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的保羅《油漆未乾》
6月
05
2017
油漆未乾(復興高中戲劇班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01次瀏覽
涂東寧(文字工作者)

在我老家的房間裡,掛了一張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複製畫《畫畫的保羅》(Paul dessinant,1923)。小時候的回憶即是邊聽著枕邊故事,餘光一邊瞄著保羅。經年累月下來,保羅於是成為一種召喚物,每每憶及此畫,想的第一個是,嘿,你知道,其實畢卡索也不全然只畫那些奇形怪狀;其它更多意義是童年,是家庭,是愛,是喜愛塗鴉亂畫的我與保羅的互文。

當關尼(古曼筠飾)看著掛在床頭的肖像畫,看著古石橋,看著玉米田,看著紅穀倉,一如麥穗之於狐狸,那種種召喚物之於關尼總是與克里斯賓共度的日子。所謂藝術不需要什麼高明的見解,能從生活有所感召,自回憶有所體悟者,即是藝術。就算是被克里斯賓評為「對藝術的見解就和下等生物一樣」的哈格醫生(陳緯軒飾),也還有自生活、自回憶感召美的能力,從他在客廳壁爐上掛著女兒艾達(黃詩淳飾)於克里斯賓的畫作背後的塗鴉可見一般。看看哈格醫生!他甚至能說出像「我們現在有兩個關尼了,一個是真的的,另外一個是畫上的——」這種話!只可惜他的心靈到底無法企及他偶然道出的真理,整個人反全給物質利益蒙蔽了。這樣的感召,我們還能在小情侶蘇珊(高庭芝飾)與布魯斯(徐繹展飾)的組合見到:布魯斯為蘇珊與艾達畫了張像,哈格太太(林冠君飾)視之為土芥扔進壁爐裡。這場戲實在有些惡趣味,我很清楚的能在觀眾席看到布魯斯畫的肖像,那畫技實在還比不上國小女生畫的公主圖。怪不得哈格太太要扔火爐裡,我心裡想,怪不得反對他們結婚。但你也沒法怪蘇珊品味差,那畫可是愛情加持過的。

無論懦弱貪財的哈格醫生,或強勢虛偽的哈格太太,又或自倫敦來的客人達倫、旦文波、羅森(許元和、鄭雲生、黃旭鴻飾),都詮釋得到位且極富特色,加以精緻溫暖的舞台設計,走進劇場恍若時光穿梭,配合悠揚的古典樂,很好地呈現一個1930年代歐洲世界的氛圍。演員很好的抓著節奏,哈格醫生尤其辛苦,又是扮醜又是發動情節者,總之,70分鐘的戲像一場恰如其分的美夢。

我喜歡蘇珊與但文波互動的那場戲,在看到哈格醫生回家後緊張而困窘的藏起布魯斯的畫,實在可愛。一來它展現了整齣戲明快而活潑的調性。二者又回扣到整齣戲的主題,不為外人所參透、與個人連結而發酵的、回憶的、藝術的秘密。三、這又給我想到,好在蘇珊沒給旦文波這位藝評人見布魯斯為她畫的肖像,如此旦文波還會想見見這位年輕人嗎?請容我對那畫一提再提,由於它和整個精緻寫實的舞台調性相差太大,這衝擊反而使那畫與我,在這短短的演出時間裡產生連結,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與我生命連結的召喚物。

說到舞台,正由於其搭置精美——鉅細靡遺的程度到桌上的小西點、文具組備齊無缺,乃至克里斯賓的那些畫:古石橋、玉米田、關尼肖像呈現的質感在在令人驚豔(除了布魯斯畫的肖像)——,反而後來哈格一家用餐的一場戲,盤面無食,眾人默默的嚼著空氣的場景有些違和古怪。倘若能看見一個中產家庭用的一餐也許更好一點,也許從中更能窺見何以他們汲汲營營就這麼想與藝術掛勾、攀附上流階層的緣由。

劇末,一夥人總算見到藏在關尼箱子裡克里斯賓的畫作,燈光收束,聚焦於他們頂上,他們合音唱起一首聖歌,宛若還有天使在旁盤旋著。這是所有人緊繃的情緒噴發的一刻,他們將各自的生命,也許慾念,也許悲憤之情,或對藝術純粹崇高的激賞與愛層層潑灑在克里斯賓的畫上。意義不斷在舊作中誕生,油漆未乾,色彩背後盡是人世間的無常荒謬。

《油漆未乾》

演出|復興高中戲劇班
時間|2017/05/17 19:00
地點|復興高中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