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傳統參透人性《半羽》
10月
16
2016
半羽(悟遠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40次瀏覽
黃子建(銘傳大學學生)

悟遠劇坊《半羽》運用了傳統歌仔戲,結合創新的元素,新穎的主題,讓人看見不同的歌仔戲。除了對傳統戲曲的突破,音樂改編了傳統的曲調,熟悉卻又陌生的音律;布景上,運用科技,加入多媒體素材,跟著劇情更快使觀眾進入劇中。除了傳統的歌仔戲身段,增加了現代舞、特技等等,闡述心理層面的糾結,將抽象具象化,也使觀眾容易進入劇情。

序場用藝術手法交代了繁雜的細節,分區塊顯示出不同氛圍,天凰地鳳的無奈、坤伯的自愧、萬花樓的燈紅酒綠、人們對於他人秘密的好奇卻不敢輕易窺探,在序場已做了完整的解釋。

主角天凰、地鳳二角為一人,除了性別的不同,在個性上突破了性別刻板印象,天凰雖為男性,卻較柔弱,面對刺激,易受外在的衝擊,無法接受自我,在性別轉換時,抗拒改變,忽男忽女;反觀地鳳,在第二場的變化卻是一瞬,隨即要求一郎轉身,害怕被人看見自己無法接受的自己產生的篤定。天凰卻在眾人眼前忽男忽女的變化,而造成反差。

《半羽》的每個人都是殘缺的,管家坤伯因生理殘缺而有了心理殘缺,付出一切給予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彌補自己認為的過錯,自卑而躲避過去,自責而費心費力,或許孩子只是想要一個真正的父親,要的只是個真相。

樂觀的一郎,不畏懼世人的眼光,遇到心儀之人,願意付出一切,一首《詩經‧衛風‧碩人》除了以碩人之姿形容地鳳美貌外,也為地鳳與坤伯的相認埋下伏筆,在坤伯面前雖然氣憤,但心中仍認定父親。一郎與地鳳和著【刀狼大調】,該曲氣勢磅礡,除了與先前的柔美相對映,亦暗指地鳳私遊在一陌生人面前全然的自我。【刀狼大調】末句,搭配二人動作,除了說明鳳凰山莊是禁地,非常人可入,亦指地鳳非常人不可輕易追求。

在傳統戲中,男女主角無論家世背景,定有著姣好外表、是善良正義之人,此次戲中,一郎、西施非傳統俊男美女,挑戰了觀眾,也道出無論外在每個人都有嚐愛情果實的權利。一郎與西施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忘卻朦朧所創造出的美感,得知真相後卻無法接受,心中完美的人不再完美,愛情是否存在。

蕭八音與坤伯是相同的父親,都用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孩子,免於受到任何的傷害,八音怕一郎被取笑而勸阻一郎前去萬花樓,坤伯怕天凰地鳳受外在刺激而將其關至閣樓,對於孩子的缺陷有著自責與憐惜,坤伯急於和地鳳解釋,而八音也害怕一郎受傷急忙安慰。

天凰地鳳的對話與互動,也成了該劇的亮點,由於不同靈魂,僅僅自憐,不愛自己,無法自我認同,這只是一種自憐。最後,天凰地鳳被舞者以水袖遮蓋住,也暗指著將自己關閉起來,戴上面具,把最真實的躲藏起來。在第六幕時,吊鋼絲,飛往遠處,為整劇留下似有若無的結局。

在結尾以留白的方式,給予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卻也融合了傳統上的大團圓,降低了該劇的沉重感。

不同的劇碼、不同的表演方式,將不同的觀眾帶入劇場,悟遠劇坊為薪傳做了最好的示範,給傳統戲曲加入了新生命。

《半羽》

演出|悟遠劇坊
時間|2016/09/17 19: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