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會面,多樣告別《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6月
24
2016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摺子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7次瀏覽
羅家玉(戲劇教育工作者)

走進駁二的劇場空間,進入眼簾的是一間不到兩坪大小的單人牢房。從牢房延伸出的,是一條狹長型舞台。長型舞台的兩側放置了數排與舞台平行、讓觀眾入座的椅子。舞台前方,則另安排了階梯式的觀眾席【1】。

我選擇了坐在舞台對坐區靠舞台右側的第二排坐椅,離長形舞台的中央,僅有一個手臂半的距離。座位右後方的靠牆處,有一架高的螢幕。

緩慢的樂音加上昏暗的場燈,如風雨欲來前、罩著山頭的大片烏雲。凝塑出戲未演,卻已定調出死亡必然敲門的沈重。尚未知悉的,是行刑的精確時辰。

微弱的燈光從牢房漾出。由演員陳以文飾演的死囚角色,從單人床上起身,燈光漸亮,他開始了起床後的作息:刷牙、蹲下身拿臉盆、洗臉。犯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外。轉頭搜尋身後的大螢幕,即時攝影的鏡頭,清楚的實況播放著犯人在洗手槽旁蜷曲的身影。

他做著日常的動作。是今日的日常,也是終日待在牢房裡、日復一日的日常。梳洗完畢後,面對牢房門口舒展四肢,活動身體。在狹長的監牢裡,囚犯恣意地展開雙臂,做出一連串已成為「囚犯的一天」、象徵著萬年不變的開始。那些流動、活絡四肢與身體的無聲動作,對應著生硬鐵牢與無生命鐵柱的無所回應。一股嘲諷生命與自由之間,到底是正向或逆向的連動關係,留待看倌各自咀嚼。

活動後,他沿著床邊坐下,翻閱手中的書。無語的開場與身為囚犯的日常,是戲裡角色再平常不過的生活。身為觀者,除了好奇地想窺探牢房內,角色無聲、但有意識流動的每個行為,同時面對異常安靜的舞台,而有意識地體認到隨時間推演而逐漸流失的耐心。兩樣的情緒交會產生一種「過份期待的焦慮」。而這樣的安排,是否是導演張哲龍刻意設計,讓觀眾能在劇場的看戲經驗裡,間接體會死囚必須無時無刻處在「無止境的等待行刑之日」與「明白死亡必來卻仍擁有求生欲望」的擺盪間,對時間流逝而產生的矛盾感?

戲從囚犯與自己獨處的內在狀態,逐漸發展至因為來探監的眾人而表現於外的情感波動。

探監的他者,包括囚犯的朋友、妻子、母親、以及受害者家屬。

每一回在狹長舞台區進行的會客場景,都是先暗燈,兩位黑衣人將折疊式長桌搬上舞台。燈亮前,囚犯和探監者,除了母親之外的角色,皆已面對面就座。燈亮起時,觀眾即能從角色的坐姿、面容與眼神,感受飽滿的情緒張力。

每一段囚犯與探監者的對話,觀眾即能多了解一點囚犯的生活與家庭背景、犯罪原因、個性、親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與牽掛。

劇情著重在確定行刑前的情境脈絡下,讓每回會客,皆成為彼此的最後一面。以情節內容與會客安排的場景來看,似乎有可能因為諸多儀式化的共同性而產生劇情扁平化的危險。但是演員洗鍊的演技與台詞詮釋間展露出的情感,加上導演利用長型舞台空間的特色,即運用兩人間的物理距離,包括距離之間的長短、距離來回折返、移動距離間的停止,暗喻了角色間心理距離與雙方關係的變化。細緻的情緒鋪陳與走位,消解了可能會因為畫面與情節單一化,而讓觀眾感到無聊的情況。

母親進入會客室的方式,是演員朱芷瑩以老態的樣貌與姿勢,佐以間隔小的步距,步伐放慢地走向坐椅,開始對話。從畫面看來,這樣的入場方式不僅強調了移動中母親角色的老化樣態,也同時對比著坐著等待、處於壯年、行動卻處處被手銬腳鐐限制的兒子。讓對話尚未開始,「自由的白髮人」送「失去自由的黑髮人」的不甘心與不捨,定調了會面的氛圍。

從後設角度再次思索舞台空間的運用與角色走位的關係時,上述四人的會客也暗示著更為幽暗的心理層次。

狀似英文字母L的舞台設計,直線是牢房,結束在牢房門口。橫線是牢房外的世界,開始於牢房外,並延伸至監獄外頭。直線是「遵行律法而失去行動自由的」、「被法律判定有罪的」、「與自我意願衝突而被迫服刑的」的象徵;朋友、妻子、母親,以及象徵法律的獄警與律師的出場,進入會客室的方向,讓L型的横線代表了「遵守法規而擁有行動自由的」、「無犯罪行為的」、「緣於人情道義與親情而自願到訪的」。

在所有與囚犯會面的角色中,唯有受害者家屬的進出與離開方向,與其它人相反。

女演員朱芷瑩飾演的受害者家屬,從靠近監牢的長型舞台進出。從靠近監牢的那端進出的受害者家屬,企圖用空間隱涉的「非自願性」,表現出一個自由人,既非是囚犯的朋友,亦非親屬。她的出現,是因為親人性命被陌生人奪去後,才被迫與囚犯開始產生連結,而不得不出現在此的矛盾狀態。

身為受害者家屬,實擁有與囚犯會面的選擇權。在「見」與「不見」之間,她選擇了前者,一個比「完全拒絕」的不見,需要更多內在力量的決定。對話中,她表露出情感上失去親人的痛苦。她也體悟到人死不能復生,傷痛卻是獨留給仍活著的人。而既然如此,那用一命抵一命的司法制度,是否真是最適切的結果?或只是突增因為又有生命即將被折損,而引發更多傷心人的出現?

受害者家屬的心情無解。她在感知與理智間的拉扯與矛盾,呼應著她進場與離場都是靠近鐵牢般的暗喻。她自由移動的軀體,住在一個無法被消解、而被迫進駐的情感囚籠。益加痛苦的是,這等牢籠,沒有辦法生硬如死刑般的被終止。有的只是更為煎熬、被判進入終生監禁、無期徒刑的情感囚籠。

戲的尾聲,上了腳鐐的囚犯,緩緩的從我視線的左邊,走向舞台的另一端,一個觀眾肉眼看不到,但是可以想像到的延伸戲劇空間:刑場。

槍響在此並沒有響起。但是在先前已觀看過演練執行死刑的必然流程中響起的那一響,卻如聽覺暫留般地,在腦海裡「碰!」的發出巨響。紅色場燈染了整室,攝影鏡頭慢慢地掃視著現場觀眾,投影在螢幕上。我坐在觀眾席,被觀看,也看別人。運鏡的視角,讓在坐的每一個人,成為這場死刑發生至結束的第一證人。

俄國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罪與罰》裡曾說:「如果社會組織是正常的,那麼一切犯罪行為一下子就會消滅,因為失去了抗議的對象,一切人立刻都會變的正直的。」假設語氣間透露出的,是理想國與實際面之間,更不容易啓齒、卻是更需要受到觀注與討論的「為什麼抗議」、「為什麼有人選擇不正直」、「為什麼組織不正常」。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一樣會面多樣告別,讓死刑存在的必然、犯罪動機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連動關係、受害者家屬的心理照顧,都成了讓人在離開劇場後,再三思索的重要議題。

註釋

1、更多舞台與劇照,可參考中時電子報《《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高雄駁二演出 探討死刑的不同視角與反思》,王錦河,連結日期2016, 6月20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29000815-260405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演出|褶子劇團
時間|2016/05/29 14: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戲的意義大於行動,有聲的說理、動情不若無聲的靜謐來得響亮,前者費心費力未如後者無為而動所顯露的張力來得強烈,甚至有時前者的鑿痕反而破壞了後者的純粹。(吳政翰)
2月
08
2017
劇場的所有元素可以幫助與成就敘事,然而回歸到表演,我可能需要一個立場,這立場並非劇本到底支持廢死與否,而是表演者他們如何說話,如何行動,如何讓自己維持在這個情境之中。 (劉純良)
2月
06
2017
每位演員都在盡力詮釋那過於薄弱的劇本時,反倒形成將不合理發揮至最高張力的荒謬感,觀眾想要進入演出創造的世界,卻不得其門而入。(湛茂琳)
1月
20
2017
就文本而言,幾乎可以說是一齣站在「廢死」立場下後設完成的作品。一切的安排、語言似乎都太過合理、太過理性。就算挖掘出感傷,那也僅只能夠做為一曲低迴不去的「後設」悲歌,而激不起更多的真實情緒與討論。(林立雄)
1月
16
2017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