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四分之三故事更好《新月傳奇》
4月
18
2012
新月傳奇(紙風車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0次瀏覽
陳維柔

小朋友經常藉由閱讀故事書籍來發揮廣大的想像空間,而兒童劇則是把兒童故事以動態的戲劇方式詮釋出來,小孩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主角人物出現在眼前,那種無與倫比的真實感將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腦海中。

經營多年的紙風車兒童劇團,每年都會以動物為主題推出兒童劇場演出,推廣假日時間大人帶著小孩到劇場看表演,啟發孩子從小培養看表演的文藝氣息,也增進家人之間的關係。這次是以「台灣黑熊」為故事主題,片段式的表演貫穿整場演出,和爸爸、媽媽三人之間的對話串連而成的故事情節,以及從妹妹的角度擔任說書人的角色,更能引起看戲小朋友的同理心。

上半場〈阿姆斯壯月球奇遇記〉與〈為你摘月亮〉是以片段式的情節串連而成,藉由爸爸與妹妹討論關於「熊」的特性的對話,解釋劇名「新月」與「台灣黑熊」胸前「上弦月」形狀的關連性,並從中灌輸「熊」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性,以及教育人類平時看到熊應該做的基本反應行為。接下來以月亮與熊之間活潑有趣的故事情節,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例如從香港來的野狼,動不動就會說香港話「好嘢」的「好嘢狼」;愛吃桃子的野狼,一次要吃七顆的「七桃狼」等Kuso的語言創造,以及北極熊為了完成好友黑熊希望得到月亮的願望,用盡牠所有努力,包括動用他所有的動物人脈「搭電梯」摘月亮等Kuso情節。演出時間的掌控對於兒童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小朋友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時間必須控制得宜,此劇充份展現兒童劇內容應簡短扼要,全劇總長115分鐘,上半場及下半場各50分鐘,適當的給予中場休息時間15分鐘,不論觀賞時間的長度或是休息時間的長度,調配得宜的時間分配,給予小朋友適當的休息放鬆。

下半場的二幕是〈新月傳奇〉與〈黑光劇-黑態奇夢地〉,從〈新月傳奇〉這幕開始進入故事的主軸;而〈黑光劇-黑態奇夢地〉是以紙風車最著名的黑光劇作為表演呈現,即是以螢光物件在黑暗中呈現表演。妹妹持續扮演說書人角色和小朋友述說著〈新月傳奇〉的故事,〈新月傳奇〉的故事情節和迪士尼動畫《泰山》很相似,因為長相畸形而被父母遺棄的小男孩阿莫與家人的親情;與好友山羊「卡布」、台灣獼猴「基諾」堅貞的友情,以及阿莫願意讓自己變成一頭熊,換取被懲罰父母的自由之身的孝順之心以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引導式故事情節讓小朋友自己去思考其中的意涵。而演員將阿莫的角色傑出的詮釋,例如活潑調皮的小男孩聲音與肢體動作的表演詮釋,讓觀眾也跟隨著演員的一舉一動開心、興奮、難過以及被感動。

總體來說,《新月傳奇》有趣的故事情節必須和演員們具有趣味性的角色動作與對話的相互配合,最重要的是此劇具備強烈的聲光特效,每每吸引兒童觀眾的注意力,生動而大型的道具:由真人吊鋼絲詮釋在月球上飄浮的阿姆斯壯、大型的月亮舞台裝置、森林峭壁等,以及隨著劇情發展而設置的投影燈光與營造月光氣氛的舞台煙霧,兒童觀眾的情緒被誇張而生動的表演牽引著,隨著高潮迭起的劇情情緒跟著開心、感動而緊張著。但值得討論的是,整齣劇共分為四幕,表演一直持續到第三幕〈新月傳奇〉才進入故事的主軸,將完整的故事情節演出,而主要故事的表演內容太少,第一幕〈阿姆斯壯月球奇遇記〉、第二幕〈為你摘月亮〉以及第四幕〈黑光劇-黑態奇夢地〉的表演情節都非常有趣,也十足具有吸睛的效果,但是串場的意味較濃,整體的故事串連性不足,是否能夠增強表演的整體性,若以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呈現出《新月傳奇》效果是否更好呢?

《新月傳奇》

演出|紙風車兒童劇團
時間|2012/04/13 19: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場畢業製作最珍貴的饋贈,不在於它駛出了多遠,而在於它讓我們聽見:在那個被貴族遺棄的孤島上,卡利班敲打鐵鏈的聲響,正與觀眾席中此起彼伏的呼吸,漸漸匯成同一片潮汐。
5月
18
2025
身首分離所象徵的流離,一旦作為一種被指認為「異人」的悲劇性後果,而本身具有流動性的內在特徵時,尋找親人的強烈慾望與回歸身體的形式表現,似有被解消掉能動性的擔憂。
5月
16
2025
劇場不再是召喚國族記憶的祭壇,在這裡,鬼魂不求平反、死亡不能被意義化。這正是《落頭氏》的批判力道——不是出自特定政治議程的批判,而是持續召喚那個尚未到來的、幽靈般的政治。
5月
16
2025
《赤子》雖亦遵循如此英雄敘事結構,但編劇施如芳似乎更企圖開拓布袋戲新的故事乘載,將「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為故事原型,以虛載實,叩問歷史與當下時代處境。
5月
12
2025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