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版的大音樂劇《阿伊達》
May
21
2012
阿伊達(寬宏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8次瀏覽
鴻鴻

寬宏藝術工作室

在台灣看到的「原版」百老匯音樂劇,往往是為了巡迴方便的縮減版。載著東尼獎四項得獎光環,在問世13年後終於抵台演出的《阿伊達》也不例外。我們會發現這齣戲並未隨著時間而長大,反而縮小了。

經典改編有兩個入手的方式。一種是音樂與文本不動,導演在視覺調度、演員在角色詮釋上,加入新觀點;另一種則是直接改編文本,賦予當代語言和觀念。《阿伊達》更過火,乾脆連音樂也全盤重寫。這個與羅茱同一套衝突模式的「仇家變情人」故事,有黃哲倫參與的百老匯改編,主要強項在於對美帝國強權的反思,並豐富了角色性格。

劇中的兩股勢力:非洲的努比亞、埃及帝國,在新版中變成了黑人與白人之爭,讓觀眾立即聯想到非洲與美國、奴隸與殖民主的關聯。這製作順理成章起用大批黑人演員,也是美國社會轉型的鮮明表徵。兩位白人主角:公主安奈莉絲和將軍拉達梅斯,從語言到表演都活脫脫是美國當代年輕人。公主的角色塑造尤其成功,從一個注重外表的浮華少女,經歷愛情挫折後,領略了愛情的真正價值,成全了情敵,自己也挑起責任,轉成大人。相較之下,將軍角色的天真美國男孩形象,卻完全看不出他統率大軍、戰無不勝的領導能力與氣質。

全劇的歌詞淺白、入耳即化,可惜中文翻譯沿用國內CD歌詞翻譯的傳統,愛用成語以及修辭過度美化,對應現場的戲劇情境,往往覺得隔靴搔癢,凸顯了經紀公司的專業素養不足。幸而演員都能量十足,歌喉與情感層次豐富,保證了演出的基本品質。全劇從埃及文物的博物館展覽開始,視覺上相當有力,也明示了觀眾可以參與、可以認同的當代經驗。然而舞台或許是為了巡迴各中小型劇院之需,刻意縮小,即使放到台北國家劇院的大舞台上,也「漲」不回來。場上最多可達20位演員,卻全擠在深度只約五米的舞台上,騰挪困難。即使是簡單的二、三人感情戲,也嫌施展不開。雖然有一道狹窄的二樓陽台,可以把構圖往上延伸,但用到的機會不多。

空間的侷促,也讓許多場景的處理十分草率,例如阿伊達護送族人上船離開,拉達梅斯前來救援,與埃及人展開大戰,就演得像扮家家酒,更凸顯了這個製作以演唱為主,戲劇只是潦草應付的轉折交代。而獲得東尼獎的舞台設計與燈光設計,在這個簡單的製作裡,也委實看不出名堂來。──附帶一提,經紀公司還在宣傳上把「最佳舞台設計」誤為「最佳舞蹈設計」,媒體報導也以訛傳訛,觀眾若對號入座,看到全劇比較像擺pose的伴舞設計,恐怕更會大感失落。

最好是觀眾已經習慣,把巡迴到台灣的百老匯名劇當演唱會來聽。就怕也以訛傳訛,以為音樂劇都是這樣搞的,讓國內的原創音樂劇製作對劇場元素也習慣這麼馬馬虎虎,那就真的誤會大了。

《阿伊達》

演出|
時間|2012/05/1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Oct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Oct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Oct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Oct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Oct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Oct
10
2024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Oct
04
2024
樂興之時和導演鴻鴻的勇敢實驗精神,似乎為台下眾多樂興之時的樂迷,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夜晚。然而在激情過後,在解構了普契尼的歌劇之後,我們還是得思考一下:普契尼音樂中純粹的藝術性崩解後,就像時興的分子料理一樣,巧思之後究竟還剩下什麼?
Oct
04
2024
在這個製作版本中最成功的,莫過於舞台場景的設計與呈現。這種呈現方式讓觀眾隨著四幕劇情的發展,在視覺上彷彿參與了一場藝術史上的名畫饗宴。
Sep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