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哀歌《寄居》
10月
21
2013
寄居(狂想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4次瀏覽
劉天涯(特約評論人)

在這個薪水凍結,物價飛漲的時代,想要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感受身邊小幸福的想法,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求;今天生活在台灣的小市民,似乎不得不去面臨,迫在眉睫的社會現實問題。而由狂想劇場所搬演,獲得臺北文學獎劇本首獎的《寄居》,就選擇以臺北一個普通的年輕夫婦家庭(丈夫、妻子、婆婆)為對象,試圖「找到那面透視生活的玻璃窗」,反映出當代臺灣人,「在貧乏中掙扎」之,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導演採用了寫實的方式來處理這齣戲。一進入劇場,首先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舞臺上擺放著的沙發、桌子和木櫃,白色的天花板上,懸掛了一盞精美的歐式吊燈,並投影了一個大洞的形狀,伴隨著泥土窸窸窣窣掉落的聲響。天花板的大洞,在本劇正式開演前就已經出現,它不僅是「海砂屋」的外在表現,似乎也隱隱象徵著這家人關係的破裂,以及此後即將面臨的悲劇命運。

整齣戲主要場景的發生場所,是這對年輕夫婦的客廳。丈夫華忠和懷孕數月的妻子麗媜,辛苦繳完房貸,本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等待女兒的出世,新房的天花板上卻破了一個大洞,麗媜請來工人修補,卻發現這棟房子,竟然是「海砂屋」。麗媜爲了孩子出生後的居住環境而擔憂,決定搬離這裡,重買新房,但華忠表示,他們已經沒有存款了。

麗媜打起了婆婆鄭老太太的兩百萬存款的主意,然而,這筆錢卻是鄭老太太,決定用來回大陸老家的安葬費。麗媜想用這筆錢去做投機生意,但華忠卻不敢用母親的錢做賭注。鄭老太太把這筆錢偷偷藏在天花板的吊燈裡,卻不慎失足摔死;華忠和麗媜挪用了公司的公款,決定逃到大陸去,過新的生活,最後,以海砂屋屋頂塌掉,鄭老太太藏著的錢飄落一地,夫婦倆匆忙撿錢結束。

《寄居》整齣戲態度十分誠懇,演員的表演也較為真實、生活化,沒有試圖討好觀眾的意思。導演選擇了這個劇本,來試圖表現「(臺灣)人民好像生活在一個流沙般的島嶼,沒有安身立命之地」,其批判現實的出發點和意圖,值得肯定。但可惜的是,這樣的批判和小人物的掙扎/反抗,卻只是現有社會現象之內的馴服反抗,缺乏對更深層的社會制度本身,進行探究和質疑。

例如,對於華忠和麗媜買到「海砂屋」,我們責怪的,只是把這間房子賣個他們的黑心廠家,甚至責怪他們自己,爲什麽沒有事先檢查?可是,「海砂屋」本身便是制度與不肖商人共謀的產物,這樣的房子,本就不應該出現,現在卻竟然可以通過評測,上市售賣……如果僅如劇中演出的那樣,把責任歸咎到個體(受害者)的身上,似乎有些不夠公平。整齣戲較為單向的處理方式,也容易使觀眾沉浸在情節中,較少擁有自己思考的空間。如果導演能夠巧妙運用手法,提出更高層次的、辯證的觀點,或許《寄居》的當代意義,會更加立體和豐富,能夠更全面性地去反思此一社會悲劇。

《寄居》

演出|狂想劇場
時間|2013年10月17日 19: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本的絮絮叨叨,無意義的語言與碎嘴,令人討厭的媳婦與個性古怪的婆婆;但媳婦卻又要做出好媳婦的表現,不禁讓人感到角色的個性錯亂,有一種想要八面玲瓏但卻搞得自己最後裡外不是人。(吳承翰)
6月
16
2014
整部戲架構出一個又一個假象,像是海浪一波又一波,如此綿延且看不見彼岸的終點,不斷地波及著觀眾心靈,三個演員像是對立卻親密的角色,進而形成最平凡的衝突,令人深刻且難以述說。(李承曄)
6月
11
2014
文本貼切現代,貼切人性,也看到歷史,或許也是因為透過演員的口,相較於當時在網路上偶然與這個得獎劇本邂逅,更有人的味道。(方姿懿)
10月
25
2013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