳統歌仔戲」的魅力與風華,也得以體驗並享受看戲娛樂的氛圍。

《乘鳳快婿》

演出|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
時間|2023/03/30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9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敘事策略與編排的失衡,導致《斷香引》的情節推進讓人恍惚與出神。坦言之,其難解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最終糊成一團並理不出線索、如煙霧繚繞一般的「呈現」。
11月
24
2025
在面對歌仔戲團經營的困境上,星字團跨出了跨界合作的第一步,或許是用這樣的方式回應劇中秋蘭再興日月星的想望。台前台後,用戲說自己的故事,戲也許不完美,猶如人生的坑坑窪窪,但至少仍在努力前行。
11月
18
2025
在意識形態與思想主題當道的劇場環境中(若無以上兩者,何以獲取公部門補助?),《別叫我成功》所帶來的(純粹的)娛樂效果尤為難得、可貴。在此語境下,該作品不可不謂成功。
11月
11
2025
時代越久,似乎能夠保留更多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想像;只是當這層懷舊濾鏡被剝除,又該如何面對不夠寫實的現代場景?究竟是要保留創作的虛構空間,還是在建立寫實場景時,必須更精準地掌握其中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對於戲曲而言,寫實與寫意又各自得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11月
10
2025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